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24 12:42:56
湖南省园林城市系列宣传之二:秀美林邑城 山川新意重
——郴州市园林城市建设成果展示
郴州市秉承“生态、节约、精致、靓丽”的建设理念,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区“绿城攻坚”“绿荫行动”“增花添彩”等专项活动,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实惠民生成果,市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截止2019年底,郴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46.64%、42.22%、13.8㎡和80%。

△郴州市鸟瞰
一、公园体系铸就市民幸福家园
《郴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确立了“一圈两环、蓝脉绿网、十山十湖”为主体的大园林生态圈,将城区周围的近郊林地、风景名胜、湖泊、河流、山岗等,形成生态环境完整有机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按照每2000 m一个市级综合性公园,每500 m一个区级公园的要求布局了9个综合公园、4个专类公园、13个带状公园、8个市区公园和42个街旁绿地以及52个1000m2以上的“口袋公园”,实现了“开窗见绿色,出门进游园”。公园建设和管理严格贯彻绿线规划,公园绿地实现绿线落地,全市公园全部对民众免费开放。

△北湖公园
△爱莲湖公园
△苏仙游园
----依托自然山水建设山地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东坡岭、木子岭、樟树岭、卜里坪等30多个城区山头全部改建为公园,建成城区山地公园体系,营造“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人居环境,将绿色烙进城市的底纹。
△山地公园之烈士公园
----尾砂库变身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湘江源头之一的秧溪河曾聚集采矿企业423家、选矿企业245家,是名副其实的“纳污河”。郴州市在秧溪河一侧原尾砂库集中区投资约1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清运和集中处理尾砂80多万立方米并进行覆土绿化,把昔日令人头疼的尾砂库,建成了今日颇具人气的西河沙滩公园,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典范。
△治理前的西河
△西河沙滩公园
----尊重历史建设古樟游园。郴州市城中村三里田村文星湾有一棵树龄约1200年的古樟,原址紧挨农民私房,保护状况不佳。郴州市结合老城区改造,拆房6万余平方米,改造168户,专门修建古樟游园保护文星湾古樟。
△古樟游园
△古樟游园
二、立体绿化装扮城市最靓风景
近年来,郴州市住建、城管、规划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将立体绿化纳入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市城管局、市委党校、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墙面种植的爬山虎已翻越墙头形成绿色垂帘,成为街头一大亮点。同时,城区公交站台、河道硬质驳岸、山体边坡等具备条件的设施场所均种植绿色攀缘植物,随形就势,见缝插绿,丰富绿化层次,拓宽绿色空间。
△办公楼立体绿化
△公交车站立体绿化
△边坡绿化
三、道路节点改造实现“增花添彩”
在市城区道路重要节点实施“增花添彩”工程,推广运用宿根草本花卉,极大提高了绿地观赏性性与参与性。近年来共完成郴州技师学院、郴江路交通岛等14个道路节点改造。
四、“城市绿道”联通城乡青山绿水
《郴州市中心城区绿道专项规划(2012-2030)》确定了中心城区“四横四纵多节点”的绿道网结构,将中心城区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绿道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带动区域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绿道联动,城乡一体。建成以郴州大道、郴永大道为骨架的市域绿道、以城区主次干道为网络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四横五纵多节点”绿道网,打造绿脉涌动的公园之城。同时,以西河天然水系为脉络,串联桂阳、北湖、苏仙、永兴四县区,打造了110公里的西河城际生态绿道,成为郴州城乡统筹示范带、流域治理、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典范。目前,郴州城区主干道自行车道总长21.82公里,市区滨水风光带自行车道122.63公里,绿道建设投资约10亿元。
△郴永大道
----依水而建,亦道亦景。水路拂绿,景随路转,是郴州绿道的一大亮点所在。混行性绿道郴江河风光带如今已是市民必不可少的踏春点。除此之外,郴江河上15座桥梁的亮化整治,王仙湖景观闸坝、爱莲湖水闸等6座水景观闸的建设,使得这条绿道更加多元化、功能化和立体化。
△郴江河风光带
----以文为魄,汗青留痕。郴州的绿道,载着城市的记忆。将绿道与古道结合,不仅是地区间的连通,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西河绿道的桂阳段,利用一段废弃的郴嘉窄轨铁路,建设为自行车道,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历程,在这段绿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河绿道桂阳段
△西河绿道桂阳段
下一步,郴州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精品园林建设为抓手,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努力把郴州建成生态环境好、幸福指数高的宜居宜业宜商的山水园林名城。(陈淦璋)
责编:张云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