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9-12-30 11:20:11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晓玲 石慧娴
“十三五”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交通环境的变化尤其令人瞩目:常吉高速公路贯通穿城而过,319国道平坦靓丽,县内公路凸现网络雏形,村级公路延伸到土家苗寨,沅江河道运输畅通便捷,九州通衢。
12月25日,该县洗溪镇洞底坪“渡改桥”的施工现场此时正忙得热火朝天,工人们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架通洞底坪村南北。这条总长190米,全宽8米的渡改桥不仅能够解决洞底坪交通闭塞的问题,更是助推该村脱贫摘帽的关键。
近年来,泸溪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办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织密城乡运输网络,打造“农村四好路”,劲推精准脱贫攻坚,道路运输通车系数持续提升,群众出行环境日异月新,一条条通往山村的公路成为致富脱贫奔小康大通衢。
织密骨干路网,打通“城乡大动脉”
“咱们这儿的路现在修的可好哩!往年从咱们这儿坐车要两小时多才能到县城,现在只要一个小时哩!这可方便多啦!”说到刚刚新修好的路,住在合水镇祖坟山的李自军又激动又欢喜,由于年久失修,之前的公路路面狭窄且坑坑洼洼,坐起车来“颠簸”个不停,现在新修的路面平整又宽阔,出行更为方便和安全,不少乡民纷纷叫好。
近年来,该县县域内的“城乡脉络”已悄然发生了改变,路网联通性大大提升,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构建。泸溪县一直将路网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强力推进,仅仅年内就启动投资1.395亿元,完成农村通组水泥路项目建设405公里,“城乡脉络”愈发畅通。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该县不断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泸溪扶贫脱贫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2019年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515亿元,扎实推进了能浦干线公路、洗溪镇屋场坪渡改桥工程、安保工程、危桥改造、站场建设、交通厕所、生态旅游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泸溪县骨干路网建设也捷报频传:小章至利略至吉首双塘,达岚至石榴坪至吕家坪,洗溪至古丈河蓬,G319洗溪至吉首二级公路改造工程正在积极筹备前期,兴隆场至凤凰木江坪旅游二级公路泸溪段已经完成征拆并举行开工典礼,其余非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项目也正在进行线路规划设计。
随着重点道路的建成通车,泸溪不仅打通了以县内二级公路大环线为枢纽的路网主动脉,建成了以县内兴隆场片区、洗溪片区、合水片区与武溪、浦市核心城镇相连的高等级路网,更解决了向吉首、凤凰、怀化、古丈等地区发展的高等级公路联通,初步形成了“一环两轴三通四连”快速骨干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了道路运输的集聚力和承载力。
2020年,泸溪将持续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比上年增长20%,大力推进泸能滩—浦市干线公路项目、洗溪镇屋场坪桥(续建)、辛女溪公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安保工程、交通厕所建设、干线公路边坡处置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可望投资3.58亿元,大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织密骨干路网,大通“城乡大脉络”,厚植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建“四好农村路”,铺就幸福小康道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展示着泸溪交通强劲枢纽的建成,如织如密的车辆在纵横的脉络上疾驰,格外的朝气蓬勃。
“十三五”以来,泸溪县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抓措施,强管理,累计投资6.1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208公里,加速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硬化路,组组实现通达(其中25户100人自然寨通硬化路)”,基本建成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县乡道骨干路网、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产业支撑路网、方便群众出行的村道硬化路网。截至2019年,全县共建成乡镇客运站15个、农村招呼站177个,全县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提升至100%,班线客车243台全部装载GPS或北斗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和调度智能化,绝大部分农民群众都能“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以前的乡道路面太窄了,弯道又多,会车是个大问题,装货的大车进进出出费时又费力,运输成本也跟着上涨了哩!”兴隆场镇的农户杨顺兴谈起以往的交通路况甚是无奈,该镇近万亩的玻璃椒是远近驰名的特色品牌,可这崎岖不平的山路对农产品的销售而言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为彻底打通农村公路的通行“瓶颈”,从2016年起,该县就启动了对农村公路的“窄加宽”改造工程,分批将现有通村公路中路面在3.5米宽的路段拓宽至4.5米以上。今年,该县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改造40余公里,沿线6个乡镇20个村的1.5万贫困群众受益。
目前该县农村公路建设县道276公里,乡道270公里,村道1583公里,同时为岩门古堡寨、浦市古城区等景点修建了多条通景公路,全县的通车总里程达3685公里。该县还狠抓公路日常养护和抢险保通工作,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成效,年内共投入公路养护资金108余万元,处置公路病害5000平方,修砌挡土墙20处,清理水沟1800延米,有力保障了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通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协同发展,为县域内广大群众铺就了一条条致富小康路、幸福路。
“交通+旅游+扶贫”,决胜脱贫摘帽添动力
沅水河畔的绿色行道上,树木整齐挺立犹如冬日卫士,暖阳绽放笑脸,行走在这宽阔平整的大道上,令人心情愉快又惬意。
沅水绿色旅游公路作为泸溪县旅游公路环线的组成部分,起点与吉首至武溪段游步道衔接,终点与043县道浦市古镇段相连,这段由彩色橡胶沥青混凝土铺就的绿色生态公路总投资13.1592亿元,作为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路,构建成为了县域景区内特有的慢行系统,被誉为“湖南旅游第一路”,它不仅是一条弘扬泸溪悠久历史文化、深挖沅水旅游潜力、丰富全县旅游资源的特色路,更是一条助推摘帽脱贫的致富小康路。
近年来,泸溪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一核两带三圈”发展构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做靓做精做广景观带和风景带,并把“交通+旅游+扶贫”深度融合,围绕农村“旅游路” “产业路”,投资 7亿多元,实施和推进农村公路“窄加宽”140余公里,重要县乡道建设18公里以及武溪镇天桥山、岩门古堡等70公里的旅游通景公路建设,为沿线6个乡镇十余个贫困村的数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旅游扶贫脱贫增添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洗溪镇能滩村的杨元生,一家5口也受益于“交通+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他跟爱人一起在家栽种椪柑,种植的椪柑皮薄肉厚,甜酸爽口,当地农户收成好的年头常有60万斤左右。说起近年来的变化,杨元生不住赞叹:“这边的旅游路越修越美,景点越做越靓,游客越来越多,当地的经济也愈发的好了,咱们老百姓也跟着县里的好政策,做好做大特色农产品,大家一起富起来!”
依托“一环两轴三通四连”快速骨干交通网络和碧水山林两大优势资源,泸溪县精品线路村高达15个,并新增4个村进入“神秘苗乡”线路。浦市古镇、天桥山等景区、马王溪、都歧村等乡村游精彩纷呈,旅游经济一路攀升,截至目前,全县接游客待2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有1.1万人通过旅游扶贫甩掉脱贫帽子。
责编:徐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