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21-09-08 16:30:31
新华社西安9月7日电 题:银球翻飞八十载
——听延安人“讲”述圣地乒乓球传承
新华社记者 郑昕 张晨俊
金秋九月的延安,又是一个游客盈门的清晨。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桥儿沟鲁艺文化园区旧址,讲解员刘美艳拿起无线讲解器,开始了一天的“跋涉”。
“从前院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到后院的延安文艺纪念馆,一趟讲解走下来要将近两个小时。游客多的时候,我有时一天下来要走上个六、七趟。”她说。
1938年,党中央立足于为抗战服务,在延安创办了党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教育机构——鲁迅艺术学院,并在随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南泥湾》《兄妹开荒》这些经典的红色文艺作品,大都是在鲁艺的窑洞中诞生,至今余音绕梁。
延安时期的文艺创作虽条件艰苦,却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振奋了抗战热情。体育活动同样如此,黄沙飞舞的田径场、延河边上石头台,都是广大军民的运动天地,乒乓球的兴起也是筚路蓝缕。
体育史专家、西安体育学院教授王增明告诉记者,当时的延安各界为了能有球打,不仅需要筹集资金到西安等地采购球与球拍,还得自己动手开辟场地。就连当时的国际友人马海德,也曾就地取材制作出一张乒乓球台。
“在延安时期,体育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体育,这在乒乓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王增明说,由于这项运动根基深厚,在1937年的延安“五一”运动大会上,乒乓球已经和田径、篮球一起成为比赛项目,由抗日军政大学代表队获得冠军。而足球、排球在当时还只是表演项目。
陕北的秧歌、腰鼓走向了全国,乒乓球则在延安扎下了根。如今,包括刘美艳在内的不少当地青年都是乒乓球爱好者,甚至鲁艺文化园区还有曾在全市比赛中取得佳绩的职工。相比于其他同事,刘美艳看球早、打球晚,这一两年才捡起球拍,与喜好运动的儿子在小区里切磋。
时光流转历经八十余载,乒乓球台成为延安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当年那种简易球台早已见不到了,如今在深具陕北特色的“窑洞”里,一张张坚固美观的国产球台已经摆了进来。
在鲁艺日后所并入的延安大学,其位于延安新区的体育馆,就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地。刚刚从东京奥运会上载誉而归的国球选手以及全国乒乓球健儿,将在老区群众、学子面前联袂献技,各显其能。
十四运会乒乓球竞委会场地环境处工作人员赵文龙告诉记者,作为这座新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馆2018年起建,至2020年11月完成各方面验收。他表示,随着学校越来越多师生迁入新校区,这座可容纳4000多名观众的体育馆在投用后改善了学校整体体育设施条件,为学校日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未来还可承接各类校外体育赛事。
“体育馆外部以极具本土风格的窑洞造型为设计理念,内部设备兼顾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理念,在此前的测试赛上已经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清凉一夏’的体验,即将迎来正赛的考验。”赵文龙说。
刘美艳主动报名成为十四运会志愿者,将在盛会召开期间为参赛人员及游客提供服务。在半个月前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延安站活动中,她也作为收火仪式的礼仪人员,手持火炬“旗帜”,感受圣火荣耀。
“真没想到自己能和全运会建立起这么紧密的联系。”刘美艳说,“我就等着售票开启,和儿子到延大看马龙、许昕了。”
责编:胡旻
来源:新华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