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⑧|载人航天精神:埋头苦干 勇于攀登

  华声杂志·新湖南客户端   2021-08-25 11:16: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丽莎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遨游太空,中国人终于圆了千载的飞天梦。从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到完成太空行走,从把“玉兔号”送上月球,到追梦火星的“天问一号”踏上漫漫征程,在追梦太空的道路上,中国几代航天人硬是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埋头苦干,不畏难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踩在脚下,突破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奇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1998年,一名33岁的年轻人到北京的新单位报道,单位的老人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十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到中国来访问,演讲的时候说了一段话,他说人类第一位向往飞上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个美国人叫阿姆斯特朗,这个听故事的年轻人叫杨利伟。

五年之后,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个中国访客,他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写下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这一天是2003年10月15日,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已经过去了11年,距离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载人航天的设想已经过去了35年。而中国人等这一天,又何止等了几十年。

中国原本是火箭的故乡,早在一千多年前,老祖宗就发明了火药。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敦煌飞天的壁画;从唐朝的“二十八宿”到明代的万户飞天,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编织着对宇宙的向往和飞天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落后局面,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武力威胁,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到了1968年,我国开始启动首个载人航天计划“曙光一号”计划,但是由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计划几经波折,最终未能实施。

直到1992年9月21日,中央批准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在此之后的近30年间,先后有六艘载人飞船、五艘无人飞船、两个空间实验室被送上太空,共计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飞出地球。从航天员飞天太空行走,到“神舟”“天宫”太空“接吻”,再到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横空出世,中国航天人胸怀报国之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党中央首次将载人航天精神总结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

201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

1998年1月5日,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等待他们的是长达五年的艰苦训练。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他们要学习58门课、3000多个学时。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杨利伟在连续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为了解困,他准备了一个特大号的杯子,里面泡满浓茶,熬不住就喝两口。号称“魔鬼训练”的超重耐力训练,离心机以时速100千米旋转,人坐在里面要经受八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有八个人压在自己身上,整个过程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面部肌肉都被拉扯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1998年1月5日,首批14名航天员宣誓仪式。

航天员训练的时候,手边都会有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坚持不住,按一下这个按钮,训练马上终止。但自从1998年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20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航天员主动按下这个按钮。多年以后,杨利伟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当一件事儿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航天人的“吃苦”,不单指经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是求索路上对梦想的笃定和坚守,是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航天人。

特别能战斗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十几年来有一个心心念念的愿望,就是要去载人航天飞船主着陆场看一看。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年事已高,一直未能成行。直到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的时候,他终于圆了这个梦。向导问他,“您想看什么?”他说,“我想看‘神舟一号’的落点。”向导很奇怪,说大家来都是来看“神舟五号”啊,戚发轫平静地说,“我对‘神一’最有感情。”“因为‘神一’是从无到有,风险很大,成功了很不容易。”

1992年戚发轫出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9岁。摆在他面前的是两大难关。

▲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

第一是人才关。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很多人下海了,出国了,人才队伍严重断层,除了五六十岁的老专家,就是没经验的年轻人,人们不免质疑,这样的队伍能搞飞船吗?

第二是技术关。中国搞载人飞船比美苏晚了近40年,如果按部就班,还搞一艘跟人家几十年前一样的飞船,已然不能提振民族自豪感。怎么办?只能从零开始,跨越式发展,瞄准当时最先进的俄罗斯“联盟TM”飞船,选择技术难度极高的三舱方案,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要有所超越。

一场与困难较量、同时间赛跑的战斗就此打响。整整七年,戚发轫带着大伙儿像上了发条一样卯足了劲儿加班加点,很多年轻的同志直接把铺盖卷搬到了办公室。“人员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终于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验。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次日凌晨成功返回,不仅回到了中国,而且离预定地点只有10km。“神一”的成功,意味着中国航天用短短七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用三四十年走过的路,更表明我们的载人航天队伍是靠得住的队伍。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特别能攻关

能吃苦,能战斗仅仅是克服困难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航天人具备超强的应变突发情况的能力。与此同时,在这成功的背后,也有无数平凡岗位上劳动者的默默奉献,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付出,成就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怎堪回首说断箭,泪满面,肝肠断。风雨寒暑十三年,一夕霜过,江东父老,愧疚无颜见。枕戈饮胆九百天,万般磨砺难尽言。今夜可敢片刻闲?硝烟才散,举眸广寒,何日月又圆?”这首词作于2019年12月27日。作者是李东,“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这一天,备受瞩目的“胖五”第三次发射成功,举国欢腾,可没有人知道李东和他的团队是如何度过这900多天的。

“胖五”是网友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昵称,因其体型巨大而得名,直径5m,身长近57m,相当于20层楼高,重量达近900吨。“胖五”所采用的新技术比例高达95%,而国际惯例是不超过30%。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为的是实现运载能力一次性提升2.5倍,把更大更重的飞行器送上太空。

2017年7月2日,“胖五”第二次发射。火箭升空过程非常顺利,天气很好,人们甚至能在地面用肉眼看到助推器分离。可就在第346秒,突然有一个发动机故障,火箭慢慢失去推力,发射失败了!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个故障在之前全部的地面实验中从没遇到过。

怎么办?归零。在航天领域,归零意味着重新开始地毯式排查,这一查就查了908天。为了找到问题根源,团队重新研制了八台发动机,试车时间13902秒。要知道,“胖五”的氢氧发动机从开始研制的13年里也不过研制了16台,试车三万多秒。两年半,他们完成了之前13年工作量的一半。

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火箭的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要“再造心脏”,可不是几个人、几个团队就能干成的,而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像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国防科大、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空工业集团全都加入进来,共同分析,联合攻关。终于在2019年12月27日,沉寂908天后,“胖五”王者归来。

当晚,李东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前文提到的那首词,本来最后一句写的是“今日月正圆”,想了想,他又改成了“何日月又圆”。后面加了一段话,“明年几次重要发射,首尾相接,环环相扣,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半分懈怠,不容片刻喘息。”

2020年5月5日,“胖五”的兄弟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将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上太空,正式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任务的序幕。振奋人心的成功,靠的是中国航天人一次又一次攻关的卧薪尝胆,一次又一次挑战的众志成城。

特别能奉献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我守卫着一条无名铁路,从春到夏;我陪伴着一趟神秘列车,从秋到冬。我骄傲,我自豪,我是那通天大道的守护神。”歌词中的这条无名铁路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条军管铁路,位于中国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全长271千米,始建于1958年,由6300名铁道兵历时五百多天,以牺牲120名官兵为代价铺设而成。

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火箭、第一艘神舟飞船,都是由这条铁路运输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做“通天路”。

“通天路”上的点号兵依然在采用人工作业。“点号”,是一个特殊的建制,全长271千米的铁路,每隔10千米设一个点号,每个点号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他们一年365天的任务就是护路。茫茫戈壁滩,气温最高时可达49℃,最低零下34℃,风力最高可达14级,能刮上几天几夜,战士们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人一锹一背包,清砂检修巡道。

有一次酷暑作业,一个小战士晕倒了,大伙儿赶紧把他挪到屋里,用酒精降温。连长问他,“你想吃啥?”小战士迷迷糊糊地说了两个字,“雪糕”。副连长背起被子,坐上火车就去了百公里开外的清水镇批发了几十根冰棍,为了保温,用被子卷着一路抱回来。战士们坐在铁轨边上就开始吃,一边吃一边乐。

再苦再难,战士们也能坚持,最难过的是对家人的亏欠。270点号的战士姜思远服役五年,一次都没有回家过年。大年初一,战士们迎新年的独特方式是“喊山”。所谓“喊山”,是去到离点号比较近的一座比较高的荒山,站在上面向远方大声喊话,有人喊老婆,“我想你啦,你和孩子要好好的,不要担心我。”有人喊爸妈,“过年了,你们还好吗?你娃子我在这儿好着嘞,你们不要操心。”

中国载人航天,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千千万万像点号兵一样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正是他们年复一年的付出、牺牲和奉献,才一次又一次托举起火箭升空、神舟飞天。

很多人对“神舟七号”的印象都停留在航天员翟志刚挥舞国旗的那个经典画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画面背后的“惊魂10分钟”。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

2008年9月27日,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执行“神舟七号”任务的第三天。按照计划,下午4时41分,翟志刚率先出舱,并向地面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地面上顿时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飞船里的语音警报突然响起,并不断重复一句话,“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飞船很可能发生爆炸,意味着航天员很可能永远回不来了。

在这样的时刻,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传来了刘伯明和翟志刚之间的对话。刘伯明说,“01”。“01”就是翟志刚,“01,我们继续。”翟志刚回答“明白”。在巨大的危险面前,我们的航天员想到的不是自身的安全,不是个人的生命,而是任务。三人临时决定,景海鹏继续操作飞船,刘伯明和翟志刚打乱实验顺序,抢先把国旗带出舱外,这才出现了全世界所看到的由上百名中国科技人员一针一线绣成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画面。

后来经排查,之前的火灾警报是一次仪表误报。返回之后,三名航天员说出了当时的想法。他们说,“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

大家可能明白了,是什么支撑着航天员在魔鬼训练中苦苦坚持?是什么鼓舞着科研人员长年累月熬战攻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又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航天人默默奉献却心甘情愿?

是祖国,是中国人心头最鲜艳的那抹红色,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爱国主义。这是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也是一切民族精神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综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新华社、中国青年网)

策划 刘文

执行 胡晴


责编:陈洁

来源:华声杂志·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