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八面山:湘渝边境的“别一个国度”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5 12:36:31

文/杨秀莠

1、出发

最近,一个既有颜值又有故事的地方——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成为了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高频出镜的网红打卡地。

国庆假期一开始,我便心急火燎地动身探访。

上午10点,驾车从湘西州首府吉首市出发,过矮寨大桥、十八洞村,再在张花高速公路的花垣收费站进入花垣县城,然后往保靖县毛沟、清水坪方向走,大约2个多小时就来到一个靠酉水而居、藏缤纷历史的湘渝边地古镇——里耶。

于是乎,沈从文先生《白河流域几个码头》里的那段文字马上跳进脑海:“白河(今酉上游商业较大水码头名‘里耶’。川盐入湘,在这个地方上税。边地若干处桐油,都在这个码头集中。

站在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平阳,且有很好泉水,出产好米和杂粮,住了约一百户人家。若将那条山路塞断,即与一切隔绝,俨然别有天地。过去二十年常为落草大王盘据,不易攻打。惟上面无盐,所以不易久守。”

站在里耶游客服务中心举目仰望,果然见到一座峭壁灰白闪亮、状若航空母舰的突兀大山横亘眼前,这便是被当地土家族誉为“祖先船”的八面山。“气魄很大,很耐看”,沈从文说,赋以里耶古镇的神韵,真是“别一个国度”。

“家乡美得心痛,何必诗与远方。”我马上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短视频。随即,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一接通便听到一个久违然而熟悉的声音。原来,他是2009年与我一道住在东莞市南城区驻点招商的郴州市商务局老朋友朱主任,他问我是不是在他家乡桂东县八面山自然保护区?说是要来看我。我说,不在郴州桂东八面山,也不在浙江东阳八面山,我在湘西龙山的八面山嘞。

2、上山

因为工作的原因,八面山我曾匆匆去过三次。一次,是陪华润万家的喻总去山顶实地踏看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因为当时州、县政府计划将八面山优质白萝卜卖到华润万家超市;一次,是与湘西商检部门领导陪同澳门某集团公司叶主席去山上调研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工作情况,因为山上盛产有机绿色无公害高山蔬菜。还有一次,是陪同中国大唐集团陈总去考察山上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但是,这次完全是去旅游度假,可以尽情地感受八面山的魅力。

“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去鞍”。据当地人介绍,目前上八面山只有大岩门、小岩门、望乡台、西眉峡等几个隘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山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还是那么弯曲、窄小和陡峭,车技不高者望而生畏,最怕的就是遇到会车,自驾自然十分辛苦。于是,我弃车于里耶镇上全天候免费的游客服务中心,乘坐20元即可往返八面山的旅游公司专用交通车,落得个轻松自在。

同坐一车的刚好有两位来自上海的女游客,在为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她们一直毫无顾忌地聊着天,让我真切了解到外人对湘西的“好、差评”。

“你是第一次到湘西吗?”

“嗯。”

“你对湘西了解多吗?”

“不多。最初印象就是通过《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匪事》等影视片得到的,听说这里曾经土匪成灾,号称‘百年匪患’呢。”“这不,听说上面的八面山当年就是土匪盘踞的地方,发生过激烈的剿匪战斗。”“不过,昨天参观里耶古城遗址和秦简博物馆后,我大吃一惊。真想不到在这么偏僻的湘西古镇,居然保存着那么多关于秦朝的宝贵文物。”“这说明这里可能并不是荒蛮之地,两千年多前的里耶说不定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呢。”……

“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为了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我想起了恩格斯在《致乔治·威廉·兰普卢》里的这段话。

八面山,我又一次与您见面了。

3、云端人家

下午5点半,终于抵达八面山大小岩门一带开阔平坦的台地。

想不到几年前种植蔬菜的地方,已经开发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的核心旅游景区了。由此集散,可以游览杯子岩、自生桥、燕子洞、笔架山、高王洞、一线天、睡美人、青鱼塘、灵凤洞、望乡台、登天褒、一碗水、钢铁长城、日出日落、云山雾海、草原风光、西岭绝壁等20多个知名景点。

旅游住宿与旅游交通、旅行社号称旅游业的“三大件”,八面山的旅游住宿则体现着散淡、宽容、浪漫与多元。可以选择八面山民宿、星空云帐篷、小帐篷,还可以自带自搭帐篷,过一把云端人家的生活。但是,国庆假期期间,每日上山游览有2万多人次,找住处还真要趁早。

我问了一下,“星云居”共有星空帐篷20间,轻奢13间,野奢6间,小帐篷500顶。其中,包括价格1688元一晚的星空帐篷在内的中高档帐篷房早预定完了,只能选择架在木地板上的价格为120元一顶的小帐篷了。

厌倦了城里的“钢筋丛林”,体验一下大地为席天为帐的帐篷生活,倒也富有意趣。这使人想起诗人艾青的诗:“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住下,一个个帐篷,是我们活动的家。”

傍晚的八面山,落日余晖温柔得让人骨头酥软。预定好129号小帐篷,约好7点的晚餐,我马上扫码充值50元,租了一辆电动车在山上的游步道上撒野飞跑,好似回到调皮的童年。夕阳西下,晚霞朵朵,小路弯弯,晚风习习。我就地沦陷,意志磨灭,甚至顿生长居于此不愿回的念头。

吃晚饭可以在容纳200人的帐篷餐厅集中就餐,也可以预定好在外面的其他座位上。八面山上最主要的特色菜,莫过于烤土鸡、烤全羊和高山反季节蔬菜。我与别人拼餐,点了一份烤全羊。烤全羊上来了,散发一股浓郁的香味。品相焦黄油亮,肉质绵软鲜嫩,味道香脆可口。据说,烤全羊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曾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爱,也是他款待王宫贵族、远方贵宾和犒赏凯旋将士的顶级大餐,普通牧民根本无法享用。所以,历史上有“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烤全羊)者”之记载。

今天,游客却可以在八面山上的晚风中,大快朵颐这一珍馐佳肴,享受王公贵族的顶级待遇。只是,假若能够喝上一壶当地特制专产的好酒,那就更加完美了。

4、篝火舞台

饭刚吃完,就听音乐声响起。原来是露天篝火舞台开始表演了。

游客或坐在舞台下方的座位上,或站在可以俯视舞台的台阶上,或守着吃饭的餐桌边,享受离天很近的音乐嘉年华。

一群由80、90后青年组成的乐队,给八面山带来了新的朝气。他们表演的节目不仅有《我爱你中国》等主旋律红色歌曲,还有《光辉岁月》等港台通俗歌曲;不仅有《土家摆手舞》《情醉八面山》等民族歌曲,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外国歌曲。游客中的年轻人边摇着萤火棒,边忘情唱和。偌大个八面山,因此显得更加寂寥空旷。

旷野里的篝火晚会,洋溢着温柔与浪漫。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淡忘了爱恨情仇。

5、里耶灯火

因为不太喜欢喧闹,我就来到星云居上方的观景台。八面山平均海拔1200米,这里虽然不是最高点,却是放眼观景的好去处。

往山下远看,依稀看见不远处里耶古镇灯火点点,酉水河水若隐若现。猎猎峡谷来风,吹乱我的头发,也撩起我对于历史的追思。试想昔日里耶,该是如何繁盛!伫立观景台上,我仿佛看到了昔日里耶“满镇商店满镇人,满河绿水满河船”,仿佛看到了里耶“一镇繁花一镇笑,一河绿水一河船”。

唉,秦朝何其大矣,灭六国,击匈奴,服百越,终结春秋以来五百年之诸侯割据,缔造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何其强矣,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官制、地方郡县制,“百代犹得秦政法”,可惜仅有15年国祚、二世倏忽而亡。更讽刺更伤心的是,历史内涵极其厚重丰富的暴秦,似乎不愿意让后人全面了解它的隐私与过往,只留下少得可怜的历史资料。“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真应该感谢里耶古镇,感谢发掘于此的3.7万片沉睡千年的简牍,使我们能够越来越清晰地复原秦朝的历史。

还有,酉水这条贯通上游重庆酉阳和湘西龙山、中游保靖、下游永顺和古丈的黄金水道,该流淌着多少兴衰更替、悲欢离合啊!这个依偎在湘西酉水之滨的小镇,该深藏着有秦一代不知多少的绝世秘密呢。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座里耶古镇,就是一代秦朝的影子?一座里耶古城,就是一堆秦砖汉瓦的文明?

顺风细听,似有酉水船工号子的雄浑嘹亮,似有“参差十万人家”的鸡鸣狗叫,似有秦楚决战的兵戈铿锵……

6、高山星空

据说,看星空要选择离天较近而又没有灯光污染的地方。八面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晚上11点,八面山星云居、大岩门、小岩门等景区依然灯光闪烁、人头攒动。我钻进帐篷,拉开门缝,闲看满天繁星,冥想大千世界。古人说,北斗星肉眼可以看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宇宙是如此浩瀚,地球是如此渺小,人生则是如此的平凡庸常,我不由伤心起来。所谓的夜观星象,不过是自己与内心的对话,吉凶在己,吉凶自知。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乐山乐水?今天终于找到答案。原来我们一直在向大自然索取两样东西,一是索取动植物与空气、阳光、水等物质资料,这是最基础的物质保障。二是从自然界中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食粮,这是愉悦身心、触发艺术灵感的心灵激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生态文明的原因。

7、日出云海

就像痴等恋人的约会,就像喜迎婴儿的出生,才凌晨5点,八面山的大小山头已经站着、蹲着一大批游客。

因为,未曾看日出,枉到八面山。

终于,蛋黄般的太阳从层层白云中慢慢孵化,冉冉上升。游客大声欢呼,单反相机、手机纷纷动用起来,抓拍这一清晨美景。我身边一名游客动情地说:“就这样与心爱的人挽手看日出日落,看花谢花开,该是多么治愈系的风景啊!”我发现身边有一对穿着苗服的中年游客,就问他们是哪里的?他们说是湘西花垣十八洞村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村人也要旅游度假了。

太阳终于大圆大圆地来到云海之上,肃穆而又寂静。突然,观景台上的游客挥着五星红旗大声唱起来:“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接着,漫山遍野的游客高唱起来。八面山崭新的一天,就这样无比激情地点燃。

8、剿匪轶事

八面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度曾是土匪窝。

1949年底,原国民党军暂编第1军军长陈子贤与湘西匪首师兴周,盘踞龙山里耶和八面山,纠集4000余匪众,建立“湘鄂川黔边区民众自卫委员会”,在八面山构筑了大量碉堡、闸门等,企图进行所谓的反共游击战争。1950年1-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46军及38军114师还有地方部队共20万兵力,发起“春季剿匪”,八面山打响湘西全面清剿土匪的第一枪。

当时,剿匪部队利用软梯、绳索和长杆挠钩,分几路攻上八面山,直捣土匪指挥部所在地燕子洞,最后歼灭土匪3000余人,肃清了土匪势力。至今,八面山还留存土匪修筑的掩体、熬制火药的窑、卧床等遗迹。时任47军141师422团团长、后来升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郑波后来写了关于“铁帚横扫八面山”的回忆录。1986年10月,他作为潇湘电影制片厂《湘西剿匪记》的军事顾问,再次来到八面山,不由感慨万千。

如今,当年剿匪作战的遗迹成为游客探险的好地方。比如大岩门,比如小岩门,比如燕子洞,比如杯子岩,比如自生桥。有人还用回针法创作了一幅巧联:“八面山山八面面面威风,自生桥桥自生生生不息。”来到八面山的云顶之巅,但见云海层层,宛若蓬莱仙境。有诗为证:“八面山高两头尖,两头尖尖像只船。西边下去重庆市,东边下来是湖南。”

回到进山的大、小岩门,这里已然是一片美丽的草甸,人民日报曾撰文称之为“中国南方草场的一颗明珠”。草场有很多肥壮的马匹,游客悠闲地骑着马,有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味道。

有时,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坐车下山的时候,又与上海的两位游客同车。她们又是不停地聊天。“名山脚下是古镇,古镇之上是名山。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故事。这地方很吸引人,很有前途。”“沈从文先生就说了,这里不易了解,这里值得了解。”“若有时间,还会再来。漫游细品,定会有很多收获。”……

车窗外,路边的树木、稻田、房屋一晃而过,上山下山的自驾车络绎不绝。突然,我想起了沈从文先生多年前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凡是来到湘西的,只要肯用一点时间先认识湘西,了解湘西,对于湘西的一切,就会作另外看法,不至于先入为主感觉可怕了。各位大可放心来湘西,现在是海晏河清,一片太平。”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责编:向莉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