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东坡书院,一座可以“触摸”的书院

  建日筑闻   2019-09-30 11:15:48

© 路径建筑摄影

横看成岭 ©九里建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眉山,紧邻省会成都,车程约1小时,有半小时高铁直达,交通便利。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可追朔至1500年前,在唐宋年间尤为兴盛。

侧成峰 ©九里建筑

南立面 ©九里建筑

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史载,两宋300年间,眉山得进士者近千人,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更为眉山才子典范,宋仁宗曾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眉山)”。

区位图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眉州的父老乡亲们对苏氏父子的喜爱埋在了骨子里。尤其是对苏轼,乡亲们实在词穷了,就干脆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俨然已经把他当作自己家乡的不二代言人。

© 路径建筑摄影

万科,将东坡书院选址于眉山岷江畔。致敬这位伟大的文人,表达对眉山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

© 路径建筑摄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东坡《题西林壁》

一位诗人说过:“诗是开创形式的灵魂”。书院并未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而是受到诗的启发,以简练奔放折跃的屋面表达出建筑的性格和空间张力,如同苏轼不拘一格的豪迈个性。延绵起伏的屋顶呼应峨眉山起伏的山势,借湖光水影,水陆交替,静卧湖边。

主入口 ©九里建筑

入口 ©九里建筑

内庭院 ©九里建筑

建筑连续的坡屋面有效地营造了连续的外廊空间,成为访客提供静坐品茗、凭栏眺望的场所,也是建筑与环境过渡、融合、室内外情景交替的空间。

内庭院 ©九里建筑

空中连廊 ©形在建筑空间摄影

联创阅读空间二楼景窗 @九里建筑

屋顶三大片天窗为室内的博物陈和阅读提供了良好垂直自然光线,与屋檐下四方落地的连续玻璃面一起,创造了一个通透、自由而连续的空间,让视线可以肆意穿越,建筑也由此 “浮”于水面。

阳光从天窗洒入联创阅读空间 @九里建筑

共同打造的联创阅读空间 ©邬超

“浮”于水面 ©九里建筑

我们希望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停留于视觉,对建筑亦是如此。一座能通过手来“阅读”,因“触摸”而感知的建筑应该是有温度的。

内庭院 ©九里建筑

内庭院 ©九里建筑

于是,书院的屋顶便延伸到了地面,路过的人可随时触碰和抚摸屋面墨色的瓦,用触觉感知墨色的质感和温度,触发内心深处“瓦”的记忆。

二层连廊望向内庭园 ©邬超

庭园小景 ©邬超

由于借鉴了传统木结构的建构体系,整体采用钢结构体系,使得近人尺度的竖向支撑体系得以采用钢、木两种材料混合运用,木质的温润与钢、玻璃的凉意形成的反差,加强了人的存在意识。

建筑架构爆炸图

烟雨外廊 ©邬超

踩着木质外廊,伴随咿呀作响的脚步声,人可行至石阶边,拾级而下,水面近在眼前,叠水之声与湖面漫起水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水墨画卷。

烟雨外廊 ©邬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东坡《前赤壁赋》

正如中国哲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所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我们希望到这里的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能通过身体的全面感知,能将自己融入这熟悉的东方水墨场景。书院的存在,也在眉山这片土地上,因为构建了与人的一种新的交流关系而变得更美。

南立面 ©九里建筑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节点大样

模型照片

模型照片

模型照片

项目信息

建筑师: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地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滨江东路侧

用地面积:12000㎡

建筑面积:2760㎡

项目年份:2019

主创建筑师:詹涛

结构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所

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电所

室内设计团队:广州燕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XAA建筑事务所CG工作室

摄影师:九里建筑、邬超、路径建筑摄影、形在建筑空间摄影

编辑:韩爽,莫因同

责编:王铭俊

来源: 建日筑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