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看|零下30℃东北人还吃冰棍,这是为什么?

  澎湃新闻   2019-12-21 18:37:52

东北人喜欢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

吃 冰 棍

小编很困惑

三九天里吃冰棍

是一种御寒方式吗?

“以毒攻毒”?

对此

小编特意去微博问了一圈

为什么东北人喜欢在冬天吃冰棍?

今日话题

看看他们怎么说

网友:“冬天吃冰棍,冰得牙都会打颤,冷得从心里哆嗦一下……那份冷到心窝的感觉,让人有种无法形容的迷恋。”

@郑豪杰666:暖屋热炕头滴,就想整点凉快的吃,还有冻梨冻柿子。一种生活方式吧,毕竟冻货卖的居多。

@Citius-Altius-Fortius:因为暖和。和气温相比,冰棍算热饮。

@琥珀多寐丸:大概是喜欢舔铁栏杆又怕被粘住,找个替代品。

@是段段啊:可能也许大概是想达到内外平衡,中医讲内外平衡。

@小小丫守护琑儿:1.因为家里太暖和;2.外面的气温比冰棍还冷,吃起来不冰牙。

其实,东北人喜欢吃冰棍还有以下原因:

1

气候

东北人民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黑山白水之间,冬季气候十分寒冷,气温常在零下30℃以下,一年中有近二分之一的时间冰雪覆盖大地,防寒是东北居民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东北人天生就在这种环境下出生长大。东北人说:“我们不怕冷,没有吐气成雾须发结霜的日子,人生是多么寂寞。”

2

性格

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族等游牧民族生活在东北地区,游牧生活要求他们有强健的体魄和适应严酷生活环境的能力,所以也养成了豪迈和不拘一格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影响着现代东北人。东北人在外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粗线条,“光着膀子撸烤串,吃肉论斤不论块,踩着箱套喝啤酒,铁子情谊更长久”。冬天吃冰棍就一个字:爽!

3

饮食传统

早在辽代,契丹民族就形成了吃冻梨、冻杮子的习俗。

北宋庞元英“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行三。时方穷腊,坐上有北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冰皆外结,己而敲去,梨己融释。自尔凡所携柑桔之类,皆用此法,味即如故也。”可见,东北地区人民喜欢吃冷冻食品的典型食俗是由来已久。

除了爱吃冰棍,东北人的冬天还喜欢做什么?

丰富多彩

囤大白菜,500斤起步

暖气烤一切

暖气养猫

玩雪~

雪珍贵,猪肉更贵(图/于世哲)

颜值超高的雪人(图/刘爽)

浓浓的东北特色(图/水印)

业余时间,东北人还利用手边资源,做起了小生意——

雪地代写,南方小伙伴抢着订

网友效仿,在线接活

超值了

没有一片雪花是免费的

不禁困惑,南方小伙伴的钱真这么好赚吗?

南方人选择回击

代穿短袖,收费更高

一言不合拿出大蟑螂

在这场南北掰头中,小编看不出输赢,毕竟,南北方人的相爱相杀,从来没有尽头。

东北人说

现在的东北已经不冷了

暖冬、御寒技术的进步

让冬天更加温暖

小时候手脚冻裂是常事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

没有寒冷带来的伤痛了

硬币大小的雪花在夜里飘落

大雪掩盖了灰尘

吸收了杂音

零下20℃的清晨

白茫茫一片

空气清冽

神清气爽

大概

冬天里的冰棍、冻梨

已然刻在东北人的记忆里

不吃不行

不吃,不够痛快。

监制:叶海英

原标题:《零下30℃东北人还吃冰棍,这是为什么?》

责编:杨兴东

来源:澎湃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