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 品古建丨尽远古村:一村风雨,明清风骨仍在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18 17:23:09

五溪大地,古村落如珍珠般,散落在山野大地。

在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的北部山里,有一座名叫“尽远”的古村落,它写意着浓浓的明清风情,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守望。

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读故事 品古建》走进尽远古村,探寻村里的人和事,寻找融入岁月里的乡土风情。

荩草的源头 尽远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重要首领陈友谅的族人陈启济,为远离朱元璋的迫害,举家从祖居地江西搬迁。

一家人一路风餐露宿,走走停停,大约走了三个半月,来到了现在的怀化走马田、团山一带。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芦苇,山下还有一条小溪,溪边长了很多荩草,溪水潺潺,荩草悠悠,环境优美。再沿着小溪往上游走到一个叫岩石城的地方,就没有再长荩草了,仿佛这岩石城就是荩草的源头。一家人就住在了这个地方,陈启济还给这个地方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荩源”,意喻:“荩草的源头”。陈启济开辟田地,伐木造房,妻子织布做饭,在这里养育儿孙。

历经岁月,村落的建筑历经风霜改变, “荩源”两字也演变为“尽远” ,然而,明清时期的风骨仍在,那些飘散在风里的记忆仍在。

现在尽远村28号,遗存一幢木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物不用一钉一铆,虽然经过了近百年风雨洗礼,仍可以看出它那磅礴的气势,这就是古村的第一座新式学校——行义学校。

整幢建筑分上下两层,宽10米,长32米,一层为学生生活和活动用,二楼供教学用。上世纪初,陈氏子孙陈方谁远渡重洋,留学日本,学成归来。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方谁想,只有创办教育,才能振兴中华民族。他毅然弃军从教,在家人的支持下,陈方谁聘请了8名大学生担任教师,以其曾祖陈行义的名字开办行义学校。

行义学校由陈方谁担任校长,学校面向周边地区开放,不分地域、不管姓氏、不论贫富,凡适龄孩子愿意读书,都可以免费就读。学校开设国文、算术、常识、图画、唱歌、体育等课程,周六举行讲故事、猜谜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等活动。每学期期末,学校奖励前三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每人银圆两元(当时一元银圆可以买300斤稻谷)。

从此,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读书了,古村后代子孙人才辈出。

明清时期湘西南乡土建筑 代表

尽远村古建筑保存尚好,尚存明末清初具有欧式风格建筑2处,百年古宅大院4处,保存完好的民居有30余栋,占地面积6000余平米,其中古八字门非常具有特色且保存完好。

村落自里至外石板漫铺,村内有荷塘多口。遗留下来的石刻基柱、大小石缸、扇形台阶及明清家具随处可见。整个村落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型制规整,做工考究。古巷道、古井,古建筑的门楣、门柱,墙头上的书画、雕刻,内容风格各异,反映出不同时代风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远远望去有如佛手握珠之状,山野环抱,流水潺潺,青瓦白墙与荷塘交相辉映,山水想依,美丽之极。

该建筑群落民居深具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研究我国明清时期湘西南乡土建筑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怀化日报、新湘评论、红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