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株洲故事㉙ | 清正廉洁的开国中将谭家述

  社科株洲   2021-07-21 12:04:55

谭家述(1909-1987),茶陵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茶陵县农民自卫部部长、湘东独立第一师三团团长、红六军第十八师参谋长、红六军团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高炮指挥部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逝世。

清正廉洁的开国中将谭家述

谭家述虽是一名高级将领,但他始终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永葆纯朴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之初,谭家述把他与前妻所生的一个儿子接到北京。可是他的这个儿子没有好好地听他的话,穿着他的呢子大衣在北京滋事。他严厉教育了一番后,便将儿子送回了茶陵老家。

左二为谭家述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茶陵县领导赴北京找谭家述,想通过他出面为县里争取一点支持,顺便给他带了点茶陵土特产。见到家乡的父母官,谭家述自然很高兴,当这位县领导向他提出要点物资,他也表示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去办,愿全力支持家乡建设。但当他看到送给他的土特产时,他的脸色立即变得严肃了,他当着这位县领导的面说:“你来就来,要就要,这都是光明正大的事,不要给我送什么腊肉、茶油的。送礼这是国民党的那一套,我们共产党不能搞。如果你在北京能送我,你回到茶陵必然会收人家的东西。如果允许这样搞,还革什么命呀!”他这一席话虽言词尖刻,不留情面,但真知灼见,入木三分,对人教育启示很深。

20世纪60年代中期,谭家述的侄儿家里盖房子,找他给点钱,他硬是没给。就这件事,他当时曾对茶陵的同志说:“现在农村里生活还很苦,吃饭还成问题,他有钱盖房子!他当了干部,我还不知道他有没有‘四不清’呢?我有钱不能促使他脱离群众,我有钱宁愿给当年烤薯丝给我们吃的农民(1982年2月26日,谭家述重病期间,将2000元积蓄请《羊城晚报》捐赠给茶陵、莲花、永新三县的人民,履行了他这一诺言)。”

1967年2月的一天,茶陵的两位党史工作者采访完谭家述将军时已到中午12时半,便被谭家述邀请一块吃饭。对这件事,他们这样写道:“我们和他(指谭家述)及其几个小孩,还有刘秘书一同进餐。他的几个小孩都是穿着极普通的粗布衣裳,与我们民间百姓子弟无异,俭朴得难以令人置信。这实在出乎我俩的想象,因而在我俩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殊深。”

1983年,谭家述的小儿子来向他报告结婚的喜讯,工作人员在旁边打趣,让他给儿子一些钱办喜事。谭家述立刻伸出一个手指头,大家纷纷猜了起来,有人说一万,他摇摇头;一千,又摇摇头;大家疑惑起来:“难道是一百吗?”他摇摇头;一块?他仍摇头。在场的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一个同志开玩笑说:“一分”。他微笑着点点头。对此事,有人作了这样一首《调笑令》:

欢笑,欢笑,儿子结婚来告。众言应送千元,一指相伸示言。言示,言示,只给一分激志。

【党史小知识】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在向蒋介石要求抗日遭拒后,于12月12日凌晨,采取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

责编:颜青

来源:社科株洲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