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年三十的“重头戏”,如何做得更好吃?怎样吃不易发胖?

  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2022-01-31 11:17:22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营养丰富,寓意深刻。特别是到了春节,饺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如何把饺子做得更好吃?如何吃饺子更健康?下面这些门道对我们有帮助。

■饺子皮可加些粗粮粉

饺子皮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精面粉、饺子粉制作饺子皮,容易消化吸收也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因此建议大家特别是糖友在和面制作饺子皮时,加入荞麦粉、玉米粉等适量的粗粮粉,也可以将紫薯、红薯或南瓜等蒸熟后和面粉混合揉匀做饺子皮。这样做出来的饺子皮,不但颜色更加多样,口感更加丰富,还可以使饺子皮的升糖指数降低,稳定餐后血糖。

■和面:放点盐,醒三次

做饺子选用普通的白面就可以,和面时稍微放一点盐,能让做好的饺子皮更筋道。饺子面用冷水和好后,要想让它好包而且口感好,可用一个盆把它扣住,让它慢慢醒1次再揉,如此3轮,就会使面特别光滑、有弹性。

■配馅首选膳食纤维多的蔬菜

饺子馅主要含有蛋白质和脂肪,如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能量超标,血糖会飙升,因此建议糖友们,饺子馅尽量选用素馅或者三鲜馅。特别推荐韭菜、芹菜、大白菜、荠菜等绿叶菜,因为它们含膳食纤维多,不仅可以降低饺子的升糖指数,还可以增加饱腹感。还可以再搭配适量的虾仁、鸡蛋、木耳、香菇等,既美味又营养丰富。如果要吃肉馅,一定选用纯瘦肉,且比例一定要小。特别要注意的是,调饺子馅少用油,这样才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调馅:用菜汁和调料水拌肉

准备做馅的蔬菜切碎后撒点盐,析出的菜汁用来拌肉馅,这样调出的肉馅很鲜美,不过之后要少放盐(如果调馅还放酱油,盐要放得更少些)。把肉馅放到一个深一点的盆内反复摔打(比用筷子搅效果好),让饺子馅更加鲜嫩多汁。还可以提前泡点花椒葱姜水(用1汤匙花椒,加姜末、葱段,浸泡1小时),泡好后把花椒、葱、姜捞出,用这个水来打肉馅。肉馅调好之后,把切好的菜放到里面,拌匀。保证馅不出汤的方法,就是加1汤匙植物油(注意不要过多)再搅和均匀。如果想吃味道特别浓的饺子,比如大葱(芹菜、香菜)猪肉馅饺子,大葱等一定要在放油后再放,这样的话,一口咬下去,就能尝到非常浓郁的菜香味。

■包饺子:皮2毫米厚最合适

把和好的面拿出来,撒一点干面粉,搓成条、切成剂、擀成皮,就可以包饺子了。饺子皮不能太薄,否则煮的时候容易破皮,也不能太厚,太厚的话,吃起来口感不好。差不多2毫米厚就可以,还要中间厚,边上薄。

■煮饺子:点2-3次凉水

水开锅后再下饺子,等再次开锅后调成中火,否则易破皮。一般肉饺子点2-3次凉水,基本就熟了。有一些老人煮饺子习惯盖锅盖,“盖盖儿煮的是馅,开盖煮的是皮”,一开始可以盖锅盖,但火不要太旺。饺子什么时候算煮好了呢?有的人说我尝一尝就知道了,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太推荐,一是容易烫嘴,二来,如果尝到的饺子馅是生的也不安全。可以通过一个现象来观察饺子是否煮熟:饺子飘在水面上的,而且饺子皮是膨胀的,摁一下饺子皮,如果它塌下去但很快又膨起来,就说明饺子熟了。

■饺子少吃几个更好

一般来说,1两面可以做6-7个饺子,根据自己每餐能吃几两主食,算一下可以吃多少饺子,一般建议吃七八分饱即可。另外,吃饺子不要吃得太快。煮熟的饺子质地柔软,易于咀嚼,进入体内消化快,血糖上升得也快。有些人可能觉得吃饺子少不过瘾,可以搭配吃些低热量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大拌菜等,以增加饱腹感,还有利于血糖的稳定。不推荐糖友把饺子油煎了吃,因为这种烹调方式会大量增加油脂的摄入,所以最好采用蒸煮的方式。

■“原汤化原食”没有科学依据

吃饺子的时候有种说法叫“原汤化原食”,意思是吃完饺子,需要喝点饺子汤助消化。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我们的消化主要依靠胃液,而煮饺子的汤中含有大量淀粉,不仅起不到促消化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速血糖升高,影响餐后血糖水平。另外,饺子在煮的过程中,里面肉馅的油脂和调料会析出到汤里,这些本可避免过多摄入的物质,可能因喝汤而被我们吸收,增加身体负担。所以,不建议吃完饺子后喝饺子汤。另外,吃完饺子后,不要忘记餐后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于仁文,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李琳)

责编:王思贤

来源: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