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法治护航中闪光——株洲公安井龙派出所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背后

张斌,邓伊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3 18:40:00

让青春在法治护航中闪光

——株洲公安井龙派出所获评 “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背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邓伊善

近日,一个好消息传到株洲: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评选结果揭晓,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分局井龙派出所青年集体被认定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石峰分局井龙派出所位于湖南轨道产业中心——株洲“千亿轨道产业园”,辖区面积20.5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3个行政村,实有人口50462人,企业近500家,现有民警25人,其中党员15人,35周岁以下民警15人。

近年来,该所坚持党团建引领,充分发挥青年民警主力军生力军作用,在助推中心大局、促进青年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湖南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湖南省“党建示范点”、湖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构建青年民警“连心网”

这些年,井龙派出所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依托,以激励青年民警忠诚担当、促进青年民警成长成才为重点,切实加强青年民警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引导其忠诚担当、奋发向上。2018年以来,该所共有4名青年民警被提拔重用,9名民警被记功评奖。

“一是优化学习培训,二是深化作风建设,三是强化纪律监督。”谈起自己的做法,该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如数家珍。

学习上,该所大力推进学习型支部建设,每月开展党员、团员学习日活动,每季组织讲授专题党课,切实筑牢忠诚警魂。组织青年民警开展警务实战大练兵,向经验丰富的老民警拜师,并积极开展随岗培训、专业集训和“刑侦大讲堂”,全面提升了青年民警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风上,该所坚持班子带头示范,通过开展书记讲党课、聆听英模事迹汇报等活动,切实抓好青年民警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青年民警荣誉感、归属感。建立青年民警谈心谈话制度,对青年民警的工作困惑、思想波动及时掌握、及时引导,并每月进行集中交流、每季开展党建团建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家访,确保青年民警思想稳、作风实、干劲足。

监督上,该所严格青年民警队伍管理,开展“致民警家属的一封信”活动,共同加强民警8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严格执法监督管理,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升青年民警拒腐防变能力。近年来,该所没有发生民辅警违纪违法问题,警务评议位居全市城区派出所第一。

法治护航,构建矛盾化解“联动网”

井龙派出所辖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多、科技创新项目多,是株洲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区域。

针对项目建设多、流动人口多、征拆矛盾多、治理风险多等特点,该所聚焦园区发展需求和辖区群众关切,积极构建了工作联动、问题联治、矛盾联调的排查化解机制。

强化多调联动。该所在全市派出所率先建立“三调联动”机制,设立人民调解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与街道党工委、综治、司法、劳动保障、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兜底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2018年以来,他们通过多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310余起,连续3年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2%,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居民零上访的目标。

强化警企联动。该所与千亿轨道产业园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大型国企、民企建立矛盾联调长效机制,每月召开警企座谈会,并在4个企业中设立警务室,靠前化解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同时,定期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帮助和引导企业预防和规避风险。

2018年以来,该所走访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600余家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50个,消除企业安全生产隐患90余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社会环境。

强化网格联动。借助市区两级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契机,该所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建立村(居)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驻村辅警、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联席化解机制,推进矛盾分级化解,实现了“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小平安累积大稳定”。

近三年来,井龙派出所辖区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并成功化解7起积压数年的重大信访积案,为“千亿轨道产业园”创造了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

突出重点,构建风险防控“立体网”

多年来,针对辖区实际,井龙派出所明确以打击防范破坏营商环境的涉企违法犯罪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深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方面,健全多维防护圈。该所全力抓“人防”,整合辖区民警、辅警、城市快警、巡防队员等防控力量,组织开展专业化昼巡、社会化夜巡、武装化联巡,确保24小时全覆盖防护。全力抓“技防”,共争取新建高清摄像头450个,配置2台警用无人机开展“空巡”,实现辖区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空地监控无盲区。同时,全力抓“预防”,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实施“三个100”工程,即设立100个“反电诈”宣传点,在100个社区微信群发布“反电诈”知识,在辖区内布设100条“反电诈”宣传横幅,辖区电诈案件下降23%。近三年来,辖区刑事案件下降了51.2%,没有发生重大恶性案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

另一方面,推进打击精准化。针对涉及园区、企业、项目的各类案件,该所专门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实行快速受理、快速侦查、快速办结。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受到侵害的报警求助,第一时间处警,疫情期间成功破获“中车研究所涉疫诈骗案”,为企业挽回损失30余万元。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2个恶势力团伙,有力整治了辖区治安环境。组建青年突击队,严厉打击盗抢骗等多发性犯罪,实现辖区盗窃工业器材类案件清零、黄赌案件清零,辖区刑事破案率达到49.7%,连续两年在省公安厅部署的集中打击突出犯罪专项行动中夺得全区第一。

为更好地化解风险,该所还创新建立了义警工作站。2020年7月,他们结合省厅园区、社区、学区“三区”警务部署,争取石峰区委区政府和园区支持,与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率先建立株洲市首个义警工作站——井龙义警工作站,创建“社区巡逻防控队”、“交通安全维护队”、“安全防范宣传队”三支义警队伍。目前,义警队共45名队员,主要由辖区企业职工组成,由井龙派出所青年民警牵头组织,做好园区巡逻防控、矛盾调处化解、交通秩序维护、法律知识宣讲等工作。同时,辖区内针对社区服务的义警工作站也正在积极筹建当中。

以民为先,构建惠企利民“服务网”

多年来,井龙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出一系列惠企利民举措,打好“服务升级”组合拳,确保辖区宜居宜业。

点亮警营、擦亮窗口,硬件设施优质化。该所投入70余万元,完成对派出所的硬件提质改造,实现了功能分区。推进警营文化建设,设立党史墙、警史墙、廉政墙、荣誉墙,增强全所民警忠诚担当的使命感。户政窗口由“90后”青年民警创新推行“六个一”,即对办事办证或来访群众“泡一杯茶水、提供一张坐凳、放置一份当日报纸、道一声问候、打造一个整洁环境、实现一片WIFI覆盖”,为群众办事创造舒心的服务环境。

简化流程、优化服务,群众办事便捷化。该所全力推广应用“湖南公安服务平台”,辖区平台关注数、注册数均达到常住人口的85.5%,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实现了“一次不多跑”“最多跑一次”。同时,与高校合作,开发井龙派出所警务便民APP,实时发布警情预警,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方便群众直接在APP上报警求助、咨询服务,并主动为辖区群众、企业外籍专家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

贴近民心、化解民忧,警民关系和谐化。该所还抓好“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积极访察民意、访问民情、访排民忧,突出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重点人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失足青少年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人员和辖区企业、学校等单位的走访,用心做好情感沟通交流,积极做好警情通报、安全防范宣传和帮困解难工作。

责编:张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