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上海犹太建筑 探索悠久犹太文化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2 22:50: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上海9月22日讯 (记者 张德会 通讯员 胡伟)近日,以色列国家旅游部举行“先体验、再出发:犹太文化探索”活动,通过“打卡”位于天津、哈尔滨、上海三座城市的犹太建筑老故事,以线上“种草”与线下“打卡”创意互动的方式,把“以色列”带到中国游客身边。9月19日,记者应邀与众多媒体同行和市民代表一起,在城市考古团队的带领下,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出发,徒步“打卡”了上海部分犹太历史建筑,体验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海犹太人生存状况,感受悠久灿烂的犹太人文精髓。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旅游参赞蓝天先生(Roy Kriezman)在活动致辞中表示:“‘犹太文化探索’项目是旅游部积极借力社交媒体和‘打卡经济’的新尝试,我们希望探索疫情下与中国游客保持双向交流的独特方式,通过优质内容和创新体验,逐步重建他们对国际旅游的期待与信心。也希望中国游客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联动,种草以色列,同时更加了解以色列这个有着丰富资源的旅游目的地。”

(2021年,以色列国家旅游部旅游领事 Roy Kriezman/蓝天 。资料来源 |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

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20世纪40年代,上海别发洋行(Kelly& Walsh )刊印的上海地图中标注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资料来源 | virtual shanghai)

打卡队伍先从舟山路开始体验。舟山路,修筑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上海有两条“舟山路”,一条在南市,也就是现今龙潭路的前身,一条就是现在虹口区的舟山路)英文为Chusan Road,因曾经是犹太难民的聚居区而闻名于世。南起霍山路,北至岳州路,长一公里多,宽10米左右,这条短短的小马路,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高峰时期聚集了数十家犹太商号,其与周边的霍山路、华德路、茂海路等形成了“无国籍难民隔离区”的核心区域。据相关史料,隔离区内犹太难民总数可能在2万左右。

犹太难民居住地

我们走在舟山路上,漫步在清水红砖,特色的弧形券和半圆形券的外廊式建筑群中,这是明显的英国安妮女王时期风格的建筑,局部使用简化的古典式清水红砖柱,背面为青砖清水墙,红砖清水要腰线。属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2021年,Chusan Liegh 铁门头。资料来源 |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

(2021年,舟山路59号 布卢门撒尔旧居。资料来源 |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

沿着舟山路往前走,“Chusan Liegh”的铁艺门头还在,在历史的打磨中蜕了色蒙了灰,但犹太特色的特色还清晰可见,还有转角的墙。这是那个时期标志性的小巷。在日本占领时期,上海的犹太人被迫住在这个狭小的街区。

据美国前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布卢门撒尔,1926-,1939年-1947年在舟山路59号居住)回忆:当时他和父亲母亲以及姐姐四个人挤在10平米左右的格子间里,四个人睡觉都成问题,经过反复商量和比划,他们决定大家头朝四个墙角睡。于是,父亲、母亲、姐姐和他各自选了一个墙角,睡觉时头朝墙角脚朝里。对于个子比较高的父亲,他的脚总要碰上别人的脚,觉得很不舒服。不过,对于当时只有13岁的布卢门撒尔,由于个子比较矮,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到上海后最初的那段日子,他们就是这样睡觉的,虽然十分艰苦,确是永远难忘的。

小维也纳

沿着舟山路往前走到霍山路上,城市考古工作者阿松老师指着右手边的那栋建筑说,这是原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他在平板上向大家展示了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的老照片,可以说这栋建于1910年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保存的相对完好。二战期间,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在沪设立分支机构,为支援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我们身后就是霍山公园,始建于1917年,原叫斯塔德利公园(司德来公园),1944年改称霍山公园,是当时犹太难民主要的休息聚会的地方。

(图为百老汇大戏院旧址,百老汇大戏院又称“罗伊屋顶花园”,为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室外休闲场所。资料来源 |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

提到休闲的地方就不得不提百老汇大戏院,阿松老师引导着大家沿着霍山路往前走,在一栋灰白色的建筑面前停下说:1942—1944年对在沪犹太难民来说是最艰难的时期,死亡人数直线上升便说明了这一点。特别在1943年2月被迫迁入虹口隔离区后,形势更为险恶。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犹太难民不得不靠乞讨度日,但大家仍能团结一致,同舟共济。难民们组织了乐队和足球队,在虹口那些狭小的街巷里组织文艺体育活动,以乐观精神消磨那艰苦的时光。还有一些难民建立了流动图书馆,组织图书交换,在那困难条件下为难民们提供精神食粮,一时有“小维也纳”之称。

(百老汇大戏院屋顶花园咖啡桌边休闲的犹太难民图片。摄影 | A T Hull Jr 图片来源 | Google Arts and Culture)

照片里可以看出,百老汇大戏院的屋顶花园虽然十分简陋,但仍然被布置得十分精致,紧密排列的桌子上铺有白色的桌布、休闲的躺椅让人精神愉悦、点缀其间的绿色盆栽更是增加几分生机。屋顶花园开阔的视野大概也能勾起他们对不确定未来的想象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切对于当时的犹太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精神慰藉,络绎不绝的客流,许多人的脸上都浮现着淡定的笑容。

(图为白马咖啡馆,原址位于长阳路180号,现址位于长阳路67号(犹太难民纪念馆)。资料来源 | 以色列国家旅游部)

白马咖啡馆

沿着海门路绕到长阳路上,白马咖啡馆伫立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对面,白马咖啡馆始建于1939年底,创始人是一对犹太难民夫妇(鲁道夫•莫斯伯格夫妇),这家咖啡馆兼具了餐厅、酒吧和夜间俱乐部的功能,因气氛温馨、服务周到,很快成为当时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场所之一。现在眼前的这所咖啡馆是依照咖啡馆创始人后代提供的历史照片原貌重建而成,于2015年8月开放的。不同于其他咖啡馆的闲适,人们来这里的心情更多是沉重的,它记录了一个民族流落他乡的辛酸过往。我们在摩西会堂结束了这次探索活动,以色列国家旅游部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有以色列特色的小零食,让大家身未动,嘴先行,领略舌尖上的以色列。

这次城市探索经历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了犹太文化,也期待能够去以色列亲身经历一下,不管是三教合流的耶路撒冷、清凉之都的特拉维夫,还是其领先的科技和文化,都令人深思引人向往。

责编:宁静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