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男子脑干出血险丧命,长沙市中心医院创造生命奇迹

张春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12 20:22: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黄云峰 高琳)长沙53岁的刘先生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未服用降压药。近日,他在睡梦中陷入昏迷,晨起时家人呼之不应才紧急将他送至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今天,伴随着刘先生转出普通病房,该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与死神的这场较量终于宣告成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高血压多年不服降压药,53岁男子睡梦中脑干出血

“现在患者已经苏醒,并可配合伸舌、握手、抬腿,刚送来时可不是这个样子。”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樊天禹教授介绍,刘先生3月26日上午入院时,神志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依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角膜反射等脑干反射均消失,CT显示脑干-小脑出血达10毫升。

脑干是人体生命中枢所在,掌管着人体的呼吸、心跳、体温等最基础的功能,同时也是维持人处于清醒状态的重要结构,成人的脑干体积通常在15-20立方毫米,约摸一个山核桃大小,平时哪怕是出血2-3毫升都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而刘先生的CT影像显示他脑干-小脑出血达10毫升,并破入第三、四脑室。“显然这是一例重型脑干出血,保守的结果是生命倒计时或成为植物人,手术势在必行!”经过紧急会诊讨论,神经外科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脑干是手术禁区,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正式展开

一直以来,脑干都是手术禁区。“我们把脑干比喻成鸡蛋,血肿相当于蛋黄位置,如果是开颅清除血肿,难免会波及其他正常脑组织。”樊天禹解释,脑干出血一旦超过5毫升,且病人昏迷,手术便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与此同时的手术风险也不言而喻。

仔细评估病情后,樊天禹指出,刘先生是晚上睡梦中陷入昏迷,晨起被家人发现再送往医院,表明脑干出血已超过6小时,此时血肿已经稳定,不是活动性的,血水不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冒出,这是进行穿刺手术、吸出血肿的好时机。

手术方案最终确定为立体定向导航下行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这是种利用定向导航仪精准定位,配合手术医生操作进行穿刺,将血肿抽吸出来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开颅时造成的误差。

专家勇闯手术禁区,穿刺引流术挽救男子性命

3月26日下午,手术开始,由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云峰主刀。虽然黄云峰医生团队做过很多立体定向下的头颅手术,但这种脑干手术却依旧让他慎之又慎,因为手术过程中患者随时都有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而且,手术时要求俯卧位,这给麻醉师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经过充分准备,手术如期开台。主刀的黄云峰每一步都经过精密测算,包括手术从哪入路、如何避开重要颅内大血管、距离多长等,特别当抽吸脑干血肿时,手术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监护仪屏幕。当暗黑色的脑干淤血顺利清除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历时9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接好引流袋,妥善固定后,刘先生被送回神经外科ICU加强治疗。通过精心治疗,刘先生捷报频传:术后第2天瞳孔对光反射恢复;术后第6天完全恢复了自主呼吸、脱离了呼吸机;术后第15天,患者苏醒,可配合伸舌、握手、抬腿;4月12日,术后第17天,刘先生顺利转到普通病房,下一步将转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并有望回归家庭。

高血压性脑出血频发,这些人千万警惕

一个平时看上去健康的人怎么睡梦中就陷入昏迷,脑干出血,去鬼门关走了一遭?樊天禹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是因为长期血压偏高会使脑底小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变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情绪激动、气温变化、劳累等因素刺激下,引发脑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基底节出血等都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其中尤以脑干出血最为危重,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20%。

“高血压、BMI指数过高等都会增加脑出血风险。”樊天禹建议,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尤其要做好血压管理,及时治疗、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降低风险性。

脑出血后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控制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引发脑疝甚至死亡。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都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以往像脑干出血、大脑深部出血等情况就不宜手术治疗,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这些生命禁区正在不断被医护人员突破。

责编:周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