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洲园林设计有啥“套路”?

  欧洲时报   2019-05-19 09:40:45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园会)正在举行。本届世园会刷新着世园会参展方历史纪录。

在欧洲,园林的设计也遵循着一些规律,从它们共同的元素中都有迹可循。比如,一个完整的园林里中,大自然的植物、水源必不可少,园中的小动物也增加了生机。而人文建筑,雕塑等景观,在设计师的巧思下,与自然完美结合。下边,就请随小编来看看这些要素间求同存异的地方。

建筑 园林风格奠定者

首先,我们来看看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如果说同一地区的植被种类雷同的话,那么建筑则是区别各国园林的标志物了。

例如,德国的无忧宫,是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建造的一座洛可可式宫殿。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了约50年之久,为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无忧宫及其周边的园林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4月18日在德国波茨坦拍摄的无忧宫一景。(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在西班牙,作为伊斯兰教世俗建筑与造园技艺完美结合的建筑名作以及阿拉伯式宫殿庭院建筑的优秀代表,1984年阿尔罕布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这是2013年10月26日拍摄的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内的景色。

作为园林设计中承载人类文化的部分,各式建筑风格也是决定园林整体风格的灵魂所在。就连园林中的植物温室都设计了统一的欧式风格。

始建于1874年的比利时皇家温室位于布鲁塞尔近郊的王室居住地拉肯宫公园内,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精心打造。皇家温室共占地1.5公顷,观赏路线包括10处主要建筑,36根梁柱支撑起的“冬季花园”是参观重点,皇冠形状的圆顶外观引人注目。

这是4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拍摄的皇家温室外景。

雕塑 人体艺术巧点缀

在欧洲园林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作为花园或道路旁的点缀,与建筑风格交相呼应。

这是2019年4月18日在德国波茨坦拍摄的无忧宫花园内的一座雕塑。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花园内的雕塑。

植物 大自然艺术佳作

在花花草草的映衬下,建筑都显得格外有生机了呢。有时候抛开建筑,光是植物就能独立成景。大自然笔下的奇异花草在园林设计师的布局下,显得更加规整,更适合人们闲庭漫步,放松身心。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有着欧洲园艺独特的恢弘而温暖人心的气质。

这是2019年4月6日拍摄的比利时布鲁塞尔西郊的拜加登城堡。

4月15日,游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西郊的拜加登城堡的温室里参观。

4月19日,游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参观皇家温室。

这是2019年4月19日拍摄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五十周年纪念公园。

水源 山水并生共存

大自然中生命和水是密不可分的,在各国园林设计中,水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是小河,有的是池塘,有的是喷泉,水的形式不同,但都在整体效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019年4月17日,在意大利蒂沃利,人们在埃斯特庄园中游览。

这是2019年4月18日在德国波茨坦拍摄的无忧宫前的花园。

2019年4月14日,游客在意大利奇斯泰尔纳的宁法花园内游览。

2014年8月16日,在英国伦敦,人们在海德公园内的湖里泛舟。

动物 美景引得“凤凰”来

如此精心雕琢的美景再加上奇珍异兽就更增添了生态的平衡感。一些出现在园林中的小动物也给了园林别样的欢乐气氛。比如,英国伦敦的里士满公园,占地2500英亩,拥有超过六百只马鹿和黇鹿。小动物成了这里不折不扣的主角。

2016年12月24日,在英国伦敦里士满公园,两只鹿在顶角。

3月21日,一只松鼠趴在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花园的树上。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园林艺术更是这样,即要有大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又要在不同角度都独立成景,就连一草一木都不能马虎,还要考虑季节性问题,想要设计好,着实不易。

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园林和天堂或是仙境联系起来,园林即是人类想象中的乐土,是人类手造的天堂和仙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园林也是人类追求自然、模仿自然的作品,是人类逃离自然之后又怀想自然的产物。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体现着人类社会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回归自然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园林已经成为治疗城市病症的良药。人们在园林里亲近自然,回归山水草木之乐,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期回到自然的原点,道法自然。

看了这么多独具特色的欧洲园林,你最喜欢哪个呢?

责编:王铭俊

来源:欧洲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