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8-11-21 21:56:45
湖南中部旅游崛起的一着重棋
——关于雪峰山旅游板块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设想
雪峰山旅游在湖南省旅游版图上的地位,是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雪峰山旅游板块”才确立的。这是省旅游学会去年在雪峰山片区开展全域旅游基地建设调研的一个重要成果。湖南旅游“板块说”,将湖南中部地区全域旅游正式命名为“雪峰山旅游板块”,这是对雪峰山旅游的巨大鼓舞。面对湖南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带来的新局面,湖南中部雪峰山旅游板块如何快速崛起,并进而推动“锦绣潇湘·神韵雪峰”区域品牌建设,本文将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谈些想法。
一、雪峰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文化宝山
文化和旅游要融合发展,首先就得从文化说起。雪峰山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可以说是富矿区,是一座文化宝山,这是大家公认的。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上古传说。据高庙考古发现,早在7800年前,雪峰山区就有人类生活,并有有巢氏、伏羲氏、炎帝氏的文化遗迹。现据多方考证,史书记载的古昆仑山就是现在的雪峰山。《河图括地象》载“昆仑山上有琼玉之树”,就是现在雪峰山区大量种植的柑橘树。另据考证,雪峰山区其实就是柑橘树的发源地。相传昆仑山为王母等众仙修道之所,并分层级,层层升高,称“增城”,说昆仑“增城九重”。民间传说,雪峰山主峰苏宝顶正是“仙人修道”之处。又有传说,轩辕黄帝也曾在昆仑山上修过行宫。“南方之帝”的神农炎帝,其氏族发源地就在会同、洪江一带的雪峰山区。另据载,大禹治水时曾来过雪峰山。溆浦县志有云,“相传夏禹治水常登县北界圣人山望洞庭”,圣人山是位于溆浦、沅陵、安化三县交界处的雪峰山脉的一座重要山峰。雪峰山区上古传说纷纭。
(二)、农耕传奇。一是在高庙考古遗址,还发现有稻子遗迹,这比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稻子早了大约1000年。二是在新化紫鹊界和溆浦山背,同为雪峰山区却有两处梯田。梯田依山起势,重重叠叠,山上山下,落差千米,总面积达10万亩之多,实为农耕奇迹,也为人间大观。三是雪峰山区古今两神农。上古神农炎帝,他始教人类种五谷、养六畜,使人类从单一的狩猎谋生中摆脱出来而免于饥饿,号神农。当今神农袁隆平,他在雪峰山育种成功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使数以亿计的人吃上饱饭,为当今神农。四是明清时期,雪峰山区的杉木、油桐、白蜡种植形成巨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品远销海内外,形成许多商贾巨富,在雪峰山区留下了大量古城古镇古村,也留下很多传奇。五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雪峰山下的安江地带还发现自然变异的香柚和冰糖柑并人工培育成功大面积种植。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安江农校又成功培育光敏雄性不育系,使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配套成功向两系过渡。雪峰山农耕传奇连连不断。
(三)、蛮荒远播。巍巍雪峰山,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就是南方蛮荒之地的代名词。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走水路进入雪峰山,其景象就是,山峻高以蔽日,云纷纷而承宇,散雪纷其无垠,下幽晦以多雨,深林杳以冥冥,乃猿狖之所居,这里就十分阴森荒凉。再到后来走陆路,人们的印象是,雄关峻岭,沟壑纵深,虎豹出没,狼嚎猿啼,匪患猖獗,步步惊心。从而使雪峰天险天下传名。这些神化传说久而久之也传入朝堂,想不到朝廷竟把雪峰山区作为贬谪惩罚官员的流放之地。屈原、刘禹锡、王昌龄、王阳明、王庭珪、魏了翁等先后因贬谪流放与雪峰山结下情缘。另外,雪峰山区自古就以“蛮”著称,通称为“南蛮”。如细分则有“长沙蛮”、“梅山蛮”、“辰州蛮”、“武溪蛮”之别。当年湘军在上奏朝廷的奏章上说“屡败屡战”,这实是对“南蛮子”霸蛮不服输精神的最好诠释。雪峰山天险蛮荒名声远播,无形也为雪峰山文化也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四)、怪诞流传。“怪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他各地都有存在,比如历史上的“扬州八怪”,他们的行为就非常怪诞,不合常情,很有故事。但如果要细说“怪诞”现象,恐怕只有雪峰山区最为突出。雪峰山区的任何村庄,都有怪诞故事流传。其原因就是此地巫风浓重,梅山法术流行。巫风和梅山法术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就一直给人们以一种神秘怪诞印象。雪峰山区的“怪诞”现象包罗万象,涵盖农耕、狩猎、医疗、武术、戏曲、匠人、生育、出行、祭祀、丧葬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雪峰山区流传的“打洞神”、“讨财货(指荤菜)”、“烧凳脚”等故事,就很怪诞。现在仍以老人们讲古的形式流传,很受孩子们喜欢。
(五)、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是当地的重要文化资源。雪峰山区的民俗习惯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节庆活动、饮食习惯、民居特色、民间文艺等方面。生产工艺方面,包括农耕用具,织布机具、手工艺工具等等。节庆方面主要有春节舞龙灯,端午赛龙舟。另外,当地少数民族也有各自不同的民族节日。饮食习惯以嗜辣重油爱咸为主,糍粑、腊肉、辣椒、豆腐都很有特色。民居房屋方面如居住在山坡上则以吊脚楼木房为主,居住在山下坪场处则以干栏式三柱顶瓜木房为主。民间文艺则包括辰河高腔、阳戏、傩戏、唱八仙(围堂戏)、木偶戏、花灯戏、渔鼓、唱土地、三棒鼓以及年画、剪纸等。民族文艺有侗族的芦笙、琵琶和大歌;瑶族的高山号子和唢呐;花瑶的呜哇山歌和挑花;苗族的山歌等。这些民间文艺都是雪峰山区独特的文化宝藏。
(六)、英模辈出。雪峰山是英雄山,历朝历代人才辈出,特别是清代以来,雪峰山英模更是遍地开花蔚为壮观。如溆浦有严如煜、郑国鸿、向警予、向仲华、舒新城、向达。新化邓显鹤、陈天华、陈正湘、方鼎英、成仿吾。隆回魏源、魏光焘、谭人凤、孙俍工、袁吉六。安化陶澍、罗绕典、黄自元、邓克明。洞口蔡锷、袁也烈。麻阳滕代远。会同粟裕。辰溪刘晓。沅陵金山。中方潘仕权等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二方面军经过雪峰山区,一大批革命领导人与雪峰山结缘。他们在雪峰山区战恶敌、筹粮草、扩队伍、谋战略,从此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取得成功。1945年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在雪峰山区打响,结果以日本鬼子的彻底失败和中国军民的完全胜利而载入史册。这些诞生在雪峰山区的英模人物,以及发生雪峰山区的英雄故事,都是雪峰山的文化资产。
二、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客观可能
文化和旅游虽是两种不同业态,但它们的内涵,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文化需要传播,旅游需要文化,这种联系,就为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雪峰山文化有四个特点:即神秘性、多样性、观赏性和经世致用性。这些特点,能满足游客的多种文化需求,如知识、趣味、视觉冲击以及猎奇等方面需求,能使旅游产生兴趣和爱好,能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向往。有了游客,又有文化,融合发展就够实现。
(一)、雪峰山文化的神秘性。一处景观或一种文化,能蒙上一些神秘面纱,对于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很有好处。雪峰山文化的神秘性主要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巫傩文化。巫傩文化是雪峰山区的一种古老文化,它与人类敬畏天地鬼神有关,它是人类灵魂联系天地鬼神的桥梁。巫傩文化在我国南方多有存在,但以雪峰山区氛围较浓而为世人瞩目。它以“老司还愿”的形式实现天人沟通交流对话,也有以“贡仙”的形式使神灵附体解答人间疑惑。它还有赶尸、放蛊、迷药、辰州符、上刀山、下油锅等常人不可理喻的做“法”,使巫傩文化蒙上神秘色彩。另一部分是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是雪峰山区的一种独特文化。在现代地理学概念以前,雪峰山脉中部的溆浦、隆回、新化、安化地带,就统称大梅山。梅山文化的形成,可能与上古人类狩猎有关。梅山人本着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他们在狩猎生活中,也始终不忘对天地万物的感恩,由此慢慢形成梅山教。梅山教敬奉的祖师为张五郎。梅山教形成后,梅山人凡有狩猎活动,必先敬请五郎神。特别是以狩猎为生的职业人如虎匠,就必须严格遵守梅山教规。而后,梅山教又与巫傩的法术结合,形成梅山法。梅山法包罗万象,有很多外人莫知的神秘技艺。
(二)、雪峰山文化的多样性。雪峰山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既有原生文化,也有外来文化。原生文化有高庙文化、稻作文化、巫傩文化、梅山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以及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等等。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其中最突出是国际化的工业文化,它影响大,现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游客的各种文化需求,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比如游客喜欢餐饮,雪峰山则有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又包括茶酒饭菜文化。茶有茶文化,雪峰山有穿岩山天目茶、溆浦瑶茶、安化黑茶、沅陵碣滩茶。酒有酒文化,雪峰山有猎户酒、NANA酒、包谷烧、黄酒。菜有菜文化,雪峰山菜属湘菜系,但与湘菜又有区别。有新晃黄牛、辰溪毛狗、溆浦鹅、芷江鸭、龙潭腊八菜等,还有大量山里野生的时令小菜。游客在餐饮时,直接享受到的只是一种口味的感觉,其文化含量是在制作背后的工艺过程。再比如游客喜欢花瑶,雪峰山则有花瑶文化,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展开了。
(三)、雪峰山文化的观赏性。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思路,就是让游客既饱览自然风光,又欣赏更多人文景观。雪峰山文化资源中能用于游客观赏的内容很多,主要有戏剧、歌舞、民俗等。雪峰山区戏剧也很多,有花灯戏、木偶戏、巫傩戏、阳戏等,观赏形式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宴会上表演,还可以在节庆活动上表演。歌舞方面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歌的方面则有一般性歌会和特殊性歌会。一般性歌会用于闲暇之余或节庆活动。特殊性歌会用于青年男女唱情歌恋爱场合。如隆回虎形山花瑶青年男女唱情歌恋爱就有专门的对歌台。舞蹈多用于宴会场合或篝火晚会。民俗文化中的舞龙灯和赛龙舟,也是很受游客喜爱的传统活动。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喜龙爱龙亲龙,对龙情有独钟。在雪峰山中的龙潭古镇,至今保存有20多种龙灯。每年从正月初二出灯,一直舞到正月十五收灯。另外,凡有重大活动,龙潭人也要舞龙灯助兴。在沅水流域的雪峰山人,都喜欢赛龙舟。他们赛龙舟跟端午节关系不大,因为时间节点不同,赛龙舟为农历五月十五,据说跟纪念屈原有关。每年龙舟开赛之际,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力,就会不远千里赶回家乡,他们的心中就只一个信念,“能输一丘田,不输一条船”。龙舟开赛,大河两岸,观者云集,游人如潮。
(四)雪峰山文化的经世致用性。雪峰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髓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湖湘文化的精髓就是经世致用。雪峰山东西麓地区的魏源和舒新城,就是雪峰山文化经世致用的典型代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告诫大家,为学就要学别人的长处,要学有用的,学了就要用。舒新城的“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就是要埋头苦干,把字字句句搞实,为社会大众服务。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在近代为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雪峰山区成长起来的英雄儿女,用自己的经世致用之学,积极参与这场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变革,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把雪峰山文化的经世致用性,以旅游的形式推给游客,想必游客也非常欢迎。
三、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化和旅游可以融合,但具体怎么融合,这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此,本文提以下路径。
(一)、故事与演绎融合。这里说的“故事”,是指当地流传下来的一切文化成果。这里讲的“演绎”,不是指的逻辑推理方法,而是指把故事“展现”出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角角落落都有历史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文化内涵。但如果不能很好展现,只是口口相传,那就不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融合就必须有展现有演绎。而展现演绎又需要人去做,有些还需要专业人士去做。因此做好文旅融合,还需要文化专业队伍。演绎展现的方法很多,具体说,对于历史故事、民间说唱艺术,可以著书立说,也可以做成戏剧搬上舞台,还可以做成歌曲、舞蹈进行表演。对于传统的农耕生活,传统劳动工具和工艺可以直接做成旅游项目,如民俗馆或各种体验类民俗活动。对于其他各种文化现象,都可以整理成文,有些也可以做成项目或产品进行演绎展现。总之,要让历史文化通过项目演绎,使游客受到教育得到享受。
(二)、历史与现代融合。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雪峰山区保留了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文化现象,如巫傩文化、梅山文化,还包括一些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过去这些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大众化的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结构改变,过去常用的文化现象,现在很多就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进入被淘汰的边缘,或被尘封于历史的陈迹之中。但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些资源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现在它们的使用价值少了,但文化价值仍在,旅游作用很大。现在有很多人,当他们静下心来,往往会怀念、追思过去,人们在技术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是怎样度过艰难困苦的沧桑岁月。如果我们现在将这些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起来,做成旅游项目,打造成人文景观,如巫傩故事、梅山狩猎等,让今天的人们在休闲游览中去感受昔日的生活风采,肯定会很有市场。
(三)、本土与国际融合。当今,随着交通和通讯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活动全球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快。因此,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必须放眼海内外,在文化项目打造上必须与国际相融合,与国际化接轨,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根据湖南全域旅游“板块说”和建设“锦绣潇湘·神韵雪峰”的设想,雪峰山旅游的发展目标应为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那么,雪峰山文化与国际融合的要求就更加紧迫。因此,就必须在文化产品体系的优化、营销理念的转变、目的地管理的强化、无障碍服务体系的打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加大与国际化水平的对接,以充分发挥雪峰山文化的作用,并进而根据世界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打造不同文化产品,如美食、中医药、康养、休闲、山地度假等等旅游项目,推动雪峰山文化的国际化融合,实现雪峰山文化的国际化表达。
(四)、开发与保护融合。开发与保护相融合,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相兼顾。首先在开发方面,一定要明确哪些可以开发,哪些不能开发。不能为开发而开发,更不能破坏性开发,破坏性开发也包括过度和过滥开发。比如巫傩文化、梅山文化,内容那么多,怎么开发?我们认为,只要开发一些能寓教于乐的表演项目就可以了,有些内容需要保护就不要过度开发。其次在保护方面,也不能这里不能干,那里也不能干,什么都是“禁区”。我们总结历史上一些被淘汰的文化现象,其原因就是不适用了才最终被淘汰出局。所以,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比如花瑶“非遗”项目的“乌哇山歌”和“花瑶挑花”,就必须要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保护“非遗”。又如农耕文化,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农耕文化渐行渐远,要想不被历史遗忘,也唯有加强开发和利用。
(五)、运作与市场融合。我们讨论文化和旅游相融合,其目的是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共同发展。而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雪峰山地域广大,文化资源丰富,各地都要大干快上,资金从哪里来?这对象雪峰山区这样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地方是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方法上加大市场融合,运用市场手段,化解资金难题,使文化与旅游的同步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民营企业在旅游事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要坚持“市场主导、民营主体”的格局,让民营企业在旅游事业中大显身手,从而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大道
四、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深刻含义
湖南旅游“五大板块”确立后,湖南中部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就一下子突显出来,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一)、有利于助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具体落实到雪峰山区,就与雪峰山旅游密切相关。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可以看出,农村不仅只搞农业,二、三产业也要融入农村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则具有天然的融合力。雪峰山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家客栈、农家乐等等,就能很好地拓宽增收渠道,使农民群众在不脱离土地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雪峰山既是贫困地区,也是民族地区,还是革命老区,实际都属于经济落后地区。雪峰山区要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不失为一条重要路径。目前,沪昆高铁贯通雪峰山区,长株潭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大城市与雪峰山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雪峰山成了长株潭的后花园,城市与山区的融合大大加强。就连香港游客也只要5小时的高铁旅程便可到达雪峰山腹地,快捷便利的交通为跨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把旅游作为抓手,将大大有利于雪峰山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
(二)、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地方文化是国家文化有机构成,国家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兴盛。雪峰山文化资源丰富,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传统文化都有面临失传的危险,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护传统文化,国家大力实行“非遗”保护措施,但要从整体上解决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则明显存在很多困难。现在,我们开发雪峰山旅游提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雪峰山文化与雪峰山经济实现共同繁荣,这是一个振兴和保护地方文化的好举措。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首先就要做好雪峰山文化的收集、挖掘、整理、保护工作。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确保传统文化兴盛的必要环节。其次是要做好雪峰山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文化促旅游,旅游带文化”的局面,从而使雪峰山文化长期流传下去。这实际也是在为振兴繁荣中华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三)、有利于湖南扶贫攻坚战役的顺利完成。湖南的扶贫攻坚战,自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视察工作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以来,就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到2015年7月,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又提出“到2020年,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工作目标。但几年下来,办法想了很多,效果却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困人口没有固定的就业门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单纯依靠个体家庭发展种养业扶贫,难以实现持久脱贫。今年,省政府提出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三年计划,这预示着湖南旅游大开发的时代到来。旅游大开发其实也为湖南扶贫攻坚找到了一个有力抓手。旅游扶贫是在农村开展的第三产业扶贫,是有就业门路和有稳定收入的扶贫。而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之路,更是将旅游扩展到文化领域,门路更宽,业务更多。因此,按照文旅融合思路,结合全域旅游三年计划,也就是到2020年,湖南扶贫攻坚战役必将顺利收官。
(四)、有利于改变湖南中部旅游塌陷的不利局面。长期以来,湖南旅游业的格局明显存在着“中部塌陷”的现象。这种现象致使湖南旅游缺少大纵深,湖南旅游都变成了过境游或边界游,这严重困扰和制约湖南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中部塌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的自然风景特色不强外,人为的原因很多,如认识问题、投入问题、人才问题等等。为解决湖南旅游“中部塌陷”问题,前些年湖南旅游业界也曾推出过“两线说”、“三板块说”及“十二功能说”,但都未能切中要害。去年上半年省旅游学会组织二、三十名旅游专家学者,对雪峰山区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考察报告,积极主张雪峰山旅游板块整合开发,并将调研报告呈省委领导阅示。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在阅读了报告后批示:“雪峰山资源丰富,风光独特,民族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请省旅委认真规划,各地区协调推进,精准精细做好旅游扶贫富民大文章”。事后,经省旅发委科学论证,“雪峰山旅游板块”正式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公布确立。现在有了雪峰山旅游板块这块响亮招牌,加之又有各市县共同开发雪峰山旅游的思想共识,继之以文化和旅游相融合发展的后续给力,湖南中部旅游的落后面貌必将迅速改变。
五、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文旅融合发展的布局谋势
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3年多来在雪峰山区的旅游开发,成绩令人瞩目,景区建设速度快效果好,新的景观景点不断投入运营,接待游客大幅上升,湖南中部旅游的一个新的目的地正在形成。纵观雪峰山旅游公司几年来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在战略布局上超强的“取势”制胜理念不无关系,值得借鉴。这个势就是取关联之势,顺变化大势,也就是取势而作,顺势而为。这一“取”一“顺”,则张弛有度,别开生面。
(一)、始终坚持“文化先行、生态为本、扶贫为要”理念。坚持文化先行、生态为本和扶贫为要,其实就是战略上的取势而作。文化先行、生态为本和扶贫为要,这三者本身与旅游不是直接关系,但对旅游影响甚大,正合“功夫在事外”之道。运用到位,事半功倍,运用不好,则会前功尽弃。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坚持文化先行。雪峰山旅游公司刚成立,就立即组建了“雪峰文化研究会”和“雪峰文化传媒”两个机构,专门从事雪峰山文化收集、整理、制作和传播工作。两个部门的一齐发力,极大地弘扬和传播了雪峰山文化,也顺势推动了雪峰山旅游的发展。其次,坚持生态为本。雪峰山旅游的优势,就是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景区内高山峡谷,瀑布飞泉,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这是游客云集的根本原因。公司在景区打造上基本采取法自然、强生态、轻人为,尽量保护原生态风貌,追求生态和谐、生态完美、生态自然。不搞过多开山挖方,景区内不搞大型工程,尽量少用水泥钢材和尽可能采用本地生态材料,这些都取得很好效果。再次,坚持扶贫为要。企业落户当地,就必须要和当地社会相融合,就必须要有共同分享成果和共同发展壮大的理念。这几年雪峰山旅游公司坚持以旅游扶贫为抓手,以合作、合股、就业和慈善捐款等形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这些做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二)、积极助力雪峰山旅游资源整合。助力雪峰山旅游资源整合,实际是战略布局上的顺势而为。一直以来,尽管雪峰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很有旅游潜力,但由于受传统观光旅游理念的束缚,再加上雪峰山一山跨四市,区划分割,互不统属,因此,雪峰山旅游一直找不到着力点。前些年,雪峰山旅游要么被纳入大湘西旅游圈,要么被纳入崀山旅游圈,东拼西搭,漂浮不定,严重影响雪峰山旅游做大做强。雪峰山旅游公司成立后,就深感雪峰山旅游战略地位的重要,始终把公司的战略定位锁定在雪峰山。举雪峰山旗,唱雪峰山歌,作雪峰山文。一直谋划雪峰山区域旅游的发展未来,始终不忘为雪峰山区域旅游发展大局进行前瞻性考量。同时,还为加快改变湖南中部旅游塌陷积极呼吁呐喊。2017年,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省委副书记乌兰先后考察雪峰山旅游公司,乘此良机,该公司雪峰文化研究会,就积极撰写《关于共建南国雪山­­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构想》的调查报告,为整合一山四市旅游资源积极建言献策。这份调查报告与省旅游学会的研究报告汇总后,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7月,湖南中部旅游板块,即雪峰山旅游板块正式出台。现在,我们用“雪峰山旅游板块”这个概念来统领湖南中部的旅游的发展,意义非常深远。一是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雪峰山旅游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战略定位。二是打破了雪峰山区的行政区划界限。这是对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的“十二功能区”划分的提高和完善,也是对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去年提出“整合一山四市旅游资源,共建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构想”的肯定。三是湖南中部旅游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响亮名号,一个响亮品牌。过去,雪峰山区旅游资源条块分割、旅游开发各自为政的局面行将结束。现在,一个全新的、跨地域合作的雪峰山旅游即将开始。
(三)、精心构建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平台。雪峰山旅游公司为谋划雪峰山旅游发展的超强取势布局,还表现在精心构建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平台上。雪峰山区的花瑶同胞,实际是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个分支,因其女性服饰花艳,头戴红黄相间大盘圆帽而得名,整个花瑶总人数不到一万人。他们主要居住在隆回、溆浦、新化等地海拔1000多米的雪峰山上,那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云端花瑶”之美称。多年前,隆回县就开发建成有虎形山花瑶风景区,2016年溆浦县又建成山背花瑶梯田风景区,两个景区边挨边,核心地带相距不足10公里。从开发进程看,虎形山景区近些年来一直打打停停,开发不正常,群众意见大。而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开发日新月异,景区有机构、有队伍,开发有规划、有步骤。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从溆浦高铁南站至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全长6.1公里投资约1.5亿元观光索道工程,现已进入实地踏看工程设计阶段。
雪峰山旅游公司自开发山背花瑶梯田景区以来,就提出建设雪峰山大花瑶景区构想。用大花瑶景区构想来统筹花瑶区域的旅游开发,可以克服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这一构想逐步得到溆浦、隆回两县群众共识,一致认为,花瑶是世界的,共同建设大花瑶景区利大弊少。今年上半年,隆回虎形山花瑶风景区通过公开招标投标,雪峰山旅游公司正式中标,至9月,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旗下的湖南雪峰山大花瑶文化旅游公司注册成功落户当地。这是一次市场化运作的成功范例。至此,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基本构建成功。现在,虎形山花瑶风景区和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同属雪峰山旅游公司,资源实现完全融合。下一步,索道工程将延伸至虎形山大花瑶景区,届时,通过高铁和索道输送,一个漂亮的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就会展现在游客面前。
(四)、着力推出雪峰山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是可以流传的。因其流传便被赋予为“旅游的灵魂”一说,据此,雪峰山旅游公司非常看重文化旅游项目的取“势”布局。
1、创办《雪峰文化》季刊,出版各类雪峰文化书籍,制作各类雪峰文化宣传作品。《雪峰文化》创刊以来,已出刊16期,刊登各类文学摄影书画音乐作品1000多篇(幅、件)。刊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形成小刊物有大作品大影响局面。出版专著10多部,有《雪峰山散文集》、《雪峰山诗歌集》。制作电视宣传专题片10部,如《雪峰山大花瑶景区》、《年到阳雀坡》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在景区先后举办过插秧节、打禾节、山歌节、艺术节、龙灯节、腊八节活动,都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腊八节,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现已成为雪峰山旅游推出的重要节庆活动项目,该活动新闻曾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播出。
3、成立雪峰山花瑶艺术团和花瑶挑花(非遗)传习所。山背花瑶梯田景区进入开发,公司就立即成立雪峰山花瑶艺术团。2016年5月,艺术团赴北京参加世界旅游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演出,受到与会各国旅游官员高度好评,省旅发委还就此专门通报表扬。雪峰山花瑶挑花为“非遗”项目,为保护“非遗”项目传承,雪峰山旅游公司在梯田景区成立花瑶挑花传习所,专门聘请挑花传人传艺,常年有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在此实习,加强了花瑶挑花的保护和传承。
4、打造龙潭文化古镇。龙潭是雪峰山区中心地带的一处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古镇、古村、古祠特色突出,并保存有完好古书院。龙灯文化悠久,现保存有龙灯20多种。同时戏剧艺术也非常盛行,花灯戏、木偶戏、巫傩戏都时常在节庆活动上演出。现雪峰山旅游公司已将龙潭镇阳雀坡抗战古村打造为3A级旅游景区。因此,龙潭古镇的文化旅游地位更加显著。
六、湖南中部旅游崛起的一着重棋­­新化溆浦隆回三县合作打造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设想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可见崇山峻岭还是很受人们喜爱的,这也预示山地度假旅游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般来说,高山地区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很多城里人都把山地度假作为旅游度假的首选去处。按照山地度假区的概念,海拔200米以上,具有山顶、山坡和山谷的大尺度多山区域,是建设山地度假区的基本条件。雪峰山脉纵横广大,区域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就有100多座,地跨湖南四市10多个县。特别是在新化、隆回、洞口、溆浦交界处的雪峰山主脉地带,一条海拔1000多米的山脉蜿蜒盘旋于当地的沟壑山峦之间,是开发山地度假旅游区极佳地区。今年以来,随着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与隆回县政府成功签订旅游开发合作协议后,雪峰山区旅游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就在今年8月,雪峰山旅游公司正式入驻虎形山,全面参与当地旅游开发。现在,虎形山花瑶风景区建设如火如荼,鼓舞人心,影响很大。最近,新化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新化旅游开发也开始寻找合作伙伴,他们先后与雪峰山旅游公司多次商谈,双方对整合雪峰山旅游资源,共创雪峰山旅游品牌表达了共同愿景。据此,我们初步设想,按照建设“锦绣潇湘•神韵雪峰”区域品牌要求,拟由新化、溆浦、隆回三县合作,在雪峰山核心地带的高山台地,共同打造“湖南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
(一)、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担当和责任。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谋划,是响应《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号召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担负湖南中部旅游崛起重任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简称)的部署安排,湖南旅游的整体布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和改变。雪峰山区域板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区,已上升到全省旅游版图的战略高度,这是雪峰山旅游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常常说湖南中部旅游落后,雪峰山区域旅游没有地位,总希望省里对雪峰山旅游给予关注和重视,这实际上是一种内功不足的表现。现在,雪峰山旅游的地位、名义都已具备,雪峰山旅游是到了应该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是到了发挥关键作用的关键时期了。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犹豫和观望。另一方面,湖南中部旅游崛起需要载体需要平台,需要大手笔的作品。我们现在推出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就是要倾全力把它打造成湖南旅游的第二个张家界,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要发挥它在湖南中部旅游业的领军作用,这就是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担当和责任。
(二)、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异军突起的时机成熟。首先,全力打造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符合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当今时代,可以说是全民旅游时代,人人都有旅游愿望。而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旅游产品供给就显得严重不足。这里包括景观景点、休闲娱乐、服务接待、交通通讯等等。在我们湖南旅游业有个现象,就是游客“翻不过”雪峰山,这值得我们思考。实际上每当节假日,大量游客都从雪峰山下经过,他们为什么不上雪峰山呢?问题的结症还是雪峰山上的旅游产品不足,接待能力不强,这是雪峰山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便利的高铁交通为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建设提供了最大优势。横贯雪峰山东西两面的沪昆高铁,在新化和溆浦均设有高铁南站,两站相距约70公里。新化南站位于雪峰山东面,溆浦南站却位于雪峰山西面。象这样两站夹一山,山上建景区,山下通高铁的便利交通,实在是景区开发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再次,家门口搞旅游当地群众和政府有共识。这其实是“人心齐泰山移”的逻辑关系。任何地方的政府和群众都想把家乡建设、经济和生活搞好,这是硬道理。象雪峰山这样奇峰峻岭沟壑纵横的高山地带,有什么项目能把当地群众经济和生活搞好呢?当然搞旅游是最好选择。因此,全力打造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当地群众肯定拥护、欢迎和支持。
(三)、全力打造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设想。
1、目标。第一,在景区定位上,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愿景目标就是湖南旅游的第二个张家界,就是世界旅游的目的地。第二,在品牌定位上,“锦绣潇湘•神韵雪峰”和“湖南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就是国际知名旅游品牌。第三,在作用定位上,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就是湖南中部旅游业的领头羊、主力军。
2、范围。第一步,先在新化、溆浦、隆回三县交界处的雪峰山台地,由三县合作打造一个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具体路径从新化紫鹊界梯田至溆浦太阳山,然后到隆回虎形山(包括溆浦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区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第二步,扩大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范围,行政区域增加到洞口、洪江等,具体路径为,从虎形山至白马山及苏宝顶,然后至洞口罗溪森林公园,区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可先易后难,先做第一步。
3、业态。山地度假旅游的业态很多,一般在海拔200—2500米之间的中低山地,凡山地度假休闲等各种旅游业态都可开发。根据分类大体为:观光类:登山步道、游憩亭、观景台、寺庙、山寨、梯田、山地农庄。休闲类:商业街、旅游小镇、酒吧集群。科普类:地质博物馆、生物保护区。运动类:滑雪、高尔夫、溜索、蹦极、攀岩、漂流、溯溪、滑草、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山地马术、滑翔。度假类:酒吧、旅游房地产、避暑山庄。康疗类:康养中心、养生会所、山地公园。等等。
4、核心吸引物。旅游区内核心吸引物除两处梯田及其他自然景观外,初步设想,为配合一期工程,打算建设一段“雪峰山传统小火车观光”项目。
5、景区设施。首先,基础设施要与国际化接轨,如交通、通讯,确保国际国内游客需求。其次,游客接待设施要达到一流标准,满足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再次,各类保障设备设施要优质优良,确保旅游区高效安全运行。
(四)、开发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应注意的问题。一是严格进行科学规划设计。防止景区建设一哄而上各自为政,造成景区整体效果下降。必须坚持先规划后施工和按规施工。二是严格把好生态环境关。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做好污水处理,防止污水灾害。三是严格挑选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防止滥竽充数抢占资源现象发生。
(五)、建议。建议由娄底、邵阳、怀化三市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成立联合办事机构,统筹“湖南雪峰山山地度假旅游区”的开发管理工作。
(作者:陈黎明,系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实控人)
责编:田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