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10-30 08:53:09
连环画是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即多幅连续性叙事画。
当单幅叙事画不足以充分、全面地表现事件经过的时候,多幅连续叙事画便应运而生。
《四大名著》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系列
连环画出版社
我国连环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与中国绘画史有着密切联系,以暗线的形式串联于各个画种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特征鲜明的独立绘画类型。
萌芽期
据现有史料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能寻觅到连环画的身影。
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等葬具画是单幅叙事画,而同一时期的青铜器水陆攻占纹铜鉴上的画面具有多幅叙事画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画面可以算是连环画的前身或早期萌芽。
战国 《人物龙凤图 》
31.2cm×23.2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 《人物御龙图》
37.5cm×28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水陆攻占纹铜鉴(局部摹本) 战国
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性多幅叙事画是在汉代出现的。
洛阳西汉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是现已出土的比较完整的早期连环壁画,虽然画幅不多,但是画出了重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生动而有个性。从这组画中,我们感受到了连环画的连续性故事情节的特征。
二桃杀三士(摹本) 西汉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上也有连环画的影子。整个画面围绕着一个主题表现了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景象,是一组无分界的连续多幅故事画。
西汉 “T”形帛画
205cm×92cm×47.7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发展期
到了隋唐,单幅叙事画朝着多幅叙事画发展,形式也愈加多样,连环画的雏形出现。
01
长卷
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卷》是十分典型的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多幅连续叙事画——长卷型连环画。
该图卷是以三国魏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进行绘制。正是这种文学与美术的结合,才孕育出了连环图画的初步面貌,为以后连环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证明长卷构图是连环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宋摹本)
绢本设色 27.1cm×572.8cm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实体连环画长卷,开创了连环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范例,并充分发挥了连续性绘画可以表现生活进程的优势。
各场景间相互连续而又相对独立,以屏风相隔,把各段的地点分开,又以屏风之间人物的穿插和呼应,把段落间情节接连起来,展现出夜宴的豪华场景和主要进程,体现了连环画艺术的构思特点。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宋摹本)
绢本设色 28.7cm×335.5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宋代李公麟的《九歌图卷》、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等作品都可以算作高水准的长卷连环画作品。
02
壁画
在留存下来的敦煌、云冈、麦积山等地的石窟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佛教壁画,有许多是根据佛传、佛经、本生故事绘制的连环画。
如敦煌壁画中的《五百强盗成佛》。画面以简明的手法描绘了五百强盗(由五个人代表)从抗兵、被捕、受刑、被弃到遇佛、得眼、听道、成佛等一系列故事情节。
《五百强盗成佛》(局部)(西魏第285 窟)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所绘的连环壁画《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讲述了吕洞宾诞生、得道成仙、普度众生、游戏人间的故事。全图共计52个故事,每幅画面在画的旁边都有百字左右的文字介绍。壁画描绘出丰富多彩的人间风俗,称得上是一部连环画风俗百科全书。
03
书籍插图
到了宋朝,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插图开始繁荣。传至元、明,几乎是有书便有图,其中许多插图都带有连环画的性质。
当时的市民文学(如戏曲小说)极为兴盛,出版发达,书商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便在书中附加插图。许多章回体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些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被俗称为“回回图”,也叫“绣像”。而有的书的插图,篇幅在几十幅甚至百幅以上。
如明朝弘治年间刻印的《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戏曲连环画。全书页页有图,上图下文,每图都有一个标题。每题所画不限于一页,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
明刊《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
明朝还出现了生产题材的连环画。
如《便民图篡》,书中刊有“耕织图”三十多幅,均为上图下文,文图对应,是一部典型的生产题材连环画。图的注解将宋代楼璹《耕织图》中工整典雅的古体图诗,换成了当时民间流传的吴歌,以求通俗易懂。这是连环画发展史上对脚本文字进行改编的范例。
明代 邝璠《便民图篡》
到此时,连环画的功能已经形成,随着书籍插图的继续发展而逐渐成熟。
本文改编自《中国中小学美术》2018年第4期
欧云波《从帛画到“小人书
——浅谈连环画的发展及其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责编:刘瀚潞
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