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11-29 08:58:26
11月26日晚,苏轼《枯木怪石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4.636亿元港币的高价成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手卷
一时间围绕“亿元高价”、“画作真伪”、“国宝回流”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这幅“特别”的画作成为时下最热的艺术焦点。
剥去高价光环,苏轼《枯木怪石图》有何特别?
北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手卷
首先,内容特别。图中绘有一块怪石,旁有一棵枯树,扭曲盘旋而上,树叶落尽。几株幼竹依傍着怪石生长,这在传统绘画中并不常见。
其次,作者特别。这幅画是目前能够确定为宋代士大夫苏轼真迹的画作,甚至还有可能是其唯一存世的作品。此外,画卷后还有米芾的题跋,可谓宋代两大书画高峰在此相遇。
第三,意义特别。这幅《枯木怪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创新符号,它开创了文人画的新道路。
北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 (局部)
众所周知,宋代绘画有两种比较突出的形态:一种是推崇形神兼备的院体画;一种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画,兴起了“墨戏”的画风。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是在中国画学史上人们最为熟悉的言论。
北宋 文同 《墨竹》 绢本水墨
113.6cm×10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提出这样的理论,旨在矫正前代以来形成的以追求“状物”“形似”为目的的院体画风造成的片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成为第一个提出文人画概念的人,并将其视为比“画工画”更高的东西,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而兴起。“墨戏”画的主体是当时具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士大夫,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等。
北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 纸本墨笔
35cm×4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墨戏”一词由黄庭坚正式提出,他在《题东坡水石》中写道:“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今草书三昧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韧。”但“墨戏”的快速发展却要归功于苏轼,他也是“墨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苏轼认为,文人画与中规中矩的院体画不同,应该追求神韵的传达,而不是形似。他以画竹为例,认为“胸中之竹”乃心中之竹,它不拘泥物象,是作者精神的外化,借此为文人画创作理念定价了基调。
南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局部)
9.7cm×285.7cm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概括来说“墨戏”就是当时文人笔墨游戏之作,但此“游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嬉闹玩耍,而是一种创作态度,完全是从作者自我角度出发,抒发情感,而不是为皇家服务,也不受皇权限制。
南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局部)
19.7cm×285.7cm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正如《枯木怪石图》所绘,简率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在左下角,石状尖峻硬实,但皴法笔触却方圆相兼,如同快速旋转的旋涡一般,营却又坚实有力,凝聚成一股向上之气,散发出一种浩然气脉。此画用笔迅疾、墨色变化多端,所画事物枯淡又不乏生命迹象。灵活运用书法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
北宋 苏轼 《枯木怪石图》 27.2cm×543cm 纸本墨笔
苏轼好友、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在《画史》中评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不皴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这“胸中盘郁”正是苏轼想要表达的内在之物,它的意义远非实物的表面现象、形态所能涵盖。
元丰二年,仕途刚刚起步、胸怀大志的苏轼被政敌诬陷,说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蔑视皇权之嫌,导致被关进监狱、九死一生,后被贬至黄州做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此后,苏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皇上的猜疑、同僚的排挤,让他心中愤懑。就如同他笔下盘曲的枯木一样,隐喻着他人生境遇的转变。坚实的顽石与冒出的幼竹隐含了他对信仰的坚持与对未来的期盼。
(传)南宋 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 (局部)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见,宋代文人虽普遍获得礼遇,但由于时局动荡,文人胸中盘郁之气不得抒发,普遍通过游戏笔墨抒发情感,这也是“墨戏”画在宋代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纵观之下,《枯木怪石图》能够在拍卖场上创造出亿元高价,除了宋画在当下“物以稀为贵”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缩影,是作者精神层面的表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创新标志。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选自
《中国艺术》2017年第4期“聚焦”栏目
袁法周 金萌萌 《宋,一座美的高峰》
马啸《从苏轼到赵孟頫:中国艺术史上转折的关键点》
周洁《东亚文化圈中的宋画拾零》
责编:刘瀚潞
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