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会—百年党史中的张家界》之星火燎原|一家八口同长征

    2021-06-28 12:34:09

★ 编者按 ★

从1933年12月湘鄂西中央分局提出“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的口号,到1936年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结束历史使命,仅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是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任弼时、贺龙所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将苏维埃革命的火焰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迅速蔓延,边区群众支持革命并积极投身革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孕育了不息的火种。

为缅怀先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联合区委党史研究室、区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了“《红色故事会—百年党史中的张家界》之星火燎原”专栏,每天更新一期,由纪念馆讲解员和区融媒体中心宣讲员担任主播,用红色之声带您走进最真实的革命年代,用有血有肉的红色故事带您感受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

第三期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讲解员李建平

为您讲述


一家八口同长征


油画《一家八口同长征》


侯清芝(右五)回到大庸后和其他老红军的合影


跨越70年的全家福(前排左:侯宗元,前排右:侯德明)

【人物简介——侯清芝】

侯清芝(1912-1987),大庸县三家馆乡人。1934年参加红军,1935年升任班长,同年加入共产党。根据地建立后,一家八口先后加入红军。父亲侯德成、叔叔侯昌贵、妻子刘大梅、妹妹侯幺妹在战斗中牺牲。1937年,侯清芝在一二0师三五八旅任连长,开赴山西抗日。1941年,侯清芝调往独立二旅警卫营任副营长,1942年,他到延安抗大学习,在大生产运动中,制造龙骨水车,浇地种菜获得丰收,被评为劳动模范。1946年到东北合江军区特务团任副团长,参加消灭土匪谢文东、李华堂的战斗。1950年回大庸任县大队队长,争取土匪侯青山缴械投诚。1987年病逝。

【人物简介——侯宗元】

侯宗元,1927年1月出生。1934年8月,一家八口一起参加了工农红军。父亲侯德成在攻打甘肃成县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部队留在当地老百姓家养伤,不幸去世,临牺牲前将他托付给当地老乡收养。1949年7月报名加入了解放军,参加了甘肃成县的剿匪和解放西藏的战役。

重温红色故事,

感悟时代精神。

主播有话说……


李建平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员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老百姓背井离乡走上革命生涯,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侯清芝一家八口同长征的故事是伟大长征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彰显了千千万万普通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和信任。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革命传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责编:高甜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