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娇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13 22:13:56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大凡老长沙都还记得,约50年前,在今蔡锷北路省中医附二院院内,有一处香火不断的“医圣祠”。
学中医的都知道,“医圣”,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此公河南南阳郡人氏,何以立祠于千里之外的长沙?又此祠如何历千年战乱而不毁?
这便引出了一段医界的千年佳话。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民不聊生,又遭瘟疫流行,天下百姓,十室九空。少年张仲景立志习医拯民,拜同郡族人张伯祖为师,苦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渐成一代博学名医。因才学超群,又受朝廷委任为长沙太守,遂举家南迁至湘水边上的长沙城。据传,其太守府旧址即后来的“医圣祠”处。
开“坐堂医生”之先河
“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这是《长沙府志》的记载。
近两千年前的长沙,自是小小一片城廓。当年的太守府,应是长沙古城的郊野地。纷杂的政务,难缠的民间琐事,做着太守的张仲景, 不比现在的一市之长消停太多。
政务之余,他仍操医人活命之业。每每堂上办公,逢城内城外慕名来府求医的或贫或富的百姓,他便暂搁政务,移脉枕于堂中案几上,为病人细细切脉,细细处方。张仲景太守府堂行医的典故,便是后世医家“坐堂”一词的来由。
在政务、行医之余,张仲景又呕心沥血,广泛收集汉以前的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伤寒杂病论》被推为“众方之祖”,集两千年前中国医学之大成,其学说至今仍为中医界奉为“经典”。后人多次编纂这本医著,并把杂病部分析出,改名《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历代医家多服膺其书,笺疏、阐述著作者多达数十种,其中对《伤寒杂病论》的注疏,近代吴考磐的百家注收录有420多种。
泽被后世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还没发明印刷术,因此他在长沙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只能靠传抄,流传不广,且传抄过程错讹不少,加之一千多年的朝代更迭与兵火战乱,著作散失不全。此书得以保存下来,首先是由于西晋太医令王叔和的搜集整理,但他仅整理了其中10卷,共16卷的原书不复见。
宋以后的医家多称张仲景为“张长沙”“长沙公”,称其药方为“长沙方”,还有《长沙方歌括》一书,被历代医家推崇。
直至清末,张仲景之原本《伤寒论》忽然浮现于世。据说长沙一位叫蔡三的医生寓所与一古庙毗邻,他打理古庙时,见庙中有旧砖和一张几案,认出是古物,就用新几案与之调换。回家细致打量,发现旧砖竟是一石头匣子,打开后现出15册书,是张仲景的《伤寒论》15卷。此后,这本医学经典得以更广泛流传并泽被后世。绵绵泽世千载,医圣之尊当之无愧矣!
祠宇香火很旺 正史少有记载
正是因为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贡献,后世的长沙人千百年来一直立祠供奉他。
《长沙府志》载:乾隆八年张公祠建在城中贤良祠之西;嘉庆二年因“祠宇倾圮”而重修,并委僧人看守。
民国时张公祠旧址办过育英小学,原祠焚毁于“文夕大火”。
1946年,长沙中医界捐建新祠三间,改名为仲景堂,两年后改建为湖南国医馆,并从此培育了一代代湖湘名医。
1952年更名为湖南省立中医院,延续至今,为今湖南省中医院。
让人纳闷的是,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的记载,除长沙地方志外,其他正史里少有记载。最早的记载出自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后汉书·刘表传》说:“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叛变,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学界有种说法,张羡是张仲景别名,史书忽略,也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吧。另一种说法,张太守最后并非病死任上。他困守围城数年,后主动退官隐居岭南一带,潜心著述,行医民间。张仲景去世后,直到公元285年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他的后人才将其遗骨迁回家乡南阳。
(综合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等)
责编:周杨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