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亮出1年成绩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11-08 02:23:00


今天召开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二届联席会议,亮出了一体化1年来的成绩单。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以来,长株潭三市再次将一体化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责任和担当,牵头推进各项合作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秘书处首届秘书长,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夏文斌介绍,1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主要呈现了4大亮点。

1、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驶入快车道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敢于担当,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开创了合作机制、会议制度、行动计划等合作新模式,“一盘棋”思考,“一张图”作战,成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历程上的标志性事件。

长株潭三市市委书记轮值担任联席会议会长,三市市长、常务副市长、相关分管副市长和发改、交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三市共组秘书处统筹协调日常工作,高位引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从“各搞各的”到“抱团发展”,一年时间内,一项项长株潭20件合作事项稳步推进,项目推进速度堪称空前。

2、长株潭城市群交通一体化拉近空间距离

家毫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一体化,交通要先行。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上,交通被列为重点课题,并分解为“三干”、“两轨”、城际公交等多个任务分别推进。一年来,长株潭交通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速,激活城市群发展新的活力。长沙坪塘到湘潭经开区的长潭公交1号线开通,并与长沙938路公交线路无缝接驳,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扫码进站即可坐上列车畅游三地,日常开行对数增长50%,发车间隔和在途时间同步缩短,长株潭城际铁路“公交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今年1月至9月,长株潭城铁日均发送旅客达2.22万人次。目前,长株潭三市城区内城轨站均实现了公交线路接驳,接驳率提前达到100%。如今,洞株路、潭州大道、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全部提前开工,为构建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按下加速键。

3、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群众获得感

覆盖更广、合作更深,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向深层次迈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加速完成,不断增强三地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三市市民从心理上成了“一家人”。三市实现社保卡省内跨地区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员,可凭社会保障卡办理异地就医住院登记与即时结算手续。长株潭三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80个公共文化场馆向市民免费开放;长沙财经学校、株洲工业学校等11个基地成为首批长株潭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积极承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选手集训任务;取消6个景点门票,降低3个景点门票或服务价格,发布51个首道门票免费景区名单,推出3条精品旅游线路,三市群众休闲、旅游不用再去远方。

4、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彰显生态文明样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如今,长株潭三市已实现水污染联防联治、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市共铺排12个水污染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并实现了水质监测数据共享、突发状况联动处理、交叉督促检查。三市统一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共享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及监测信息,建立全省统一的空气质量发布平台和长株潭地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等。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长株潭绿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绿心。


按照联席会议制度,秘书处第二届秘书长将由株洲市发改委主任担任。株洲市发改委主任向平表示,将认真学习长沙老大哥的好经验、好做法,从3个方面当好值、履好责。

落实落细各项行动计划。 推进三市每个年度确定的行动计划,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刚才发布的《2019-2020年行动计划》,概况起来就是3032,即30项重点工作任务、3项重要工作机制、2项重大工作政策。我们将紧紧盯住这个“3032”,特别是规划融合、交通共建、产业协同、民生共享、环境共治等方面的30项具体任务,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配合各项任务牵头单位,一项一项地抓推进,一件一件地抓落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秘书处的联络协同作用。

用活用好各种工作机制。 首届联席会议上,三市签署了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在这次联席会上,三市又联合签署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工作调度办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下一步,我们将更加聚焦具体事项的调度、督查,更加注重推进情况的通报、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倒逼工作落地见效。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按照议事规则,在此次联席会议之后,组织召开好市长层面联席会、常务副市长碰头会、发改委主任会商会等不同层级的会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这次联席会议就建立理论研究机制进行了明确,着手成立长株潭城市群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决策咨询、项目论证等活动。同时,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举办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论坛。

高质高效做好沟通协调。 信息共享上,定期编印简报,及时通报行动计划推进、问题交办办理、跨区域项目设施等情况。对外宣传上,通过新闻发布会、宣传推介会、高端论坛、项目合作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声,扩大影响力。综合协调上,三市发改委作为三市市直部门的牵头单位,既要做好本市牵头事项责任单位的联络协调,又要做好三市发改委之间的密切沟通。我们将紧紧依靠两个发改委,特别是在长沙老大哥的支持下,精诚合作,确保志同道合、步调一致。



【相关新闻】

回首一年征程,递交满意答卷

——写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二届联席会议召开之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金慧

2018年10月20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努力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长江中游乃至全国城市群发展的璀璨明珠”。

时隔一年,2019年11月10日,第二届联席会议在株洲召开,杜家毫再次作出重要批示:“长株潭三市紧密合作,在规划、交通、产业、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开创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省委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要进一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共同推动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更好造福三市人民,促进全省发展。”

回首一年融城之路,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秘书处首届秘书长、长沙市发改委主任夏文斌现场作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8-2019年)》合作实事评估报告。

记者从该报告获悉,首届联席会议明确的20项合作实事,其中13项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另外7项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结转至下一年度继续推进。可谓是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路畅行,迈入半小时生活圈

融城之程,交通先行,经过一年发展,备受关注的“三干两轨四连线”取得快速发展,通过交通和物流的带动,有效促进三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让三市市民迈入了半小时生活圈,加速了城市群发展步伐。

具体而言,“三干”项目分别于7月20日、7月23日取得实质性开工建设,预计 2020年底完成项目建设。

“两轨”顺利推进,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有限责任公司于7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项目已于9月26日提前开工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升级改造实现“公交化”运营项目任务年底可基本完成。

“四连线”中,潇湘大道-滨江路连接线项目按既定工期加快建设中,将在2019年底实现通车运行。新韶山路-昭山大道连接线、昭云大道-云峰大道连接线、红旗路南延线的绿心准入已获省发改委审批,项目建议书正在申请立项。湘潭大道-铜霞路连线正进行前期工作论证。

同时,城际公交建设方面,长沙、湘潭两市共同开通运营长潭公交一号公交线路,实现无缝接驳;长沙、湘潭两市共同协商规划了一条从湘潭中心站、经潇湘大道至大王山旅游区的公交线路。目前三市城区内城轨站均实现了公交线路接驳,接驳率已达到100%。

共享服务,缤纷礼包已开放领取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更体现在城市之间基础服务的共建共享。首届联席会议以来,三市不断释放服务红利,派发缤纷礼包,如今,在旅游资源、公共服务、公交出行等方面,三市居民已经实现了互利共享。

“潇湘一卡通”发布后,长株潭三城市民实现了持一卡通在三市乘坐公共交通享受当地市民优惠待遇。

长株潭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清单发布后,三市市民可共享展示展览、艺术培训、全民阅读、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并提供图书借阅、场地借用等服务。

51个长株潭第一批首道门票免费景区名单发布了,一并推出了“长株潭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长株潭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长株潭研学绿心精品线路”等,让三市市民往来更加紧密了。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第三城”示范城市正快速发展,截至10月22日,长沙市和包支付十大应用场景累计支付金额达到5.12亿元,实现使用和包支付 纳党费、团费、工会费、水电气费等,其中党费、工会费缴纳、津贴发放方面支付情况良好,基本实现财政单位全覆盖。

普惠民生,市民更具幸福感

一年来,长株潭三市从核心增长极发展的难点、堵点着手,从群众最需要、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着手,纵深推进,合力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在医疗方面,长株潭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并建设长株潭血液中心采供血平台。目前,三市均已完成各自血液中心与长株潭血液中心采供血平台的对接工作。

在教育方面,三城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长郡株洲云龙实验学校已基本完成主体封顶,进入了装修施工阶段;湘潭九华富力雅礼中学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按原计划在2020年秋季实现开学招生。不仅如此,对长株潭三市现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和待建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了摸底,遴选出了株洲工业学校的服装、长沙财经学校的烹饪、湖南吉利汽车职院的汽修等11个基地作为首批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在其它如水污染联防联治方面,实现每月水质监测数据共享,推进建立突发状况联动处理机制,实行交叉督促检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了每月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共享,统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处理机制,实行交叉督促检查。

一件件惠民举措,诠释着省市领导的为民情怀;一桩桩民生实事,展现了三市共谋发展的担当与责任。未来城市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和发展所需,长株潭三市将朝着共同的目标与方向,更坚定,再出发!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

合力向着幸福的未来加速

幸福的美好未来,人民的共同期盼。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合力在凝聚,推进在加速。去年10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以来,融城的红利在交通、产业、环境、民生等方面显现,市民享受的发展成果越来越多。

路网越来越密集

每周四,是株洲妹子陈筱芸到长沙总公司交材料的日子。她乘坐C7806次城际列车,8:51从城铁田心东站出发,9:21到达长沙站,只花了32分钟。

上个月,她和湘潭闺蜜相约自驾一日游。上午打卡长沙网红饮品店,下午赶回株洲吃饭,顺便在神农湖溜溜娃,晚上去湘潭夜宵店里吃烧烤。出行的便捷,时间成本的降低,都是她们“说走就走”的底气。

陈筱芸还是微博达人,每当有洞株路的建设进展消息,她总要点进去阅读。她说,洞株路预计于2020年底通车,通行时间预计由原来的45分钟减少至28分钟。

首届联席会议决定实施“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洞株路快速化改造被列为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的重点骨干工程。项目改造完成后,车辆经云龙大道、洞株路,可通过长沙环保大道、红旗路,与湘府路、绕城高速、红旗路、万家丽路等快速对接,长株骨干路网进一步融合。

规划图纸上,长株潭三地路网进一步连接的脉络愈发清晰:云峰大道西段与湘潭昭云东路对接、华强路北延与长沙黄花机场联络线对接、田心大道北延与长沙黄兴大道对接,这些省级层面规划的路网项目,都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这些“快车道”开通后,市民的生活愈发紧密。

产业越来越互补

沿云龙示范区云龙大道往北,几栋白色建筑物十分打眼,这里就是湖南(株洲)数据中心。该中心将引入内部5G核心网、云计算资源池等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形成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大数据存储、云计算及大数据生态百亿级产业链,让未来5G网络的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处于毗邻长沙南部片区、湘潭东北部的三地中心地带,是株洲北联融城战略的先锋。随着长株潭融城“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的推进和完工,人才、项目、资金等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朝处于三地“几何中心”的云龙汇集。

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激活的是株洲整个产业,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主导的“3+5+2”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

三市产业发展的协同协作,提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工业品相互采购、新产品示范运营三个清单;加大三市工业品、两型产品相互采购、新产品示范运营力度,每年共同举办一次企业家年会;根据三市各自产业发展优势,共同举办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等产业领域会展活动;共同打造三市同享长株潭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既融合又错位、既竞争又合作、既互补又互助的产业生态链。

越来越多的企业,瞅准长株潭一体化的机遇,认定株洲的比较优势,纷纷来株落户。今年以来,株洲·中国动力谷已新签约引进158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268.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5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1至6月,全市三大动力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38.2%。

环境越来越清爽

石峰区九郎山下大冲村,秋瑾故居旁,130亩花海盛开绽放,游客尽情感受美丽乡村的无限魅力。10月以来,前来休闲观光的人流量明显增加,片区日游客量达上万人次。

为保护长株潭生态绿心,三市联合推出了绿心地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联合执法三个机制,并统一绿心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今年,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公益林的生态补偿标准统一达到每亩每年60元,每年在上年基础上增加10元,到2023年,实现每亩100元。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污染联防联治,成效明显。数据显示,我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13年的214天,变成2018年的282天;湘江株洲段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Ⅱ类准,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

办事越来越畅快

“湘潭人,工作在长沙,娶了株洲媳妇,做了株洲女婿。”80后王瑞笑道,自己一家就是长株潭一体化最直观的见证者。

去年底,王瑞的岳父突发脑淤血,病情恶化被紧急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王瑞拿着岳父的株洲医保卡,直接在湘雅二医院结算,“少了繁琐的手续,真正的为民便民”。

今年7月,株洲工业学校的服装、长沙财经学校的烹饪、湘潭技师学院的机械加工等11个首批长株潭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正式确定,不仅实现了信息技术校校、校企共享,还可同时满足三市职业院校实践教学需求。

“民生共享”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是春”。

去年10月,株洲公交卡“交通一卡通”在长株潭大范围内互联互通,今年三地实现全部互联互通并可在全国200余个城市一卡通用。

今年4月,三市8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株洲28个场馆在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并提供图书借阅,场地预约等各项文化服务。

……

越来越多的民生共享,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责编:李永亮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