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交“公粮”的日子,那种画面再也见不到了!

常德融媒   常德融媒   2019-08-24 19:58:55

编者按

勤劳质朴的常德人,在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历来就有一种顾全大局的度量。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上升到战略高度,交公粮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农民的责任与自觉行动。每当丰收的季节,我市各个粮站都会上演一幕幕农民排队验收、过磅入库、喜交粮食的情景剧。一张张溢满汗水的笑脸和一筐筐印证劳动的稻谷,形成生动映照。仅1984年,常德给国家交售粮食12.85亿公斤,并涌现出一批积极交售“爱国粮”的万斤大户……

2006年1月1日后,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交公粮成为历史。

翻阅旧照,百感交集。那些年,农民节衣缩食,担当奉献,为保障大国仓禀实、社稷民心安作出了巨大贡献。

交售“爱国粮”,是昨日农民的骄傲。取消农业税,更是今日公民的自豪。

文/郑彦

1972年,安乡农民肩挑稻谷到粮站交“爱国粮”。

1979年,农民挑公粮入库的场景。

运粮方式

拖拉机运粮的场景。

当年,水路运输较方便,公社大队会用船边收边运,来征收公粮。

交粮场景

1979年,安乡县农村粮站收粮装袋的场景。

1975年,农民交粮的场景。

1979年,安乡县安福粮站杨树潭粮店仓库前公粮过磅。

1997年,武陵区芦荻山乡粮站收公粮。赵有强 摄

粮食工作者

1975年,公社粮站的粮食征收员。

上世纪70年代,技术员检测仓库储粮情况。

为方便农民交售爱国粮,一些地方设立了便餐点。

粮仓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农业年年丰收,安乡县国有粮站、农村公社生产大队储粮仓容不足。为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精神,安乡县学习黑龙江省“土圆仓”经验,重点建造“土圆仓”。至1973年,全县共建土圆仓240栋,容量770吨,其中草泥结构45栋,仓容97.5吨。由于安乡县地势低,水位高,土圆仓难抗潮湿,1975年后逐渐被淘汏。

1972年,安乡县安障公社毛耳渡粮店修建的土圆仓。

现代化

如今,粮食存储技术已向自动化、精细化发展。李龙 摄

2019年8月,德山中储粮储备库现代化粮仓。李龙 摄


常德市粮食购销政策演变

1949年

征收公粮“粮多多出,粮少少出”

1950年至1952年

基本处于自由购销阶段

1953年至1984年

实行统购统销

1985年至1989年

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1990年至1992年

将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

并实行粮食经营“双轨制”

1993年

国家定购改为合同收购

1994年至2002年

恢复粮食定购

2002年后

粮食收购进入市场化

粮食价格随行就市

2004年至今

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


现代化粮仓。中储粮 供图


交公粮的往事

我1969年进入安乡县粮食部门,曾在多个基层粮站当保管员,参与过一年一度的夏粮入库工作。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实行向农户计划征购粮食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根据国家下达的征购任务,立秋过后,生产队“双抢”基本结束,是农民准备交公粮的时候了。

为保证粮食入库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们粮站、粮库都提前做好部署:将粮库空仓消毒,添置各种水分杂质检测仪器,备好风车、溜筛、抢板、匀耙、油布、磅秤等晒粮整粮工具;为交粮农民设便民服务台,预备免费防暑药品、凉茶。

天还没亮,各生产队交粮队伍就到粮站门前排起了长队。有用独轮鸡公车、人力板车、拖拉机运粮的,有用小木船走水路将粮运到粮站码头,再用箩筐挑来的。粮站检验员先在箩筐里看一下,或打开装粮袋子看一下,然后用一根专用铁管戳进里面取样,再用检测仪器看是否合格。如果谷子杂质多或水分超标了,就会要求倒在晒场上进行翻晒,用风车、溜筛除去杂质。合格的粮食由检验员盖上“中粮”石灰印标志,司磅员称量记码,再脚踩10多米高的木跳板,将一箩筐、一袋袋稻谷挑扛到仓库倒出……每年公粮上交结束后,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大队会计统一凭入库的记数码单,到粮站结账。

在没有农业机械耕种的年代,农民种田非常不易;为保障粮食计划供应,征好粮管好粮的粮食工作者也不易。现在粮食体制经过了几轮改革,像老照片里那样热闹的征粮场面再也不可能重现了。

文/罗成武


(图片除标注外,均由罗成武提供)


来源

常德日报 常德融媒

...  The End  ...

责编:周梦菡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