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5 12:07:36
姜宗福
今天是西方的圣诞节,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张艺谋居然选择这样一个日子首演由其担任总导演的红色主题印象剧《最忆韶山冲》。这似乎并不符合许多呼吁“抵制洋节”者的习惯思维。无独有偶,湖南岳阳楼·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刻意将“2021‘天下洞庭’岳阳旅游踩线活动接待宴”安排在了圣诞前的平安夜,这看似“崇洋”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不难发现,1950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挫败了联合国军的圣诞攻势,彻底扭转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局势。那一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之夜,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平安夜。有他们在,祖国每天都是平安夜!为了这一夜,毛泽东主席不惜献出了儿子毛岸英的生命,选这样一个日子首演《最忆韶山冲》,无疑是对毛主席、毛岸英及无数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显而易见,“洋节”不是不能过,就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过。湖南岳阳楼·洞庭文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潘宏军亮明了他的态度:“以赠送苹果的方式表示祝福,是我们洋为中用的一个创新!”他进一步解释说,平安夜的确是舶来品,但经过中国人的改造,使赠送苹果祝福平安的行为,成为了全世界的习俗。抵制洋节的最好方式,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其改造成我们的节日。比如平安夜,本来是基督教会的传统节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将其变成纪念抗美援朝胜利的平安之夜大张旗鼓地过,让全体中国人民在追思中共享无数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平安与快乐,有何不可?
这就引出了一系列十分敏感的话题: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何会失去魅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于过“洋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真的不如“洋节”吗?……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洋节”,其本质上都是节,看上去文化背景不同,其实内核是一致的,每一个洋节都与中国的某一个传统节日相对应,只是日期不同罢了。如平安夜对应的是除夕;圣诞节对应的是春节;情人节对应的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万圣节对应的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感恩节对应的是清明节……令中国人最反感的万圣节中有一个“小孩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敲门索要糖果”的细节,是不是像极了湖南乡下除夕夜小孩子走家串户赐年的习俗?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打不过“洋节”呢?
愚以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对节日主题的提炼。西方的节日主题非常明确,祈求平安过平安夜;渴望爱情过情人节;感人恩德过感恩节;驱赶鬼怪过万圣节……平安、爱情、感恩、驱邪主题恰恰是人们最根本的精神需求。反观我们的传统节日,多以时间命名,比如上巳、中秋、端午、除夕等等,文化和主题被隐藏,久而久之失去了文化气息,没有了文化记忆。节日中大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美好的民俗生活意境被人们淡忘,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等,与年轻人的生活渐行渐远。
二是快乐元素的融入。西方的节日之所以备受推崇,就是好玩,快乐。比如万圣节,本来是一个阴森恐怖的节日,西方人却万民扮鬼,嬉笑打闹,不亦乐乎。结果衍生出了一个由鬼怪面具、鬼怪服装、南瓜灯、啤酒音乐等构成的巨大商业市场,恰到好处地拉动了内需。又比如感恩节,感恩只是个“幌子”,快乐才是真谛。感恩节那天,美国人吃烤火鸡、南瓜饼;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还形成了豁免火鸡、黑色星期五购物等习惯。反观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元节烧纸钱,既污染环境,又阴森恐怖;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除了吃,还是吃,久而久之连味觉都产生了疲劳感,让一个个好端端的节日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假日。
今天是西方的圣诞节,老调重弹:如何拯救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如何对待洋节?潘宏军在2021“天下洞庭”岳阳旅游踩线活动接待宴上开出了一剂良药:坚守文化自信,洋为中用创新,制造快乐,承载快乐,传播快乐,让中华传统节日乐极生“碑”!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