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17 19:57: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7日讯(记者 唐曦)11月17日,衡阳市召开产业推进大会。会上,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指出,未来衡阳将在原有8大重点产业集群、14条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一核两电三色四新”招引项目、布局产能,加快发展。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一核就是核技术应用产业,两电就是电气设备、电子信息,三色就是‘有色、白色、黑色’,即有色金属、盐卤化工、钢管及深加工产业,四新就是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还要发展生物医药(健康疗养)。”秦国文表示,衡阳发展的最大基础在产业,最大潜力在产业,最大希望也在产业。
近年来,衡阳上下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大抓产业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厚植产业优势,涵养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重点工程计划中产业投资占比60%以上,“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省前列。
秦国文认为,衡阳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内陆的集散点、全省打造“三个高地”的支撑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做到在双循环发展格局、国省战略布局中准确把握方向、布局产业。
秦国文说,中央、省委赋予衡阳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既叠加了新的地位和机遇,也叠加了新的责任和使命,国家和省里都期待衡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集聚、辐射、示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跳出“地级市思维”,开拓“区域性视野”,整合区域资源,寻求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既要增强协作力,更要提升统筹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秦国文表示,要推动全市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向智能化升级、向绿色化升级、向融合化升级,要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构建核心竞争力,在细分行业、领域、市场中树标杆、当示范。
朱健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产业项目建设上来,进一步细化产业项目建设的路径图、时间表,切实以产业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企业活力迸发、招商纷至沓来、项目高效落地,为衡阳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劲动力。
当天会上,衡阳正式试点推行赋“码”访企保护机制,全市首批52家企业现场进行了授“码”。同时,会议还下发了《衡阳市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对“产业链”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升级,明确每条产业链实行“一名市委常委+一名副市长”的专班制。
责编:唐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