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调整!今年长沙入学政策发布!四大校等严禁跨区域招生

  三湘都市报   2021-03-24 10:11:5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实习生 林心滢

成绩等第制改为总分制,取消直升生招生计划,加大指标生招生计划,严控跨区域招生……今年长沙中招中考还有哪些变化?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6月30日将举行长沙“小升初”联合微机派位;中考时间为6月18至20日,成绩7月3日揭晓;初中、高中学校录取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

记者了解到,2021年,长沙有小学生毕业生99660人,其中城区小学毕业生47794人(不含外地回长生),四县(市区)小学毕业生51866人;初中毕业生89973人,其中城区初中毕业生50093人(含望城5818人,不含外地回长生),三县(市)初中毕业生39880人。与2020年相比,城区小学毕业生增加2079人,城区初中毕业生增加2995人(含望城254人)。

【幼升小继续实行公示学区、划片招生

今年秋季孩子能上哪所学校?是不是可以跨区入学?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到4月,按照往年惯例,4月将开启长沙普通中小学入学网上报名。记者了解到,今年长沙各小学继续实行公示学区、划片招生、注册入学政策,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合理划分小学学区,个别学区由于生源增长导致容量不够,不能完全接纳本学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由该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生源排序和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受良好教育。

【小升初最多可参加三次微机派位联合微机派位定于6月30日

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起,长沙市规范特色学校招生,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特长招生,大幅减少特色招生计划。已批准设立的区属外国语学校仅限制在本行政区范围内进行特色招生。那么,关于“小升初”今年又有什么新政呢?

“小学升初中继续按照单校划片(对口升学)、多校划片和配套入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校划片的方式为“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指标到校、微机派位”。高新区、望城区按照单校划片的方式入学。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原则上按照单校划片(对口升学)的方式进行。”据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介绍,今年长沙城区小学升初中联合微机派位时间安排在6月30日,民办学校征集志愿微机派位时间安排在7月10日,将继续实行民办初中学校“公民同招、超员摇号”政策;继续加强体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培育体艺后备人才;继续保留特色学校招生,外国语学校继续按照招生计划1:2的比例确定入围名单后通过电脑派位随机录取。

此外,缪雅琴告诉记者,体艺后备人才的招生数量是市教育局统一部署的,所招生项目也是由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长沙市体育局根据人才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确定的,不会轻易新增基地校和项目。“从去年体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都严格按照文件招生,后续的训练都做得不错,但也有个别的学校没有加强管理,我们今年会做适当的调整。”

【初升高

6月1820中考,成绩等级调整为分数

参照高考、学考时间安排,长沙中考时间在6月18至20日,成绩7月3日揭晓。初中、高中学校录取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今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组织形式、考试时长保持不变,高中招生继续实施“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同时,针对家长们关注的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形式由等级制调整为分数制,缪雅琴在新闻发布会也做了明确的解释,2021年起,将原6A调整为6个120分,录取总分为720分。因考虑到2021届初中毕业生生物、地理已经在2020年考试完毕,2021年设立过渡期一年,录取总分为610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卷面分和录取分均为12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同堂分卷考试,卷面分均为100分,录取时均折合为60分;物理、化学两科同堂分卷考试,卷面分均为100分,录取时物理折合为70分,化学折合为50分;生物、地理、体育仍作为提前科划定等级作为录取入围条件,再按照A、B、C、D、E等级分别赋分10、8、6、4、2计入录取成绩。

取消直升生,加大指标生,严控跨区域招生

记者了解到,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将按照学生填报志愿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享受政策性优待情况择优录取。

首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前科等级入围。2021届初中毕业生参与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录取,提前科须为A,参与第一批其他学校及省示范性高中录取时须为B或以上,参与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时须为C或以上。其次,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入围。报考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明德中学、周南中学、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第一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最多允许有一个B等;报考其他省级示范性中学和第一批次公办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最多允许两个B等;报考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能含有C等(全部为B或以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凡有D等不能毕业,普通高中学校不予录取。最后,在符合两个入围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划线录取,比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若相同,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将调整完善高中阶段多元录取方式。取消直升生招生计划,从2021年起,所有初中毕业生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律不能参与高中阶段学校的录取。加大指标生招生计划。从2021年起,指标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数的50%,每所城区公办或子弟初中学校原则上分配2所或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同时,还严控跨区域招生。自2021年起,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等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及明德中学艺术班不再安排跨区域招生计划。

中考命题难度适当降低,注重知识灵活运用

今年将降低中考命题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发挥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中考命题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试题内容不超标,不与奥赛内容挂钩,不出偏题、怪题,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们希望通过命题的导向来强化学校老师的立德树人。”缪雅琴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要特别重视能力的培养,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注意孩子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兴趣的培养,也希望家长更多的关心孩子学了知识后能不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真正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观点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今年是长沙中考改革年,中考成绩将由等第制改为总分制,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升学?不少家长表示非常焦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校?3月24日,在长沙市教育局新闻发布会上,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孙传贵对此做出解答。

中考政策改革不会影响学生升学

“今年中考分数由等级制改为总分制,它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对于志愿的填报,各个学校都会给家长和孩子进行指导,不会出现因为改为‘总分制’后,对孩子的志愿填报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过我认为,大家可以提前做一些了解,但是不要过分的在乎。”据孙传贵介绍,近年来,长沙普职招生计划比一直保持在6:4左右,比较好的满足了初中毕业生对普通高中的入学需求,并且针对高中毕业生增加的情况,长沙市教育局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保证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落实。

据悉,今年,长沙明德华兴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以及东雅中学将开始招收普高学生,同时长沙市一中城南、长郡智谷中学、麓山国际梅溪湖中学等公办高中正在紧罗密布的建设中。

认识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理性规划未来

眼看着孩子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上普通高中,还是上职业学校?“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孙传贵看来,盲目的拔高,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利。他表示,读普通高中,接受基础教育考大学,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读中职学校,接受技能教育,既可考大学又好就业,同样能成就出彩人生。

孙传贵认为,选择职业学校,也是选择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成才之路,学生可以在潜心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展示自己的爱好与天赋,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现在长沙职业教育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希望家长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家庭情况和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前程,理性规划未来,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