三开间 2018-05-30 00:07:36
六小龄童之后再无孙猴子,这几乎是每个人心里默认的事实。
但是就在昨天,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场毕业展,打破了这个约定成俗的默契——两只静默不语的猴子,在微博和朋友圈疯狂刷屏,网友们像疯了一样赞美这两只猴子:帅气、侠气、佛气。
简直是前无古猴,后无来者。
这两只被称为男神的猴子,不是活的,不会动不会笑也不会抛媚眼。戳一下,硬邦邦。
它们是两只石头猴子,名为《真假美猴王》 ,出自青年艺术家王瑞琳之手。
(《真假美猴王》其一)
王瑞琳是个猴子专业户,早在毕业展之前,他的另外一只猴子《迷藏》就在雕塑圈被小范围刷屏过。
(《迷藏》)
(局部放大图)
说到做猴子,王瑞琳很有一套心得。
从描绘图形到塑性到翻模到上色,他在制作雕塑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格外用心。
他最开始做猴子的时候,看了许多资料,都是美国的孙悟空,进口的猴,全是大块儿的,画成金刚的感觉。
后来他想,他理解的真的不对,为什么孙悟空会是一只猴子,为什么不把一只老虎做成英雄,其实在动物里面,猴是一种灵兽,智慧相对高,应该是靠智慧和灵气来取胜的 ,所以在方向上大家理解不同。
他为自己确定了一个信念:
真正能代表中国超级英雄的,可能就不是紧身衣和肌肉血管了,它不需要那些硬性的条件来证明自己,更多的可能是内在。
所以他手底下出来的猴子,尽量的去完成和充沛雕塑所表达出来的感觉,而不是外形的酷炫感。
这种用心中掺进了他对文化的思考和对猴子本身的高度认同。
他称这种创作过程为:创作寂寞。
(《真假美猴王》半成品)
中央美术学院上一战成名的《真假美猴王》一共有两只。
和坐着的《迷藏》不同,《真假美猴王》的猴子统是站着的,身披铠甲,双眼轻闭。头颅微垂,有一种悲天悯人之感。
最值得说道是猴子的双手,没有毛毛躁躁的感觉。
(《真假美猴王》其二)
没有活猴的劣根性,不会像峨眉山的猴子,看上了你的东西就出手抢,抢不到就成群结队的威胁你,威胁不起作用就揍你。
也没有活猴的毛躁心,站在原地三秒钟就浑身皮痒痒。
没有活物的面目,所以留下来许多令人想象的空白,在这空白之上,可以随意造化。
王瑞琳特别喜欢闭眼的猴子,这其实是有说法的,
“睁眼你看见的是局部,闭眼心中才有世界”
(《迷藏》局部)
他在猴子身上用的颜色,也不像原著那样,什么虎皮裙啊,少女的高原红啊。
他极度热爱接近天空,偏向自然的颜色。
这些颜色让猴子看起来,更加的不接猴气,更添佛气。
(《真假美猴王》)
这石猴子不是活物,却被塑成了活物。
猴子的五官的比列非常像人,不像正常的猴子,腮帮子突出老大。
猴子的身材也是完美的九头身,放在猴界可以随时出道的那种。
更重要的是,猴子身上带着禅意。
仔细端详那《真假美猴王》,既不是刚出生的孙猴子,也不是取经的孙行者,而是大彻大悟之后的斗战胜佛。
而这个斗战胜佛猴子,睁开眼的一瞬间,势必那双火眼金睛又会金光四射。
《真假美猴王》中两只猴子唯一的区别,便是背后的顶着的火焰有所不同:一尊白,一尊红。
大家这么喜欢,因为他的作品,也都生起了要去学做雕塑的念头。然而王瑞琳却说,这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过去的孙悟空一个跟头就从石头里蹦出来,现在得把石头磨成粉,浇上水,揉匀了,摔实了,捏稳了⋯⋯”
孙悟空从他手里一点点现形的过程,就像是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去取经的过程。
一步一步,一思一念,最后修成正果,惊耀世人。
(王瑞琳微博)
你为什么想着做猴子?
你为什么做出来的猴子这么与众不同。
王瑞琳在自己的微博上轻描淡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知道我为什么做孙悟空么?就想让世界看清楚东方英雄的样子。
责编:王铭俊
来源:三开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