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06 12:21: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上海讯 (记者 张德会 实习生 陈子妍)硬建筑,软实力,“阅读建筑”正成为人们打卡上海的一个硬核理由。打开各类手机软件搜索“上海”,弹出的地标介绍中,从万国建筑群、陆家嘴建筑群,到博物馆、美术馆,魔都上海的风情许多都是由独特建筑打上烙印;而由匈籍斯裔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绿房子”,则成为这些网红旅游打卡的流量入口。
邬达克的名字为何总萦绕在大众耳边?这离不开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邬达克纪念馆近年来不断开展推广的“探索邬达克”公益科普活动。
如何更好地向大众科普建筑?如何更好地把邬达克的建筑和它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12月4日下午,“系列‘邬达克建筑阅读’公益科普片上线发布暨科普意义研讨会”在邬达克旧居举行,科普领域领导、专家及科普受众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建筑科普的意义和路径,寻找让建筑更有温度更具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兰洁、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智勇、原浦东新区人大副主任郑时芬、上海市科委科普处处长何家骥、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方德佳、上海科技馆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陈筠、长宁区科协副主席张友勤、本项目科普专家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奚文沁、本项目科普专家高级工程师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廖方、纪录片《邬达克》导演刘冬实、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及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以及科普受众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
“探索邬达克”公益科普 活动常常一票难求
研讨会上,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首先介绍邬达克纪念馆科普工作概况。早在2013年,邬达克纪念馆的建筑与城市科学科普工作就已启动,其目标指向城市历史的保护和传承。近年的“探索邬达克”公益科普活动赢得了大批铁粉,每场讲座的名额预约都是开放即秒空,现场座无虚席。收效良好的邬达克建筑系列科普,也许能为今后的建筑科普活动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科普代表受众张廷勇,是在座年龄最大的研讨者。年过古稀的他感叹,作为上海市民,漫步间,他总与邬达克建筑不期而遇,但这份欣喜难以和亲朋好友分享。正是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的科普讲座,给了他与邬迷朋友相遇的平台,也正是“阅读邬达克”系列活动,让邬迷们与上海有了新的连接。
纪录片《邬达克》导演刘冬实汇报拍摄组对邬达克建筑的探索。他们通过实地走访,置身于其中,体会邬达克作为设计师的匠心精神,和他求新求变精神内核。将这样的个人品质和精神分享传播正是“邬达克建筑阅读”公益科普片的使命与责任。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奚文沁则分享了自己对邬达克建筑的感受。在邬达克设计的著名建筑“绿房子”中办公的她,感受到了邬达克建筑设计的用心和前卫:“近百年的老房子,稍作修补就焕然一新,生活其中也没有感受到硬件设施的落后;‘绿房子’还在今天又成为了受人喜爱的‘网红’建筑,可见邬达克的设计超越了时代局限性。”
奚文沁还提出,正如邬达克的‘绿房子’所展现出的原创精神一般,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格局也需要建筑科普为之宣传、展现,而上海城市规划中点、线、面结合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正需要邬达克科普视频作为为市民开启这条道路的钥匙。
(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
建筑科普 , 人迹罕至却美不胜收
建筑科普,道阻且长。刘素华坦言,目前建筑科普在科普领域内并不算主流,对于走在建筑科普前列的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来说,“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但建筑科普与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且就建筑本身而言也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因此即便孤独,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也会继续前行。
面对刘素华在建筑科普路上的孤独感,原浦东新区人大副主任郑时芬回应:“邬达克纪念馆在‘建筑科普’这条路上不懈努力,实在值得钦佩!小众的科普工作虽然有各种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独显独珍贵大放异彩。”她相信,当未来愈来愈多人开始探寻上海人文历史、甚至将自己的生活联系到科普时,邬达克纪念馆的建筑科普将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又一个文化瑰宝。
建筑科普 要 挖掘有温度的人文历史结晶
建筑是社会、艺术、科学、技术发展的凝结。以邬达克建筑为例,它们不仅仅是上世纪上半叶上海发展的社会缩影,也是今天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邬达克作品中不难体会到上海昨天的包容和时尚,更能通过它们的修缮一新看到上海的今天和明天。研讨成员提出,挖掘建筑蕴藏的人文历史元素,是建筑科普的重要工作。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廖方从国家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转变入手,探讨建筑对历史的深远影响。他说:“‘历史’二字不仅是时间维度的概念,更是切实发生在具象空间中的史实,而很多影响到人类重大历史进程的决定,就与建筑紧密相关。”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兰洁肯定了建筑科学性和人文性并存的属性。她认为,建筑科普应该更侧重引导市民关注其历史和人文精神。而建筑传承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屋,也蕴含着建筑师的审美追求、创新精神,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些都是未来人文科普的领域需要拓展的方面。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智勇分析,建筑科普不能止步于介绍楼宇的设计思路和建设历程,更要重视分享其背后所存在的文化底蕴。让更多人意识到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文化瑰宝,才是建筑科普的最终目标。
建筑科普 要重点 向年轻人传播历史
该向谁做建筑科普,又如何做建筑科普?研讨参与者不约而同认为,要地将目光重点投向年轻一代,期待年轻人将历史传承、延续。
上海科技馆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陈筠提到:“科普的本质就是把深奥的东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建筑科普需要搜集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再用年轻一代能接受的方式推广,向下一代传递城市历史。
(年轻的“邬达克建筑迷”,科普代表受众姚吉葳)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方德佳从青少年科普的启发性谈起,指出建筑科普是历史、人文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吻合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而邬达克纪念馆主办的“建筑可阅读”系列活动采用线上传播方式,广泛性强的网络传播能影响到更多年轻受众。
作为一名年轻的“建筑迷”,科普代表受众姚吉葳认为,建筑科普的是帮助市民了解城市的最好方式,也是帮助年轻一代记住历史、联系历史的方法。建筑科普需要挖掘建筑本身的历史,更需要如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一般的官方力量提供科普渠道。
责编: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