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人为何总是“迷之自信”?解密达克效应

  大众卫生报综合自社会学了没、柴知道   2019-03-22 14:58:09

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并坚信自己是对的,比如:

坚持相信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

有些食物会破坏人的身体酸碱性;

仙人球能屏蔽电脑辐射;

蒸锅/铁锅/各类食物能致癌;

……

很多时候,你完全不理解,到底是谁给的他们勇气,去坚持如此荒谬的观点。为什么越傻的人,越迷之自信呢?有个心理学原理或许可以解释。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1995年4月19日,匹兹堡晴空万里,就在大家都享受春日阳光的时候,一名劫匪一小时内连续抢劫了两家银行。接到报警后,警察迅速出警,在调取了监控录像后,警察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位身高1.67米,体重122公斤的男性劫匪,不仅在光天化日之下,端着一把枪直指银行柜员,更为离奇的是,他竟然什么伪装都没有!他的脸上没有面罩,甚至连一条蒙着脸的丝袜都没有。

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他清晰的面部照片,当天11点,警方让当地电视台播出了录像内容。几分钟之后,就有人提供了线索。刚过12点,警方敲开了嫌犯住处的门。听说自己的身份曝了光,劫匪麦克阿瑟·惠勒无法相信。“我明明抹了果汁呀。”

原来惠勒偶然发现,柠檬汁可以用作隐形墨水。那么,从逻辑上说,把柠檬汁抹在脸上,摄像头就拍不到人脸。所以他才起了邪念,堂而惶之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勇敢地去抢了银行。故事的主角惠勒在当年就登上了世界最愚蠢的罪犯的榜单。

1996 年版《世界年鉴》里的这个故事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 · 邓宁(David Dunning)的关注。

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1999年,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 和 贾斯汀·克鲁格,做了四个有趣的实验:

在其中一项实验中,他们让84位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回答了20道语法题,随后让他们评估自己的语法水平。

结果发现,真实成绩最差的那10%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语法水平应该可以排进前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越是无能的人,反而越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其他的几项实验,也都得到了相似结果。

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或“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的形成原理并不复杂:

在某个领域能力差的人,往往缺少对这个领域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因此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也不知道别人比自己优秀在哪里,所以才产生了一种迷之自信,沉浸在了虚幻的优越感中。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图,来概括人们的真实能力和自信程度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人从零起步,刚刚踏入某领域时,经常会进步神速。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一阶段,人往往容易产生迷之自信。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大多数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所以,如果要避免掉进达克效应的泥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求知心态 。在对待新事物时,更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我可能是无知无能的”。

此外,多和他人交流 ,从外界获取反馈,也有助于客观地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

总而言之,自信是好事,但盲目的自信,却往往会成为进步的阻碍。把自信建立在准确评估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毕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责编:许琬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综合自社会学了没、柴知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