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鸟道”的守护者

  新华社   2019-12-02 16:39:36

(11月13日,一群候鸟在洞庭湖畔嬉戏。陈思汗 摄

中国的洞庭湖与欧洲的卢森堡面积相当,但多年以前,白鹤、黑鹳等迁徙的候鸟却难以在偌大的洞庭湖畔驻足停歇。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素有“长江之肾”的美誉,是全球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这里的湿地“水涨成湖、水落为洲”,成为候鸟南迁北去必经的“千年鸟道”。

“20世纪70年代,为了发展造纸、木材等产业,当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仅在西洞庭湖保护区的核心区,种植面积就有5万余亩。”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何木盈说,以前密密麻麻种满的欧美黑杨,一眼望不到边。白天鹅等鸟类降落需要像飞机一样,滑翔很长一段距离,根本没法落脚。

(11月13日,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门口,西洞庭湖水质情况被实时监测公示。陈思汗 摄

大规模种植加速了湿地的旱化,土壤结构逐渐被改变,“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候鸟着陆遇到阻碍,西洞庭湖里鱼类的产卵、洄游也遭到破坏,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梅碧球见证着欧美黑杨从种植到生长,再被砍下的过程,也十分清楚其对湿地的破坏影响。

“周围还有七八个芦苇厂,五六万亩芦苇被大量砍伐用于造纸,湖里还遍布着三十多艘采砂船,十多个捕鱼捕虾的‘地笼王’,西洞庭湖千疮百孔,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梅碧球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梅碧球说,洞庭湖养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民,但以消耗自然环境发展生产的模式不可持续。

(这是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边湖监测站。陈思汗摄

为了恢复生态,保护鸟类迁徙环境,西洞庭湖保护区自2017年起清理杨树已超10万亩,并将在2020年清理完毕,周围直排污染的造纸厂、养猪场等也全部关闭。至于造纸厂关闭后芦苇的出路,相关部门正在想办法解决。

为促进长江生态修复,包括洞庭湖在内,中国将自2020年1月1日起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10年禁捕。

“以前一网下湖,最大的鱼有三四十斤,而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一般只有五六斤。”杨字明今年50多岁,祖祖辈辈依湖而居,靠打鱼为生。他说,小时候,西洞庭湖渔业资源丰富,有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每到夏秋季节,成群结队的候鸟来到这里觅食、栖息、繁育后代。而随着环境破坏问题和人工捕捞情况的增多,短短二三十年间,这些景象很难看见了。

自从今年1月上岸后,杨字明加入了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这个有300多人的民间环保组织,成员大多是当地渔民。50多岁的会长刘克欢说,他们不仅带头放弃捕鱼,还自发驾船到湖中去捡拾垃圾,守护候鸟。

(这是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思汗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在保护区开展研究工作已10年,研究人员张晓波说,清理黑杨、禁止捕捞等,实际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整体环境健康才能保证鸟类有良好的栖息环境。

“根据监测,这些年,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加速生长,白鹤、大小天鹅等一批鸟类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数量增加明显,这些都说明西洞庭湖生态环境在逐渐恢复。”张晓波说。

通过整治,湖里的鱼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栖息。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来西洞庭湖越冬的候鸟已达3万多只,其中黑鹳数量达78只。

“鱼和鸟逐渐多起来,落霞与孤鹜齐飞景象再现,许多渔民、村民自发加入保护协会,投身公益活动。”何木盈说,未来,保护区将逐步发展“观鸟经济”推动生态旅游,推进当地渔民深度转型。(记者 潘强 蔡潇潇 阮周围)

责编:潘文秀

来源:新华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