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7-22 21:07: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易彬 谢琼)湖南湘阴人郭嵩焘曾经供职南书房、巡抚广东,直到晚年作为钦差大臣出使英法,仕途三起三落。仕途不顺究竟是郭嵩焘缺少为官智慧,还是晚清时局本无可挽回?7月20日,思贤讲坛第七期在长沙图书馆开讲,中南大学教授孟泽以《三起三落——晚清时运与郭嵩焘的官运》为题,对郭嵩焘的性格经历进行深入剖析。
“郭嵩焘并不是不想做官,他觉得要做官就要做事,不能做事就不能做官。”孟泽认为,郭嵩焘三起三落,原因主要有三点。无功利性心,过于“清澈”是第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郭嵩焘毕生认真做事,认真到缺乏幽默感,认真到左宗棠骂他迂琐,认真到他自己不能自持。过于“认真”,不能接受忍辱。再次,郭嵩焘的理想与他所面对的现实是相冲突的,郭嵩焘以生命为本、以苍生为本,这是中国士大夫最高信仰,这是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存在冲突的地方。如他第三次辞官。当时郭嵩焘和洋人打了很多交道,对于洋务有自己的看法。而他的很多同僚还受困于闭关锁国的意识,将出使外国视为天朝上国的奇耻大辱,强调势不两立、玉碎瓦全。郭嵩焘就为此与副手闹翻了。副手向朝廷列举了郭嵩焘的十大罪状,包括巴西国王访问英国时郭嵩焘起立会见国王、听音乐会时学洋人看节目单等。
孟泽说:“郭嵩焘的清澈、认真、理想主义,是晚清士大夫稀缺的品质。如果我们多一份清澈,多一分认真,多一分理想主义,我们就会多一分光明而不是灰暗,多一分开朗而不是幽闭,多一分宽阔而不是狭隘。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国家来说同样是这样。”
责编:姚茜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