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世界插画大展?点开,回看!这里有你的整个童年

  新湘江   2020-12-14 15:11:00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也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故事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安徒生

三天前,小北去城南看了一个展。

看完后,发了一个朋友圈,许多的大朋友小朋友留言,问展在哪里。其中包括著名画家,平面设计师,和喜欢画画的学生。

一位叫德德的小朋友说:“那几幅《小美人鱼》的插画,有好多年没有再看到了,那可是我的美术启蒙绘本啊!”

小北只能哭着告诉他们,12月10日是展期的最后一天,发朋友圈的此刻,已经刚刚撤展了。

有观众留言说:“一生必看一次的画展,错过就是错过半个世纪!”小北也觉得遗憾,这样可爱、珍贵又难得一见的展览,为何没有早点去现场,好好“安利”给大家呢?

虽然展览展了两个多月,但还是有那么多想要看到的人,真的错过了呀!今天,就在线回顾一下这个横跨百年的艺术经典展吧——

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50周年展

横跨百年的传世经典,丹麦女王与IBBY官方首度授权

云集全球插画界“诺贝尔奖”大师代表画作

汇聚全球26位世界级插画大师的328幅经典作品

让长沙乃至全省的少年儿童以及艺术爱好者

在家门口近距离欣赏了大师的作品风采

感受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之美

全球顶尖艺术之旅

更是一次心愿之旅

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儿童,从接触绘本开始接触艺术。在尚未拥有文字理解能力的年龄阶段,直观生动的插画作品,更容易感染儿童的心灵,带给儿童艺术启蒙。

△视频·专访丨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龚旭东

面对如此珍贵的展览,龚旭东先生十分惊喜:

“能够如此全面地近距离接触欣赏世界插画大展,对于儿童、家长以及所有热爱艺术的人而言,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孩子们看见的是缤纷多彩的童话世界,成年人则通过展览完成寻梦童年的心愿之旅。”

龚旭东倡导更多有爱心有才华的艺术家,为国内儿童绘本开拓更多艺术空间,挖掘更多艺术可能性。

“因为不仅孩子们需要欣赏插画艺术,所有人都需要艺术的教育。”

让孩子和家长

共同发现艺术之美

儿童的成长教育,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父母的一举一动,亲子的对话交流,直接影响儿童的品行习惯、认知思考以及生活的幸福感。

△视频·专访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邓湘子

邓湘子先生认为,参观世界插画大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儿童精神生活的幸福感,更能增加家长与孩子的共同话题,打破家庭的文化界限,提升日常交流的质量。

“欣赏插画作品,可以扩展儿童的心灵意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同时家长也需要提升艺术眼光,了解如何挑选更合适的儿童绘本。”他说。

【结语】

建设儿童友好,是一项关系人类未来的长久事业,意味着城市不仅要提供儿童友好的物质生活,还需要营造儿童成长的精神生活。

充盈浪漫与艺术的童话作品,让所有热爱艺术的大小朋友走进梦幻绮丽的童话世界:动物会说话,植物有感情,人有翅膀,可以飞向天空。

部分展品介绍

《丑小鸭》,罗伯特·英潘,澳大利亚

The Ugly Duckling,Robert Ingpen,1986

插画师:Robert Ingpen,1986年大奖得主。1936年生于维多利亚省的吉朗(Geelong),1958年从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工作,将科学调研成果绘制成图像记录,这段经历训练出敏锐观察力、精确的写实功力,以及如科学家般进行严谨考证、研究主题的精神。从1974年开始投身于儿童图书插画的绘製,他大部分的故事主题都来自历史或现实生活,有些则把史实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作风格十分鲜明且独具一格。

故事简介:《丑小鸭》的故事流传了一百多年,依旧拨动无数家长与小孩的心弦。本画描绘丑小鸭历经嘲笑与排斥之后,终于成长为美丽的天鹅,优雅地栖息在湖中。 湖面上的倒影反映出表象与实体的对照,并与左下角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互相呼应,诠释着美丽的内在才是最终的追求理想。

《梦想家威利》,安东尼·布朗,英国

Willy the Dreamer Anthony Browne,2000

插画师:Anthony Browne,2000年大奖得主。安东尼·布朗生于英国约克郡雪菲尔,凭借其绘本成就成为“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奖”双料得主。最酷的猩猩“威利”(Willy)是布朗笔下最有人气的角色。猩猩强壮、有力的外在形象,和温暖、柔和、敏感的内在形成对比;猩猩主题出现在他的许多绘本作品中,用于描绘愤怒、悲伤、喜悦等小朋友所熟悉的冲突,犹如儿童心理情绪的“最佳代言人”。

故事简介:主人公威利喜欢幻想,他幻想自己成为一个演员,一个画家,一个舞蹈家……他幻想变成猛兽或是英雄……威利的幻想世界就是一座美术馆,魔幻般的画作令人震惊。

《海的女儿》,莉丝白·茨威格,奥地利

The Little Mermaid,Lisbeth Zwerger,1990

插画师:Lisbeth Zwerger,1990年大奖得主,莉丝白1954年生于维也纳,3度获选纽约时报最佳绘本、6度波隆纳大奖得主、38次国际绘本大奖得主,享有“世界最伟大的插画家之一 ”的美名。在画画的时候,她选择站在人性的这边,因此得以表现出童话故事和经典文学最深沉的意义,而且擅长留白的运用,用色细腻完美,还会出奇不意地混合幽默感和诗意,她笔下的人物也展现舞蹈般的动态,赋予其作品非常现代的一面。美丽、奇幻、怪诞、愉悦的感伤情怀,掺揉了动作、舞蹈、自然、幻想,全都加在一起后,成就了茨威格的艺术。

故事简介:在遥远的大海,海底有最奇异的树和植物,大大小小的鱼群穿梭在这些植物的枝叶间,就像鸟儿飞越空中的树梢一般。海国王的宫殿就位在最深的海底,宫殿的墙全是由珊瑚礁搭建,屋顶则是由贝壳构筑。

《野兽国》,莫里斯·桑达克,美国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Maurice Senda,1963

插画师:Maurice Sendak 于1970年获颁国际安徒生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插画家。曾五度获得美国图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也是国际第二大儿童文学奖项——瑞典“林格伦纪念奖”首届(2003年)桂冠得主。童年时期体弱多病的桑达克,在绘本创作中反映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不安、恐惧、挫折等复杂情绪,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革命。《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厨房之夜狂想曲》(In the Night Kitchen)、《在那遥远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这三部桑达克自己眼中的代表作起初毁誉参半。《野兽国》一度是图书馆禁书,后来却被改编成动画、音乐剧,成为备受推崇的经典。如今,售出近两千万本的《野兽国》,已成为全球无数儿童的共同回忆。

故事简介:七岁的顽皮男孩麦克斯爱学狼嚎,常常不戴头盔骑自行车,把自己弄得一身脏。妈妈忙着工作,姐姐忙着交友,离婚了的爸爸则远在市中心生活,孤单的麦克斯胡闹一通,被斥为任性的小疯子。重重压力下的麦克斯离家出走了。他跳上一艘船,在海上不知漂了多久,来到一座小岛,遇到一群身材高大、长相奇特的野兽。为了避免被野兽们吃掉,麦克斯谎称自己是国王。他驾驭得了这群性情各异、难以捉摸的野兽吗?这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冒险故事,充满智慧与激情。当麦克斯在探索周围混乱世界的同时,小说本身也在探索每一个人混乱的童年与青春。

《灰姑娘》,柯薇塔· 巴可维斯卡,捷克

Cinderella, Květa Pacovská,1992

插画师:Květa Pacovská,1992年大奖得主。1928 年出生的柯薇塔来自艺术氛围浓厚的欧洲古城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国宝级艺术家,步入耄耋之年的她至今任然笔耕不辍,几乎斩获童书界所有奖项。她深受现代艺术的熏陶,醉心于康定斯基、克利、米罗、毕卡索等艺术家作品,发展出构图简洁、形色明快的视觉艺术风格。她在画面上肆意挥洒、拼贴,大玩形狀、颜色、空间、线条的动感游戏,亮丽色彩、闪亮纸材,堪称颠覆传统、创新思维的超级艺术家。

故事简介:《灰姑娘》的玻璃鞋是许多少女追求幸福爱情的象征,晶莹剔透却又虚幻易碎。柯薇塔颠覆传统,设计了时髦的中筒靴,还贴上各种颜色的亮片,帅气十足。在大红色铺底的封面上,灰姑娘的高跟鞋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前卫风格。

【参展艺术家】

1966年【瑞士】阿洛伊斯‧卡瑞吉特 (Alois Carigiet)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吉力‧唐卡 (Jiří Trnka)

1970年【美国】莫里斯‧桑达克 (Maurice Sendak)

1972年【丹麦】依卜‧斯邦‧奥尔森 (Ib Spang Olsen)

1974年【伊朗】法尔希德•马斯哈里  (Farshid Mesghali)

1976年【苏联】塔吉娜•玛丽娜(Tatjana Mawrina)

1978年【丹麦】斯凡•欧特(Svend Otto)

1980年【日本】赤羽末吉(Suekichi Akaba)

1982年【波兰】兹比格涅夫·里赫利茨基(Zbigniew Rychlicki)

1984年【日本】安野光雅 (Mitsumasa Anno)

1986年【澳大利亚】罗伯特•英潘(Robert Ingpen)

1988年【捷克斯洛伐克】杜桑‧凯利 (Dušan Kállay)

1990年【奥地利】莉丝白•茨威格(Lisbeth Zwerger)

1992年【捷克共和国】柯薇塔‧巴可维斯卡 (Květa Pacovská)

1994年【瑞士】约克‧米勒 (Jörg Müller)

1996年【德国】克劳斯‧恩西卡特 (Klaus Enslikat)

1998年【法国】汤米‧温格尔 (Tomi Ungerer)

2000年【英国】安东尼‧布朗 (Anthony Browne)

2002年【英国】昆丁‧布莱克 (Quentin Blake)

2004年【荷兰】马克斯‧维尔修思 (Max Velthuijs)

2006年【德国】沃尔夫•埃尔布鲁希(Wolf Erlbruch)

2008年【意大利】罗伯特‧英诺森提 (Roberto Innocenti)

2010年【德国】尤塔‧鲍尔 (Jutta Bauer)

2012年【美国】彼得‧西斯 (Peter Sís)

2014年【巴西】罗杰‧米罗 (Roger Mello)

2018年【俄罗斯】伊戈尔·欧尼可夫(Igor Oleinikov)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湘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