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了文化 火了旅游——泸溪县强力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1-23 12:03:41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国建 龙黎俊

围炉话旅游,共谋振兴路。岁末年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协会年会暨乡村旅游发展座谈会,将举办地点选在了风景如画的美丽泸溪。近年来,泸溪县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市场配套服务,科学统筹文旅发展,坚持打造文旅品牌,增强核心发展动力,助力县域脱贫攻坚,迎来了文化旅游发展热潮。

2016年至今,该县游客接待量从128.0万人次增长到292.97万人次,旅游收入从4.9亿元增长到19.15亿元,连续2年被评为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良好县。来自州旅游发展与外事侨务委员会及州旅游协会副会长单位的与会嘉宾,对泸溪县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给予了热情评价。

浦市古镇“腊八节”年味渐浓

113日,农历腊月初八,泸溪浦市古镇游客服务中心广场的舞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传统戏《放告》正精彩演出。

话说宋仁宗年间,包拯在天齐庙出示榜告,欲为百姓伸张正义。有李后因狸猫换子事,被刘妃陷害,双目失明,辗转流落至此。闻包青天出示放告,遂遣义子往诉冤情……几番试探证伪,包拯始查明当年冤屈情由,李后方得以入宫奉养。

生、旦、净、丑,表演精湛,声音高亢、嘹亮,感情朴实、真挚。其音域宽广,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细若游丝,婉转动人。尽管天气寒冷,出席州旅游协会年会的嘉宾和闻讯赶来的群众、游客仍看得如痴如醉。

浦市镇是辰河高腔发源地辰河高腔是湖南传统戏曲剧种,属戏曲四大声腔弋阳腔,其曲腔优美,表演朴实,以唢呐和锣鼓伴奏,富有乡土特色,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由于它流行于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故名辰河高腔近年来,泸溪县加大对辰河高腔的保护和发掘力度,将其作为文旅融合的重点品牌加以创新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广受群众喜爱

当天,由泸溪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浦市古镇“腊八节”系列活动热闹举行。“腊八节”与“中元节”“三月三”“六月六”“黑龙庙会”等一样,均是该县民间传统节日。

“腊八到,粥飘香。”这边舞台上的辰河高腔词曲婉转,那头李家祠堂的腊八民俗如火如荼。李家祠堂系明崇祯年间,江西南昌府李姓人氏迁居至此兴旺发达后历时三年修建而成,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布局合理,做工精细,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四周建有高高的风火墙,马头形墙头颇为考究。厅堂木梁精雕细镂祥云起舞,气派非凡。是当年历史上享有小南京美誉的浦市街上的一道靓丽风景,至旅游观赏和历史研究价值于一身打年粑、品腊八粥、猜灯谜……一众嘉宾及游客在此忙得不亦乐乎。

“喜庆新春鱼化龙,恰逢盛世猪如象。”转过两道墙便拐进李家书院,书法家们摆开四方桌,挥毫泼墨,写春联、送祝福,乐此不疲。大红的“福”字高高挂起,纳福迎祥的年味渐次浓厚。

坐上环保电瓶车,顺着河堤风光带缓缓驶向万寿宫,沿途古城墙巍然耸立,沅水波澜不兴,给这座千年古镇平添了一份灵韵。浦市万寿宫始建于明朝初期,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遗存,原为江西客商会馆,是当年浦市十三座会馆中最大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座会馆。众人端坐台下,一边品尝地道的浦市特色小吃,一边欣赏精彩连连的傩戏、坐堂戏等民俗表演,无比惬意。

当天早些时候,泸溪县全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湖南日报全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湘西州分公司还在浦市游客服务中心举行了简短热烈的签约仪式,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泸溪县旅游宣传达成合作共识,助力泸溪县旅游业腾飞。全体参加州旅游协会年会的嘉宾与泸溪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及县民宗文旅局、浦市古镇管委会等单位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喜庆热闹的浦市古镇“腊八节”系列活动,只是近年来泸溪县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一道美丽缩影。

科学擘画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一座风光优美的白沙新城,一个历史久远的浦市古镇,一条诗情画意的沅江,一座神奇秀丽的天桥山,一个凄美动人的盘瓠故事,一台美轮美奂的辰河高腔,一幕民族浓烈的瓦乡风情,一厢积淀深厚的盘瓠辛女文化——这“七个一”,说的就是被誉为湘西的“沅水明珠”的画里泸溪。

泸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景怡人。该县高度重视文旅事业发展,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务常务会专题研究文旅工作,组建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出台《泸溪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泸溪县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浦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条例》等文件,为泸溪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文旅项目强力推进。该县着眼精准扶贫,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加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近两年全县文旅投入超过10亿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打造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创新文旅产品项目,达到“扶心、扶智、扶贫”的目标。

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辰河影剧院、涉江楼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成开放,各类免费文化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整合园区、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与扶贫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乡村旅游+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旅游+农产品”“旅游+非遗产品”模式,推出泸溪椪柑、玻璃椒、茶油、铁骨猪等“八大”特色农产品。苗族挑花和踏虎凿花成功纳入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研发踏虎凿花、苗族挑花、杆秤、菊花石雕等特色旅游商品,创新保护形式,丰富旅游产品。

文旅基础不断夯实。投资4.8亿元,完成了以县城白沙为中心,沅江风光带、十里画壁等景观组合而成的白沙景点圈。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两年来累计完成旅游厕所建设46座。投资3.5亿元,大力推进浦市古镇文旅特色小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将浦市古镇打造成中国活态民俗文化博物馆。

着眼旅游大交通、大环线,高品质建成45.5公里沅水慢行道,全线开工建设浦市至能滩环线公路、兴隆场至凤凰木江坪公路,在全州率先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

文旅品牌日益凸显。坚持把活动宣传营销作为文化惠民、发展壮大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整合资源,用好全县90支群众文化队伍,每年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惠民乐满三湘”“非遗日”“中元节”“全域旅游活动周”“涉江”马拉松游泳大赛等十余场文旅活动及赛事;辛女广场、盘瓠广场上,涉江楼前,“月月乐、周周放、天天唱(跳)”成为一大响亮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邀请湖南卫视《汉语桥》优秀外国留学生赴泸溪开展研学旅行,各类报道网络浏览达到“1000万+”点击率,开创了湘西研学游新篇章;浦市古镇汽车摩托车越野赛暨啤酒摇滚音乐会活动,吸引游客2万人次;邀请北大、复旦、川大等高校共30余名教授,召开“沈从文与泸溪浦市”大型文化研讨会,引起强烈反响。

大力开展浦市古镇“中元节”、浦市龙舟节、洗溪镇“三月三”“六月六”、潭溪“油菜花节”、解放岩乡“花灯节”等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其中洗溪镇“三月三挑葱节”在2017“中国优秀民族节庆”中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最具民族特色节庆”。

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中国首部国家非遗动漫剧《盘瓠与辛女传奇》精彩上映;辰河高腔大型现代剧《月是故乡明》成功入选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的创新大型舞台剧目,荣获“田汉表演奖”。

文化火起来,旅游热起来。“文化探秘游、生态互动游、乡村体验游”等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浦市古镇余家巷子、遇见美宿、马王溪特色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一房难求,入住率达到100%,均需提前1月预定。

“四个十”推动文旅跨越发展

马王溪村地处浦市古镇南郊4公里处,依山傍水,风光如画。

还没来得及尽情领略浦市腊八节的年味,湘西旅游界的各位“大咖”,又冒着严寒,步履匆匆地赶到这里,围炉论道,共话旅游。

马王溪村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以村民入股方式,组建旅游公司,政府项目支持,公司流转土地,合理布局,整体开发,结合陶艺特色,打造了七彩花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湘西第一村”。

“村里人人都入了股,经过几年的开发经营,村里的旅游产业产值已经突破3000万元。”村支书石泽林介绍道。

围绕“神秘苗乡”15个线路村建设,泸溪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倾力打造了浦市镇马王溪村七彩花果园、武溪镇狮子山葡萄园、潭溪镇新寨坪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配套了高品质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特色民宿、游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产业带动下,狮子山葡萄产品均价从每斤10元上涨到每斤21元,农民直接增收200多万元。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相关产业发展带动3000余人脱贫。

座谈会上,泸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尚远道表示,将紧密围绕“一核两带三圈”“一核”:浦市古镇景区;“两带”:峒河风光带、沅江风光带;“三圈”:白沙景点圈、天桥山景点圈、岩门古堡景点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完善旅游道路、智慧旅游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景区提质升级和文旅产品创新步伐,加速推进县域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下一步,泸溪县将按照《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建设指南》《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主要抓好“四个十”工程。

一是“十大建设项目”:泸溪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浦市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余家巷片区改造项目,岩门古堡通景公路及文物修缮项目,娘家客栈及演绎舞台建设项目,白沙景区“水上游”夜间景观亮化项目,军亭界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浦市游客中心片区开发项目,五果溜水上游基地建设项目,“神秘苗乡”线路乡村游家庭旅馆建设和旅游交通标志提升工程。

二是“十种特色美食”:浦市饺儿、苗鱼、小章羊肉、春竹、桐叶粑粑、铁骨猪肉、橘叶腊肉、洗溪豆腐、解放岩生姜、斋粉。

三是“十大文旅活动”:苗家三月三、龙舟节、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日、研学旅游周、盘瓠公祭、全域旅游活动周、浦市中元节、葡萄采摘节、水蜜桃采摘节、腊八节。

四是“十类旅游商品”:傩面具、民间传说连环画、狮子山葡萄、椪柑、玻璃椒、瓦乡米、合水茶油、踏虎凿花工艺品、苗族数纱工艺品、秤杆工艺品。同时,做好白沙国家4A级景区创建前期工作,推进新寨坪村国家3A级景区创建,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一机在手,说走就走,说游就游。”随着“智慧旅游”建设和“四个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坚信,一个更加美丽和谐幸福的泸溪,等你来!

责编:李孟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