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16 09:53: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姜鸿丽 通讯员 李飞 马杰
中秋的壶瓶山,遍野金黄。落叶在脚下窸窣作响,远处山涧水声潺潺,山林深处鸟声婉转……大自然演奏的秋季乐章,勾得康祖杰心里发痒。他放下手头正在编制的华南虎野化实验放归方案,望向窗外,脑海里全是壶瓶山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如果不是右膝盖半月板二度损伤,不能攀岩爬坡,我早在壶瓶山观鸟了。在大自然中,人鸟相依,其乐无穷。”说起壶瓶山的动植物,康祖杰神采飞扬。
今年52岁的康祖杰,是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30年来,他踏遍壶瓶山6.6万公顷山林,150多次登顶壶瓶山主峰,与飞鸟相伴,发现几十种湖南省动植物新纪录种,被誉为壶瓶山的“动植物百科全书”。
(2015年,康祖杰在石门县澧水河畔开展鸟类监测。)
13年监测记录373种鸟,练就“听音辨鸟”绝技
“这只鸟的叫声我没听过,应该没在壶瓶山出现过。”
今年7月,石门县壶瓶山镇老年协会会长唐生义在河边散步,发现一只鸟被鱼线缠住,立即拨打康祖杰的电话。康祖杰从电话中听到鸟叫,便有了判断。
他赶到现场,用细树枝钩住缠绕的鱼线,缓缓把鸟儿拉至身边,挽救了鸟儿。小家伙大大的眼睛,初步判断是鹭科。
“你能听音辨鸟,未必这鸟不认识?”唐生义将信将疑。
第二天,康祖杰查阅鸟类图鉴,兴奋地告诉唐生义:“老唐,您可了不得啦!昨天救护的那鸟叫海南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级濒危鸟类,属于壶瓶山新纪录种,常德地区首次发现。”
这种听音辨鸟的绝技,是康祖杰反复观察、听音,练就的本领。
康祖杰是土生土长的壶瓶山人。22岁到原江坪河乡林业站工作,和大伙一样,只认识“树是树,鱼是鱼,鸟分乌鸦和麻雀”。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上观鸟之路。从此,他带着10公斤重的观鸟设备在山林穿梭,拍下20多万张鸟类照片,录下2万多条鸟鸣声。
保护区古木参天、森林茂密,难觅鸟的踪影,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身。康祖杰常常猫腰前行,听到鸟鸣,先录其音、再观其行。鸟一出现,立即拍照。实在没等到鸟,他回去后,反复听录音、学鸟鸣叫。再上山时,他便学鸟叫,诱鸟出来。最难一见的是灰蓝姬鹟,回放鸣叫录音也不出来,康祖杰在山上蹲守几十次才拍到。
13年观鸟,康祖杰像一个“苦行僧”。“鸟类监测采用可变距离样线法,在壶瓶山设置15条样线,每次监测要在同一个月完成。”康祖杰介绍,他在深山密林一呆就是一个星期,一日三餐常靠方便面、饼干充饥。一次,他上山监测,忘记背干粮,肚子实在饿了,便从背包里翻出一个发霉的饼,掰掉霉渣,和同事一人一半。2019年冬季监测赶上大雪,壶瓶山积雪厚达40厘米。没有路,他一步一步小心试探,下山时连滚带爬。
(2011年2月20日,康祖杰在壶瓶山神景洞拍摄到的蓝喉仙鹟雌鸟。)
“上山看起来苦,其实是种享受。只要你心怀自然,尊重动物,就能了解动物,动物也能读懂你的感情。”康祖杰说。
“比如鸟,同一种鸟发出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意义。有的叫声代表鸣唱,有的代表警报,有的是呼唤同伴。我学几声鸟叫,鸟就来了,这很快乐。”说到兴头上,康祖杰模仿起鸟叫。办公室里,一会“咕—咕—咕”,来了“珠颈斑鸠”;一会“哒—哒—哒”,“普通夜鹰”发出像发电报一样的叫声,惟妙惟肖。
(康祖杰拍摄的褐灰雀。)
康祖杰对鸟情有独钟。13年里,他监测记录373种鸟,发现灰蓝姬鹟、长尾山椒鸟等22种湖南鸟类新纪录种,出版鸟类专著1部,发表科研论文9篇,多次在全国性观鸟比赛中斩获大奖。
蹚遍40多条溪河,发现3种湖南鱼类新纪录种
除了鸟类,康祖杰对鱼类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发现鱼类新物种“壶瓶山鮡”,这种发现在脊椎动物领域十分罕见。
他发现的鳗尾䱀、四川爬岩鳅、灰裂腹鱼3种湖南鱼类新纪录种,双全白环蛇、颈槽蛇2种湖南省蛇类新纪录种,丰富了壶瓶山的物种基因库,对动物地理学和动物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康祖杰走上动植物研究之路,源于他对壶瓶山的好奇。
(康祖杰在山溪里觅鱼。)
壶瓶山是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是生物专家眼里“内藏万金的绿色宝库”,每年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一次,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前身)教授魏来才到壶瓶山考察,谈起这里的珍稀动植物口若悬河。陪同考察的康祖杰深受触动:“我天天生活的壶瓶山,竟是这么神奇的地方,我要去认识发现了解它!”
上世纪90年代末,为探索壶瓶山,康祖杰考进中南林学院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每天起早贪黑,一头扎进动物学研究中。毕业时因只有高中文凭,拿不到学位。他自考本科后,再进中南林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康祖杰选择冷门课题——山溪鱼类研究。没有科研经费,他自掏腰包;没有显微镜,他向老师借;没有实验室,就用办公室。两年下来,康祖杰蹚遍壶瓶山及周边40多条溪河,把鱼类种类、分布等情况摸得门清,撰写论文《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与时空分布格局》,得到评委和专家肯定。
2007年,康祖杰采集夏季鱼类标本时,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鱼。他偶然结识研究鰋鮡属鱼类的专家、西南林业大学周伟教授,便把鱼标本图片发给他鉴别。让康祖杰喜出望外的是,周伟对这个“宝贝”很有兴趣:“这是鮡属鱼类,应该是个新种,你尽快把标本送过来,我给你好好看看!”
(康祖杰给记者展示壶瓶山鮡标本。刘蓉摄)
康祖杰带着标本,南下昆明。通过形态对比分析,初步判定是鮡属鱼类新物种。随后7年,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连续监测物种种群、食性、环境因子变化等,开展形态测量、分子测序等分析。为了研究亲缘关系,康祖杰北上白水江,西进嘉陵江、白龙江,采集同属标本,发现该物种在上颌齿带结构、尾柄高度、遗传距离等特征上,与长江上中游生活的中华鮡、前臀鮡、壮体鮡、四川鮡有显著区别。最终,该新物种论文发表在动物分类期刊《ZOOTAXA》,根据发现地命名原则,命名为“壶瓶山鮡”。
在动物标本室,记者看到,壶瓶山鮡标本,酷似娃娃鱼幼体。康祖杰告诉记者:“这类鮡一般生活在河床上有较大砾石、水流清、溶氧高的山溪河流上游,在长江中游洞庭湖流域的壶瓶山发现,可能是地理分化长期隔离造成。该物种的发现,对于填补世界鮡科鮡属鱼类演化长链中缺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150多次登顶壶瓶山主峰,最盼华南虎早日野化放归
30年来,康祖杰穿梭在山水之间,以寻鱼觅鸟为乐,与金雕、黑熊、野猪、林麝为伴。在他的带动下,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成果丰硕,监测到的脊椎动物从2004年的345种增加到613种,维管束植物从2836种增加到3080种。
在同事陈振法眼里,康祖杰是一个拼命三郎。“壶瓶山有一处蛇谷,每到蛇繁殖高峰期,到处是蛇,又有严重的瘴气。过去,人一入谷,多是有去无回,被当地人称为‘死亡谷’。他不信邪,和10多名同事一起,签订‘志愿书’,到蛇谷调查采样。他们荡着藤条过悬崖,采集标本2300多份,发现植物新种‘壶瓶山唐松草’,摸清植物家底。”陈振法说,康祖杰已把壶瓶山当成了家。
(康祖杰登顶壶瓶山主峰。)
30年来,康祖杰150多次登顶壶瓶山主峰。长时间爬山,他练成“飞毛腿”,“上山一天可以跑两个来回”。山爬多了,身体也落下毛病。前段时间,康祖杰右膝盖半月板二度损伤,走路吃力,更别说爬山。“疼可以忍,难忍的是,我再不能登顶壶瓶山主峰。”说到这里,康祖杰黯然神伤。
除了探究物种,康祖杰提倡从源头保护野生动植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绝美的自然,壶瓶山文旅小镇才有发展空间。”康祖杰说,他们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渗透到社区、学校,组织观鸟活动、环保知识竞赛、科学救助野生动物宣传等。2019年,他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康祖杰与法国观鸟爱好者寻找一种吃鱼的猫头鹰——褐渔鸮。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康祖杰本人供图)
“更深层次的保护,在于物种恢复,让生态链和生态系统更完整。”康祖杰告诉记者。世界自然基金会华南虎考察组认为,壶瓶山是我国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之一。国家林草部门也把湖南壶瓶山、湖北后河等3处保护区,确定为华南虎再引入项目候选地点。目前,湖南省林业局成立6个专家课题研究组,从华南虎繁育、猎物恢复、栖息地改造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康祖杰带领保护区科研团队,正在为实施华南虎野化实验放归做前期准备。
“现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毛冠鹿等动物种群的恢复,为华南虎野化放归提供了食物。我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前能让华南虎回归大自然!”康祖杰说。
责编: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