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18 11:29:56
研究缪伯英生平的重要文献
——读缪伯英的一篇短文
文/刘向上
(缪伯英 摄于1920年12月 北京)
2019年,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长沙县委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同志的故居按原貌恢复,在故居开设缪伯英生平事迹展览,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偶然发现了两篇缪伯英生前公开发表的短文。一篇为《家庭和女子》,另一篇为《稻田女校记》。两篇文章是目前所发现的缪伯英仅有遗作,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是研究缪伯英生平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天我和大家读读其中的一篇《家庭和女子》,感受缪伯英等革命青年思想进步的历程。
一
《家庭和女子》发表在《中国家庭问题》杂志上,该杂志是北京大学学生易家铖、罗敦伟于1920年1月18日发起成立的“家庭研究社”的研究月刊。我们得到的是这份月刊的合订本,封面没有任何字迹,也没有出版发行信息,文献内页多处盖有“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藏书章。
该杂志的序言共分五个部分,分别记载了杂志社成立的时间和经过、成立原因和入会条件,会员姓名和籍贯,办会宗旨以及组织结构。
二月一日那天午后二时,我们就在北京大学第二院新知编译社开了成立大会。到会的人很多。把宣言书和简章通过后,票举了各股职员……
本社因“家庭”在中国黑暗势力非常的大。也极复杂,不是一部分人可以来研究改造的。原来想办一个大规模的组织—全国男女青年—的团体。所以社员须得要极多。可是我们是注重“质量”上增加,不注重“数量”上的增加。非极可靠相信的人,也不敢介绍进来。现在会员除北京外,上海有三人,长沙有九人,已组织分社。
社员包括:王本懿(北京女高师学生)、张人瑞(同上)、田维(同上)、缪伯英(学生,北京北河沿十七号工读互助团)、杨璠(女高师学生)罗敦伟(北大学生)、易家铖(北大学生)、周命新(同上)、李实(同上)、谭湘人(新闻记者)、杨树达(同上)、成平(北大学生兼北京益世报编辑)周长宪(北大学生)、曹典琦(商务书馆印刷所化学部实习生)、李杰(中华职业学校学生)、黄鹤(教员,长沙玉皇殿城区学校,现由县派来京学国语)、黄和君(同上)、罗啟瑞(同上)、黄芝罔(同上)、周天璞(同上,长沙小学宫街建本女子学校)、周宪琦(同上,长沙第一高等小学)、陈宗仪(工人,上海杨树浦恒丰纱厂,前湖南高等工业机械科学生)
办会宗旨是:(1)本人类创化能力:促进社会改造,认定家庭解放为起点。(2)本科学的方法,讨论关于家庭解放的各项问题,并谋“具体的改造”。(3)用精密的考察,实行家庭调查。
本社的组织是:(1)编辑股—干事4人。(2)庶事股—干事12人。(3)无论何人,赞成本社宗旨,并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得为本社社员,一、受有家庭痛苦者(请作报告)。二、能撰述本会文稿者(先须投稿)等等。
初读这本杂志,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缪伯英是家庭研究社的发起者之一。二是缪伯英是凭着《家庭与女子》一篇论文成为该社社员,因为按该社发起初衷,社员宁缺毋滥,只注重“质量”,不注重“数量”。缪伯英肯定不是“受有家庭痛苦者”这个原因而入社的,因为她出生在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缪芸可曾赴日本留学,还是一位女子职业教育家。三是与缪伯英一同发起并加入该社的社员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他们基本上是当时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北京大学和北京女高师为主体,发起人易家铖和罗敦伟均为北大学生),当然也有几个长沙来进修的教师(还有一个工人),另一个就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湖南人(长沙人)。四是从缪伯英当时加入的身份上来看,她的身份是“学生”,那么是哪所学校的学生呢?不像其他人都注明了,但从住址来看,标明的是“北京骑河沿十七号工读互助团”,这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缪伯英从女高师休学一年,去参加女子工读互助团这个历史事实了。五是该社成立时间是1920年2月1日,这个时候,缪伯英她们几个人办的“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正如火如荼。同时还可发现缪伯英、致殊(杨璠)、张人瑞、田维等几个姐妹,既在办“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也同时加入了“家庭研究社”,可谓是同进同退,互帮互助。六是大概6月份,缪伯英她们几位姐妹,不知道什么原因,中途又退出了“家庭研究社”。并从侧面记录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工读互助活动解散的情形。“社务纪要:下列诸君因事出社了,以后他们的行动,与本社无涉。一杨璠,二缪伯英,三张人瑞,四章琢如,五胡淑光,六田维。……我们经历过很多的团体生活,知道每一个团体,起初总是轰轰烈烈,后来就是“火烧灵官庙各散五方”……”
(缪伯英公开发表的文章)
二
缪伯英的文章名称为《家庭和女子》,全文近4000字,共分六个部分。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进行猛烈抨击。
“家庭是女子的包办物;破坏社会组织的惟一障碍碑。家庭一天存在,女子一天不能自由,经济一天不能独立,人格一天不能恢复。换而言之,家庭就是女子身体的监狱,精神的坟墓。假如这东西不打破,什么女子平等的运动,什么解放的高吹终究就是得到一个捕风捉影的效果罢了!”
“自从有了家庭,女子就完全为男子所有物,天天倚着男子作牛马奴隶。然而人性是不得满足的,在上的越长越想上,在下的就越压越不得翻身。俞流俞久,更造出许多压抑引诱……种种的制度和礼教,以垄断一般女子。无非是想使男性的势力扩张上天;女子的权利压伏下地。于是女子因此堕落十八层地狱里面,几千年来,没见天日了!”
二、分析了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的根源。
“女子就天天在经营劳苦之境,加以生育的伤损,就渐渐衰弱。男女的体力,慢慢就呈偏颇的趋向。”
“女子因担负太重,受经济上的压迫,不得不求助于男子;于是,男子就脱战器而从事耕稆以补女子的不及。那时女子就一天天退缩,男子势力一天天膨胀,终至压服女子于其势力之下。”
“ 自从有了家庭,女子就完全为男子所有物,天天倚着男子作牛马奴隶。然而人性是不得满足的,在上的越长越想上,在下的就越压越不得翻身。俞流俞久,更造出许多压抑引诱……种种的制度和礼教,以垄断一般女子。无非是想使男性的势力扩张上天;女子的权利压伏下地。于是女子因此堕落十八层地狱里面,几千年来,没见天日了!”
“伦理方面,……于是在千百个气压下的女子们,也渐渐受了一点的惊动,慢慢有点觉醒的现象;知道自己也是个人,一定也要享点人类的意味,于是所谓妇女种种的运动,累见不鲜了。”
家庭方面,……差不多以一身而兼两任的过劳,是不是社会上一种安全的现象。……像这样病状的社会的由来,家庭制度,实实占他一部很重大的罪因。
社会进化方面,……女子大概占人类的半数,本乎人性自由发展,各尽所长的原理,假使女子只以家事作毕生惟一的天职,是不是要消磨一部分的个性本能;达背那人类进化的公例吗?
三、体现了初步的无产阶级思想觉醒。
“在私产制度之下,女子不是做家庭中的奴隶,就是要做资本家的牛马,无论怎样,没得经济独立的机会。经济不能独立,人格怎样能恢复。又家庭一天存在,贫富阶级一天不能打破。贫富既分,则教育不平等,发展不得均匀。”
“像这样的影响于劳动阶级的解放,社会组织的改进,女子人格的重生,实有日不可缓的趋势。”
“大凡人类一种制度发生不满足的问题时,由怀疑而至于破坏,由破坏而至于改建,纯是人类进化很平常而不可免除的一种现象。”
“顺着人类进化的趋势,大家努力,向光明的路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缪伯英一经接触共产主义,马上就加入到这支伟大的队伍中来了。
三
缪伯英的这篇文章,行文流畅,观点鲜明。她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不愧为长沙女师“状元”。她考入北京读书后,在李大钊、何孟雄以及一大批优秀青年的影响下,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宽,从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思想一步一步成熟,从一名无政府主义者逐步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名女党员。
缪伯英的这篇文章,虽然已经过去100年,今天看来仍闪耀着思想光芒,旧道德旧伦理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阻力,要改造这个社会,就要从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为实现男女平等的崇高理想,人类走过了不平坦、不平凡的历程。”。
缪伯英和她的战友们,100多年前敢于走前人不敢走的路,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斯人已逝,风范犹存,读她的文章,如沐春风,为她的人格所折服。读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那段历史,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自觉和信心。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