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0-09-08 20:22:54
“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除了民间流传的俗语,一首响当当“辣妹子”的歌曲,也意味着湖湘文化与辣椒密不可分。
在湖南人的菜谱中,辣椒炒肉、青椒擂皮蛋等家常菜,更是稳居长沙人饭桌的c位,可谓无辣不成菜。
菜有百味,人贵如一。对于能吃又嗜辣的人来说,湖南的辣椒品种丰富,一直是大众辣椒消费的首选,近日,央视记者探访湖南的辣椒市场,其中长沙县黄兴镇的“光皮辣椒”,便得到大力推荐。
那么,光皮辣椒到底产自何处?光皮辣椒的闪光点是源于长沙人必不可少的下饭菜伴侣,又是为何能获得烹饪人士的青睐。
昔日“明星”辣椒,供给“一椒难求”
光皮辣椒起源于长沙县南部地带,也就是现在的浏阳河沿河两岸,至今已有200年以上的生长历史,虽有百年的历史渊源,但培植环境却需要相对的条件。据悉,浏阳河沿河两岸常年被河水冲积的淤泥,便是培植辣椒的最佳土壤,再加上气候适宜,因此也只有原产地黄兴镇的光皮辣椒,无论从品相还是品质生长的最好,形成当地独有的特色产品。
光皮辣椒肉质厚实饱满,呈子弹形,尝起来微辣中带点甜味,在80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上千亩,除了其美味可口,同时还具备了耐寒、容易储存的特点,也让其在湖南的辣椒品种里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明星”辣椒。辣椒不止在中国热销,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实现走出国门的产销业绩。
后来,光皮辣椒因繁殖技术等原因,农户的种植率逐渐减少,辣椒的产量边缘化。现今以地方农户自种自食为主,多余量作为熟人间的礼品相送,光皮辣椒的供给也“一椒难求”。
2017年龙喜水乡特色小镇落地浏阳河畔鹿芝岭村,其生态农业板块,重点孵化老种子,通过科技农业,提纯复壮技术,恢复光皮辣椒品种的原有优良特性,复兴地方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公司已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计划采用“公司+农户”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应用科技农业、社区农业、文创农业的新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规模种植、亲子采摘、剁辣椒加工、文化包装等系列孵化,形成光皮辣椒全系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
老长沙的独到风味
“老口子”美食承载着老长沙的情感记忆,投映着老长沙文化的时代缩影,这正是长沙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古今往来,无论是革命先烈,还是文人墨客,总有一道湖南菜,对其保持着一份偏爱。
相传,毛主席曾宴请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齐白石用餐,在餐桌上齐白石老先生就对长沙的青椒皮蛋赞不绝口,大赞这道菜代表着地道的湖南风味。
现如今,经过长沙人百年来的菜式研发,除了脍炙人口的辣椒炒肉外,光皮辣椒早已是各式菜肴的经典配菜,擂辣椒皮蛋、烧辣椒的搭配更是为湖南人的餐桌增色不少。
时代在更迭,一代人的饭桌代表着当代人的饮食文化,折射出在新业态下的大众需求和呼应,这些呼声来自于市井烟火、寻常百姓、家常你我之间,饮食便是通过最朴实的方式,抚平最浮躁的人心。(文/李梦竹)
责编:王旭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