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02-04 20:45:06
2月4日,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惊艳亮相。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左)和冬残奥会火炬
北京冬奥会火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交织,似冰与火相约,以飞扬激情照亮和温暖了冰雪世界。而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
作为奥运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整体外观也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如丝带飘舞。
2020年4月24日起,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公开征集和定向邀请的方式开展了火炬外观设计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应征作品182件。经过征集、评审、修改、打样测试等一系列工作,火炬设计方案最终确定。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此次火炬的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设计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是中国文化艺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精彩碰撞和完美融合。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宣传视频
文化韵
一叶的灵感,透射东方之美
火炬,是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也是集中展现举办国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窗口。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自2020年4月24日征集以来,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众多专业设计师的踊跃参与。
2020年7月31日,经过北京冬奥组委多轮评审,火炬“飞扬”的前身“瓷火之心”从182个有效方案中脱颖而出,入围火炬外观设计候选方案。“这只是一个起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火炬的造型创意和文化内涵是一道新的课题。”火炬团队项目负责人饶杰清醒地认识到。
在随后一个半月时间的反复改良中,饶杰团队一度陷入瓶颈。距离一次关键汇报还有两天之时,整个团队痛下决心,彻底清空了项目室,擦掉了此前的所有板书,重新探索更深层次的设计文化根源。
激烈的讨论后,设计师们逐步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隐去原方案中作为燃烧出火口的“瓷芯”,改将空心螺旋上升式的飘带作为主特征,出火口则改在了内外飘带的边缘上。
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囿于工业设计的机械化思路和创作方式,火炬内外飘带的缠绕形态始终过于规则。一筹莫展之际,形态轻盈灵动的树叶给了设计团队全新的灵感。“大自然的线条,是计算机设计软件中无法实现的。”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火炬设计修改专家组专家林存真说。
于是,设计师们在白板上肆意挥洒临摹树叶的形态,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赋予了火炬飘带造型以天然柔和的姿态和生命的张力。“最终效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契合,这也是我们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感慨道。
2020年9月22日,经北京冬奥组委主席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现在的火炬设计方案——“飞扬”。
时尚范
冰与火交织,点燃金色之梦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火炬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上,飞舞的祥云纹样由下自上旋转飞升,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最后汇聚成为飞扬的火焰。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火炬在细节设计上也颇具巧思。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征着不同文明汇聚一地,交流互鉴,传递出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愿景。
火炬交接模拟状态
北京冬奥会火炬通体被红色与银色包裹,如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红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代表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象征着永恒的火种,光明向上,表达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人类生生不息、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美好期望。
北京冬残奥会火炬的整体造型与北京冬奥会火炬保持一致,颜色则为金色与银色,寓意辉煌与梦想,表达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残奥会火炬的最下方镌刻了一圈盲文,通过触摸后就能读得出来:北京2022冬残奥会。
“火炬‘飞扬’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蕴含着浓浓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北京‘庄重、典雅、大气、开放’的城市特点。”火炬外观设计评审会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说。
设计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在严格的保密程序下组织群众代表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评议,各方代表都给予了高度赞扬,这让设计团队信心倍增。
2020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设计方案。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
科技“心”
氢和碳纤维,绿色环保安全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的看点不仅在于具有中国古典之美和现代时尚律动的外观造型,它的“内心”也蕴含着十足的科技力量。
火炬“飞扬”采用氢作为燃料,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除了满足环保需求,设计者还充分考虑到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现实状况,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跃动不息。
参与火炬研发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介绍,火炬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火焰颜色与稳定性、高压储氢、氢能安全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火炬安全可靠性高,能抗风10级,同时还兼顾了轻量化、小型化外形匹配要求。
“飞扬”的另一大技术亮点是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碳纤维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呈现“轻、固、美”的特点。
“轻”——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固”——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美”——应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协同努力下,火炬设计制作攻克了一系列难题: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这一切都确保火炬能够完美“绽放”。
“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力图让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在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发布,希望用火炬点燃全世界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与广泛期待。”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说。
新闻链接
历届冬奥会火炬
(图片及视频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责编:戴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