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2 11:53:4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2日讯(通讯员 张雪珊 记者 昌小英)12月21日,邵阳籍行吟诗人李立从海南省三亚市发回消息,他自驾行吟咏祖国河山的旅途圆满收官。
李立热爱行吟创作,曾去过十余个国家,写下100余首关于世界地理主题的行吟诗歌,多篇作品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出版过6部诗集、散文随笔集和报告文学集。
今年3月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立萌生了环中国大陆边境线自驾写诗,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想法。他从古人下南洋的始发地广东汕头出发,历时5个多月,中途因疫情休整3个月,途经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23个省,行驶4万多公里,最后达到海南省三亚市。

“这次行程意义非常,虽历经艰辛,但我领略了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收获满满。”李立感叹道。
他进一步介绍道,此次行程充满艰辛和挑战,在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因迷恋219国道旁的一处雪山风景,把车开进了路边的沙坑里。那里荒山野岭、人迹罕至,手机也没有信号,他焦急地等待了很久,最终,几名开越野车路过的藏族青年帮助他把车拉回公路。青年们不计回报,让他感动不已。
除了突发意外,旅途中的李立还遇到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对此,不少亲朋好友都建议他提前结束行程,但他坚持克服困难,走完行程。
此次旅程,李立发布了56个视频,写下40多首8000余行诗歌。其中,人文生态长诗《大戈壁》《大雪山》《大漠》等深受读者喜爱,部分作品在《延河》(上半月刊)等文学刊物上发表。
李立部分诗歌欣赏:
夜宿澜沧江边
澜沧江通宵都在喋喋不休
声音浑厚,又急促
仿佛有很多话要对我说。我睡着了
早上起来,她还在唠叨
把高原的天,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知道,她没有远在湘江边的诗人起伦
说得那么通透、那么敞亮
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惺惺相惜
但我听懂了,她是说
海拔再高的水,归宿都在海平面
天下的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
只有那些战胜悬崖、险滩、暗礁的水
才可以拥有大海。昌都的天似乎也听懂了
突然间,竟然破涕而笑
过业拉山七十七道拐
海拔越高的山,下山的路
越是陡峭难行,心里的的失落感就越重
山口的风,能令人振翅欲飞
也能使人跌入万丈深渊,常常有人
在山巅之上,因为迷恋风光
抑或是挺而走险,最终落得车毁人亡
向上攀登时,总是意气风发
向下而行,难免忐忑不安
过每一道弯都要及时调整好心态
高处滚滚而下的流沙,仿佛想制造一点麻烦
有些杂碎,总是忘不了刷一刷存在感
不争一时之气,能躲闪的
尽量绕开,前面的每一道拐都是一个悬念
要到了跟着,才豁然开朗
早晨的尼洋河
高原的水,并不都有一颗咆哮之心
裹挟着泥沙,哼唱着高调
一路张扬欢腾而去。早晨的尼洋河
缓慢、平静、清澈,我几乎
听不见她的脚步声,她仿佛一位产后的母亲
把满满的幸福感,写在脸上——
那缓缓舒展开来的涟漪,绵延不绝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走过弯路,有过大落差的心
才能产生共鸣。就像诗人起伦的额头
发源出无数条溪流,有日月星辰在缓慢蠕动
我能从那些褶皱里,读出淡定和从容
就像尼洋河,她从不去盘算自己能够走多远
一路上能收割多少掌声和鲜花
除了流淌,她还是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流淌
责编:张佳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