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0-11-15 11:54:21
1928 年著名建筑设计师刘敦桢设计的天心阁,在 1938 年 " 文夕大火 " 中烧毁。特约制图 / 高雨寒 ( 传统建筑中正门屋顶装饰部件 ) (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
天心阁里有长沙的过去,过去总在半明半暗中。
天心阁命运多舛,它在明初刚建成之后,就饱受战火摧残,历任当地长官也都勤加修缮,样貌随着长沙城的富庶而变化多端,既迎合人们登高临望的需求,也兼具一座城池的防御重任,甚至演化成长沙城南一块高地上,观天象、昌文脉的风水楼。
1924 年,为了扩建马路,长沙古城的城墙大多拆完了,只剩下天心阁与其下城墙未拆,经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先生大声疾呼才力保下来。
从 1869 年清末的精细修缮(第一次留有照片),到 1983 年重建,100 多年里就经历了 7 次大拆大建,外加与太平军、日军前后武装斗争的破坏,1938 年的一场大火曾把天心阁焚成灰炭。
历史就是从这些断壁残垣中出落至今的,它的容貌得以重塑,是从生活在本地人的倔强不屈、荣辱百炼中屹立成型的。而通过老照片,借助当下的建筑营造数字技术,我们得以窥见 100 年前的天心阁与如今的有何不同,重现长沙城池的风骨。
"100 多年来,天心阁的样子像是在做广播体操的伸展运动,以前是双手向前,现在是双手展开 ",曾经参与 1983 年天心阁重建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成员刘叔华(人称刘三爹)很形象地比喻道。
两天前,刘叔华在朋友圈中发文,纪念 " 文夕大火 "82 周年祭。而在 " 文夕大火 " 之前,天心阁曾有两种样子,一个是 1869 年湖南巡抚刘崐主持修葺的,另一个是著名建筑设计师刘敦桢先生重建的,两个天心阁都曾让刘叔华念念不忘。
清末天心阁复原鸟瞰效果图。
清末:有个猫弓背形封火墙
通过对清末天心阁老照片的分析,曾参与 1983 年重建天心阁设计工作的刘叔华可以在心里勾勒出清末天心阁的样子。
主阁是三层歇山屋顶的木结构阁楼,三层全木窗,二层山墙上有仿西洋的拱窗,围墙是白色的,墙垛是麻石铺就的。主阁与副阁相连的外墙上开有两个门,一个是拱门,一个石库门。而顶楼铺的瓦很可能是褐色釉筒板瓦,来自铜官窑,远看闪着酱色。
" 清末天心阁最大的外观特点是副楼上的猫弓背形封火墙。" 刘叔华说,这种带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建筑式样,如今在各处祠堂、寺庙的外墙上还能看得到。波浪形的外表,披着褐色的老瓦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视觉感受。
查阅史料可知,1869 年时任湖南巡抚的刘崐主持修葺天心阁,这是天心阁历史上的一次精心大修。这次修葺保留原来的主阁不变,拆除了原饶阁的走廊,在主阁前建两层副楼,副楼前开有南北通向的通道,副楼与主楼间通过天井连接。除月城顶部的通道外,全部建筑占据城墙上的地盘,不像今天的天心阁前留有一大片空坪。阁楼为石基全木质结构。现在流传下来的清末天心阁老照片就是这一时期修葺的。
直到 1905 年,湖南巡抚端方再次修缮天心阁,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1928 年重建天心阁鸟瞰效果图。
1983 年版的天心阁。
民国:增加了两个副阁,外形很像肥皂块
1924 年,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长沙拆除城墙扩建马路,唯独卧在龙伏山上的天心阁与其下城墙未被拆除,保留下来作为城池的唯一见证。
到了 1928 年,建筑已达 59 年之久,虽经 1924 年修葺,但一些主要构件仍存坼裂腐朽之患,有关方面早有重建的呼声。1928 年长沙市政筹备主持重建天心阁,邀请著名建筑师刘敦桢设计门楼。
资料显示,刘敦桢设计的天心阁,主阁在原基座上重建,规模大小不变,基本与清末的天心阁主楼相同。只是主阁前的两层副阁被拆除,重建两个长条形的两层副阁,平面为长方形,两端做成八角楼的形式,因此其屋顶是一个庆殿和八角攒尖(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相结合的造型,这两个副阁的中段各生出一个两层楼的抱厦。主阁一楼外两侧用木楼梯连接南北副阁的二楼、一楼直接相通。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民国时期的天心阁老照片,还可以细细端详出它的一些特色。刘叔华说 1928 年重建的天心阁,副阁很气派,比现在的两个副阁大多了,已经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两个副阁的外形都很奇特,都不是歇山顶,而是从攒尖顶得到的元素拼接出来的,通过中间一段正常的人字形屋顶连接起来,所以从高处看,会很像两个肥皂块。而且设计的栏杆都很现代,不是湖南传统的样子,有点洋气。有很多圆形的图案,在湖南古代没有这种做法的,是当时的一个创新。
可惜的是,这座出自名家之手的阁楼,仅建成 10 年之久,就在 " 文夕大火 " 中烧毁了。直到 1983 年重建天心阁,缩小了两边的副阁,外形仍与民国时期的高度一致。
责编:王铭俊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