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丨满城飞絮:未若柳絮因风起

  婷婷唱古文   2019-04-18 08:49:42

四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那“毛茸茸的恶作剧”呢?

待你不小心踩上它们,它们就一哄而起,飞散开来,紧紧粘住你的袜子,死死抱住你的裤腿,叫你怎么跺也跺不掉。

没错,它就是柳絮。

柳絮,如冬雪一般,洁白而不绚丽。

柳絮,如清水一般,清澈而不复杂。

柳絮,如棉花一般,实际而不浮泛。

它随风飘舞的样子,就像纷飞的大雪。东晋著名女诗人谢道韫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咏雪”故事就和柳絮有关。

《世说新语》中记载:谢道韫小时候,在伯父谢安家学习。这一天,外面正好下起了大雪,伯父突然来了兴致,指着纷纷扬扬的雪问孩子们: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白雪纷纷而下,像是什么东西呢?

侄儿谢朗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

谢道韫则想了想,然后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

谢道韫把飞雪比喻成柳絮,因比喻精妙而受到大家的称赞,此后,“咏絮之才 ”也就成了人们称赞才女的常用词。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

看到雪,可以让谢道韫联想到柳絮。

那么看到柳絮,古代的诗人们又都联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宋·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在这里,也将柳絮比喻成纷飞的雪花,很是漂亮。

除了对于柳絮的赞美之外,也有诗人对春日柳絮持有“厌恶”之情。

送路六侍御入朝

唐·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杜甫作此诗时,已有五十一岁。

他的一些朋友由梓州回长安,他作诗送行。

这诗也是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

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

然而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

因此杜甫也没有心情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

杜甫是真的厌恶柳絮吗?

并不是!

这是因为杜甫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因为它冒犯了“愁人”,令杜甫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柳絮的描写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

在文学上,柳絮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寓意所在,可以被作为一种意象来看待。

柳絮最容易理解的意象就是和柳一起表达别离与思念。

这是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

例如下边这首隋代民歌: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作者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望离人早归的思绪。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是说从一切描写景色的句子中,读者都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表面上读的是景色,其实读的却是作者的感情。

那么,你在看到柳絮后又联想到什么呢?

责编:刘瀚潞

来源:婷婷唱古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