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1 11:41:3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1日讯(记者 唐曦 聂沛 通讯员 文逸群 魏臻臻)为打造人才“头雁”方阵,激励专家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2月21上午,衡阳市召开“智汇潇湘 雁翔衡阳”首届优秀专家人才发布会,公布了110位衡阳市优秀专家人才名单。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出席并为突出贡献专家颁奖。

△活动现场
满城喝彩,110位优秀专家人才“星”动雁城
活动现场,110位优秀专家人才先后登台亮相,他们扎根衡阳、奋斗衡阳的事迹感动着在场所有嘉宾。“‘衡’给力,才会‘衡’有才,才能‘衡’发展。”秦国文表示,希望各位优秀专家、精英人才,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持续把人才引荐到衡阳,把成果转化在衡阳,把事业布局在衡阳,衡阳将是大家最佳的“合伙人”、永远的“同行者”。
据介绍,首届110位衡阳市优秀专家人才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是10位衡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平均年龄64岁,均扎根衡阳20年以上,目前仍在一线工作。他们入选过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或获得过国家级荣誉奖项,代表了衡阳各行业领域的最高专业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第二梯队是50位衡阳市优秀专家,平均年龄52岁,绝大多数在衡阳工作5年以上。他们专业水平拔尖,均担任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国、省级科创平台、团队负责人,重大项目主持人,专业学科带头人等,属于行业领军人才;第三梯队是50位衡阳市优秀人才,平均年龄45岁,一般在衡阳工作3年以上。他们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全面,承担过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属于行业骨干人才,是衡阳优秀专家“后备梯队”。
衡阳市委人才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首届优秀专家人才评选工作设置了摸底申报、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公示公布5个环节。其中,摸底申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掌握专家人才底数;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环节,由市直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从省科技专家库抽选了20名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工作坚持优中选优原则,重点考察人才能力、实绩和公认度;坚持结构合理原则,根据各行业摸底人数、水平层次,合理分配评选名额。110位衡阳市优秀专家人才主要从科学技术、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劳动技能等7大行业领域选拔而出。其中,科学技术领域31人,占28%、教育教学领域23人,占21%、医疗卫生领域15人,占14%、文化艺术领域13人,占12%、农业农村领域13人,占12%、经营管理领域9人,占8%、劳动技能领域6人,占5%。同时,衡阳市首届优秀专家人才评选坚持突出重点原则,紧密对接衡阳发展需求,重点选拔优势重点产业人才,110位衡阳市优秀专家人才中有72人为重点产业链企、事业单位的一线管理、科研、专技人才。

△衡阳市突出贡献专家
为在全城营造尊才重才的良好氛围,本次发布会以直播形式进行,并将10位突出贡献专家的VCR在市中心城区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以及车站、机场、大型公共场所、文化活动场地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市民李女士观看当天活动直播后十分感动,她表示,专家们执着于事业、奉献于人民的精神令人敬佩,催人奋进;同时,对人才的表彰与奖励是一个城市涵养与品位的体现,人才的集聚也为衡阳发展积蓄磅礴动力,她对家乡未来充满希望,今后也将继续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引才有道,“人才雁阵”蓄势磅礴
据悉,为进一步培育、用好、激励优秀专家人才队伍,衡阳市委、市政府将搭建平台,直接联系、管理优秀专家人才,提供专家津贴、医疗保健、研究考察等优待政策,并在人才项目申报、资金扶持、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激励广大优秀专家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衡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可获一次性奖励10万元,衡阳市优秀专家每人每年可获1万元,享受期3年。
衡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国辉介绍,开展优秀专家人才评选是衡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挖掘、盘活本地人才资源,打造一支专业拔尖、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家人才队伍,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加快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活动现场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引领衡阳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雁阵”计划。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涵盖人才引育留用的“1+32”人才政策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万雁入衡”“博士行动”“UP”模式等招才引智品牌,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落户衡阳。特别是今年,在全国首创“市校企”合作引才机制,引进231名博士,衡阳引才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为全国三、四线城市破解引才、留才难题提供了“衡阳样板”,入选全国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该市还积极盘活本地人才,名师名医、青年科技人才、青年英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系列人才工程计划,培育造就了各行业的优秀专家人才。
如今,雁城大地“群雁”齐飞,为衡阳奋力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积蓄了磅礴人才之力。
附:衡阳市首届优秀专家人才名单
衡阳市突出贡献专家10名
丁德馨 南华大学
文亚杰 衡山县岳云中学
刘和平 衡阳市艺术研究所
许仲秋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旷碧峰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邹树梁 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林芳仕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
罗志刚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胡辽平 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种衍民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衡阳市优秀专家50名
王 福 常宁市第二中学
王 震 南华大学
王诚喜 衡阳市中医医院
文思源 衡阳市第八中学
龙金平 湖南衡东县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
石爱伟 建滔(衡阳)实业有限公司
田 陆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左少怀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刘 敏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刘文捷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江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振湘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刘梁生 衡阳市实验小学
任美衡 衡阳师范学院
孙树波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许忠海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
阳先顺 衡阳师范学院
陈 刚 衡阳市美术馆
陈 君 衡阳技师学院
陈才坤 衡阳市书法家协会
何从行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何朝晖 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
李阳华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李国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明红 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奇峰 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李端扬 祁东县第二中学
陆元亮 衡阳市蔬菜种子有限公司
宋中莲 石鼓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肖 雄 衡阳电视台
林忠秀 衡阳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欧阳玲湘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郑四清 耒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周湖北 衡阳市第八中学
胡 南 南华大学
胡鸿军 衡阳市第一中学
胡锦明 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柳祥国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祖旭宇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 爽 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凌文武 衡阳县界牌镇凌文武瓷艺传习所
徐基平 衡阳市中医医院
梁陆元 耒阳市教育研究室
蒋云南 衡南县第一中学
彭书敏 衡阳市铁一中学
谢松林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赖琼玮 湖南大三湘油脂机械有限公司
詹济舟 衡阳市中心医院
廖 力 南华大学
廖纯德 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衡阳市优秀人才50名
韦 刚 衡阳电视台
尹幸芳 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尹新生 常宁市中医医院
龙 平 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
左建宏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刘 军 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 准 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
刘玲琍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晓燕 雁峰区湘江乡高兴小学
吕建荣 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阳衡湘 石鼓区都司街小学
陈 蔷 衡阳市艺术研究所
陈晓明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衡阳市分行
何忠诚 恒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李 红 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李 亮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孟定 衡阳市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盐湖供电所
苏钟焕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吴 敏 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吴 鹏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肖昊亮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
肖韶山 祁东县三福竹木雕刻工艺厂
余席茂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邹 毅 衡阳市第八中学
邹衍华 湖南工学院
范 军 衡阳县第一中学
罗维骁 衡阳爱尔眼科医院
欧阳波 衡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屈 辉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蒸水小学
易纯子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周 君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镕基 衡阳师范学院
周凌峰 湖南过龙岭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胡永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桂成方 湖南金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郭国强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
倪晓连 衡阳市蒸湘区衡钢幼儿园
唐兴平 衡阳良之隆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唐振坤 衡阳师范学院
曹彦斌 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黄俊斌 衡阳鸿菱石油管材有限责任公司
康素洁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曾 皋 衡阳市中心医院
曾建新 祁东县林业局
彭婷珏 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谢利英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谢海龙 衡阳市艺术研究所
喻翠云 南华大学
廖理邦 衡阳市美术家协会
魏 华 南华大学
责编:聂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