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才子佳人到国漫大IP,他开创了皮影时代的新纪元

  东方手艺人   2018-06-22 00:04:50


△由人气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狐妖小红娘》


2016年

汪天稳为腾讯刻了国漫IP《狐妖小红娘》皮影

这个明显带有二次元画风的小人

由动漫流行元素与古老的皮影戏结合而产生

其现场感十足

汪天稳参与制作的动漫皮影《狐妖小红娘》正在表演

这一新奇效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却也伴随着不少负面的声音

“这是对民间艺术的亵渎与践踏”

有人这样批评道

国宝级皮影戏大师汪天稳

没有创新和尝试

就无法前行

面对众多质疑的声音

汪天稳依旧一门心思钻研创作

“这么神奇的艺术创作

要是没了,就太可惜了”

汪天稳《烂柯故事》

汪天稳《穆桂英》

汪天稳《唐明皇和杨贵妃》

汪天稳《白蛇传》

在过去

皮影刻的大多是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

而现在,在汪天稳手上

皮影不再只讲往昔的喜怒哀乐

打破传统人物形象模式

“当代创新的皮影很不一样,人物形象没有模式,怎么做都要靠自己摸索”。汪天稳说道。

汪天稳

一切都在摸索中开始

汪天稳艰难地做过多方面的尝试

他曾耗时一年

与18位同门师兄共同

创作了世界上最大的皮影作品《清明上河图》

这次创作革新了80多种刀具和刻法

在皮影史上也是无先例的

该作品一经展出

便受到国内外万人瞩目

被业内人士视为世界皮影中的“吉尼斯”

世界上最大的《清明上河图》皮影作品

而在融入当代艺术风格的过程中

汪老也收获了不少新的制作方式

比如使用拼接手法处理超大尺寸皮影

在干湿环境中膨胀度不一的弊病等

创新工艺制作超大皮影

在题材和审美上

其对传统皮影样式的突破在业内也备受认可

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

汪天稳与艺术家汤南南合作了《逍遥游》

与艺术家邬建安合作了《九重天》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

《逍遥游》

《七座山》

【没有演员的舞台,皮影是主角】

汪天稳

在汪天稳的记忆中

陕西人从小到大的生活都与皮影有关

农事演皮影,盖房演皮影

敬神也要演皮影

以至于在皮影鼎盛期

仅仅华县一个地方,戏班就多达48家

陕西华县的皮影戏班

如今

世界上最盛名的依然是陕西华县皮影

汪天稳(左)和大师李占中(右)

小时候,每次看戏

汪天稳便被抽走了魂

那些神奇的皮影表演令人心折

12岁时,经家人操办

汪天稳顺利从师于皮影国大师李占文

苦习皮影技艺

从看戏到做戏

汪天稳对皮影戏的热情有增无减

“皮影是综合艺术

要懂历史、懂服饰、懂脸谱、懂戏曲

然后才知道怎样做”

汪天稳说

他要对每个人物都了如指掌

关公绿袍红脸,张飞黑脸

小旦要樱桃小嘴,丑角则嘴角微翘

与此同时,基本功是不可缺乏的

皮影的24道工序必须要会

汪天稳在师傅门下练习了三年基本功

这对于他后来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雕刻就是其中一个环节

它需要一手"推皮走刀"的绝活

即皮动刀不动

这也是华县皮影最突出的特点

绝活儿“推皮走刀”

这一环节需要很大的手劲

汪天稳当年入门时

足足练了半年的基本功“转皮”

才可以练刀刻

“推皮的左手练习办法很简单

在手腕上挂两块砖

过几个月手劲就自然增长了”

也因此

他才留下了日后名震天下的

“皮影第一刀”的名声

汪天稳作品

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修设大型皮影屏风《文成公主进藏》

1981年,为日本设计雕刻《孙悟空大闹天宫》

2002年制作《门神》

皮影《门神》高1.8m,宽2.6米

被视为皮影中的单件人物之最

《百子图》

除了热爱本身

汪老说他继续做这门手艺

多少也是因为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做了一些皮影娃娃

为一些公共空间创作作品

汪天稳在寻找

离开了戏的皮影还能是什么

为北京四合院皮影主题酒店设计制作的皮影

国漫IP《狐妖小红娘》

一系列的疑惑、摸索、尝试和创新

伴随着汪天稳后半生的职业生涯

“没有碗碗腔、老腔、白色幕布和黄色灯光的皮影戏,还叫做皮影戏吗?这样的改变,会不会是危险的?”争议的声也不停地涌来。

汪天稳《变化》(局部特写)

汪天稳《风雨雷电虹》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汪天稳就像是为皮影戏量身定做演员

只是现在舞台还在

观众已离开

他在用新的方式继续演出

责编:王铭俊

来源:东方手艺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