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禅一味 2021-03-29 19:01:04
文/何云波

一次湘潭市围棋协会筹备组成员聚会,大家说起我陆续写着的《湘潭行记》,说读起来亲切自然,问下一站去哪?我说没有具体的计划,随缘吧!九星棋院的汪院长说,湘潭最高峰是昌山,主峰海拔755米,他有一次带围棋班的学生做公益活动,爬到昌山山顶,捡回几麻袋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在座的湘潭县税务局第二分局的赵局说,他的家乡就在昌山脚下,叫将军村,得闲的时候带大家一游。
春天来了,湘乡棋友阳光小草盛情邀大家去湘乡踏青,昌山在湘潭和湘乡两县交界处,趁此机会,那就先去昌山吧!
开车沿许广高速南行,从青山桥出高速,到石鼓镇,继续往山里走,风景日见秀丽。不一会,一座水库映入眼梁。同伴告曰:此乃铜梁水库是也。车在水边树荫间穿行,顿有误入桃源之感。
不一会,到了大家相约集合的地点:一顺遇见,水库边上的一家民宿,赵局早已在那里等候。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把石鼓镇党政办主任、他的家乡将军村的新、老书记、村主任都叫来了。然后再给铜梁村的村支书(据说他们是发小)打电话,对方有事外出,这才作罢。这让我们顿有受宠若惊之感。

正是春寒时节,大家围火炉而坐,喝着茶,然后由老书记主讲,介绍昌山和铜梁村、将军村的前世今生。老书记姓莫,已过古稀之年,曾当小学老师和校长多年,公职退休后又发挥余热,被选为村支书,另外兼从事镇里的文化工作。他还参加编撰《石鼓镇志》《石鼓之星》等书,还编《石鼓老年》内刊,是乡里难得的秀才型干部。镇办主任小潘毕业于湘潭大学环资学院。在这里遇到校友,自有一份亲切感。而将军村的新支书,据说还是湘潭县电商协会的会长。他们看起来都年轻有为,看来,如今的乡镇干部,与过去确实大不一样了啊!
老书记介绍说,水库对面就是铜梁山,后面是昌山主峰灵应峰,与南岳衡山是姊妹峰。据说身为妹妹的昌山长得太快,大有盖过“姐姐”之势,遭天妒,被雷劈开,从此姐妹分离。山上至今尚存雷祖殿。
铜梁山是昌山的其中一峰,峰下是铜梁村,后来双河村、顶峰村也被合了进来。顶峰村在铜梁山半山腰的盆地里,据说是湘潭县海拔最高的村寨,平均海拔660米,有“湘潭县的西藏”之称。过去只有曾国藩捐资修建的湘军古道通山上,2012年政府投资修建公路,顶峰村才逐渐摆脱封闭和贫困,为世人所知。据说,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曾播出《无限风光在顶峰》,2018年,顶峰村还入选了国家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顶峰村的故事让我大感兴趣。得,昌山主峰也先别去了,我们赶紧上顶峰村一探究竟吧!
开车沿公路盘旋而上,山路陡峭,有的路段真有直上直下之感。很少开这种山路,小心翼翼,忐忑前行。转一个弯,突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停车,登上一名为“顶峰”的平台,山风习习,一条小溪被水坝拦起来,如绿带一般蜿蜒而去。溪边散落的人家,星星点点,白云深处有人家,令人有忘路之远近,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远处就是昌山主峰,隐藏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回看来时之路,一边是公路,一边是湘军小道。老书记说,带你们再去走一节湘军小道吧!我们说好。

走过一段公路,来到一岔路口,一边是古老的石板小路,另一边的公路旁立着一招牌:湘峰养鸡专业合作社顶峰农庄,红字,蓝底、绿草,颇为醒目。两条路,相互映照,仿佛一条连接过去,一条通向现代。
沿湘军小道走十几分钟,便到了山顶。老书记说,这里一脚踏三地,是湘潭、湘乡、双峰交界之地。山那边就是曾国藩的故居荷叶塘富托村,阳光好的时候,清晰可见,可惜今天有雾。想当年,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就是翻过这山,征战他乡。回来时,带着胜利的战利品,肩扛手提,回到家乡。那一路,在辛劳中,便更多了些喜悦与期待吧!
湘军古道是曾国藩出山和从外地回乡的必经之路,故又被称为“曾国藩石板路”“曾国藩栈道”“曾国藩官道”。曾国藩之子、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有《咏铜梁山》诗云:
连山壁立亘铜梁,屏障萦回百里长。
隔树群峰排鸟翅,插天磴道诎羊肠。
春深野草出无际,泉近高田旱不荒。
浩荡晴空云雾尽,忽看衡岳出苍茫。
如今,湘军小道更多地成了历史过往的风景。2012年修筑的盘山公路给顶峰村带来了新的活力。村边,有村委会和村支委率全体村民立的一石碑,碑上刻着:
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陈坤率市环保局、人防办、交通局等有关单位及各界义士捐资百万,为顶峰村劈山凿石,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盘山公路3.6公里,从此,偏远的顶峰村告别了险阻、闭塞,共享便利精彩。
福民壮举,功垂千秋。

从此,顶峰村有了走向现代世界的通道,顶峰腊肉、红薯粉、油茶等特色美食和唢呐、油纸伞等传统技艺也逐渐走出山村,为外界所知。而外面的世界的人开始涌入这个“神秘的西藏”,带动了餐饮、民宿的兴旺。在静谧的田园牧歌色调里,有了现代的气息。
可惜,“现代”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顶峰村据说一度成为旅游打卡的热点之地,但因为一时管理没跟上,村民致富心切,存在各种欺客现象,导致一段时间游客逐渐稀落。然后,如何重聚人气,以旅游带动发展,又成了摆在顶峰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从顶峰村下来,沿铜梁水库,来到右岸的一高地上的四明山寺,俯瞰水库,但见波光粼粼,四面绿树环绕。青山绿水,正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据说为保持水的纯净,当地政府禁止养殖,水库也成了石鼓镇主要的饮用水源。与此同时,政府也正在着力打造环湖风光带,鼓励村民发展民宿行业,使之成为石鼓旅游“新地标”。想青山、石鼓唢呐已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油纸伞也已入省级非遗名录,顶峰腊肉、油茶等也已名声在外,加上至今犹存的湘军古道所带来的历史感,它们结合起来,将传统技艺化为可供展示的工艺,再加上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优势,这“新地标”的蓝图也就有可能化为真正的现实吧!
站在四明山寺的平台山,看层峦叠嶂,一峰接一峰,逶迤而去,隐藏在云雾的深处。据说,铜梁山峰顶有仙女殿,殿内有联云:“仙掌层云青山近,女道千古白云高。”让人悠然神往。可惜因为下午还要赶往湘乡,不能前去一沾仙气了。怅然中,然后安慰自己:那就留点念想,下次再来吧!
责编:戴贤慧
来源:棋禅一味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