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地名源流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07 08:10:37

株洲,古名槠洲,亦名建宁,偶名朱洲。政区名株洲市。

株洲神农城。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咪 摄

槠,即青椆,俗称苦槠树,有苦槠甜槠之分。《山海经·中山纪》:“又东二百里回前山,其木多槠。”注:“似柞子可食。冬夏生,作屋柱,难腐。”司马相如《上林赋》:“沙棠栎槠。”《集解》引《汉书音义》:“槠似柃,叶冬不落也。”明代《本草纲目·果部槠子》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厚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结实大如槲子,外有小苞,霜后苞裂子坠,子圆褐而有尖,大如菩提子,内仁如杏仁。”皆载槠树。今释义为:木名,即青椆。壳斗科,常绿乔木,实为坚果,有椀状壳斗,可食。木材坚硬,可作器具。[1]由此推测,槠,在战国时就被人们识别并利用的植物。

洲,《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说文》亦作洲。《尔雅·释水》因之。《字汇·水部》:“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也。”王安石《书任林马铺》:“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明史·外国传意大里亚》:“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古今文中本义指水中的陆地。今释义为: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亦指河流中泥沙淤积成的陆地。[2]

槠洲,何时得名,史无记载。不过,也有出土文物及史料可证。

古槠洲境域内,现发掘东有烟墩冲(今株洲市荷塘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南距株洲市区约6公里的白关(今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有商代银子园村落遗址。[3]槠洲,地当荆楚文化与扬越文化之要冲,成为两种文化的交汇消长之地。据此推定:今株洲市区,商代以前就散居古人类村落。1955年,在今株洲市荷塘区江南商城一带,发掘战国墓葬10座。为土坑竖穴墓,有长方形窜坑和宽坑两种。出土有壶、豆、钵、罐、铁片等器物。出土陶器20余件,有鼎、敦、钵、勺、盘、匝等。另有四山纹铜镜、璜形饰、铜铃、料壁等文物。足见战国时期,楚人、越人在槠洲已有较大聚落。[4]

我在《株洲地名略考》认为:古代这一带,岗峦、溪谷、河流遍布,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植物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依山傍水,可渔可猎可耕,最适宜人类居住。根据地名命名的规律,约在《尔雅》成书之后,因境内濒湘江盛产槠树,江中多沙洲;亦或如乡贤所传:江边有上、下大沙洲(今株洲大桥东岸),遍生槠树,便形成以地形地物命名的古村落——槠洲。

槠洲得名,应在东汉初。

中国有文字可辩的地名,源于殷商甲骨文,如“丘商”、“北麓”、“洹水”、“土方”、“唐邑”等18个通名。[5]战国时《禹贡》中,第一次出现了以山、水命名的地名。以后《史记》《尔雅》《汉书·地理志》等史籍、地籍专著中,多录政区、山水地名;以地形地物命名的地名,亦已出现。《尔雅》是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成书于东汉永康年间(167),多释地、丘、山、水之名。

两晋以后至南北朝地名学著作中,如《博物志》《吴录地理志》《尔雅注》《华阳国志》《宜都山川记》《襄阳记》《湘中记》《广州记》《荆州记》等名著中,地名命名绝大部分以山、水、人物、方位、政区治所、民族为名。以物产命名的也有,不多。直到《水经注》中,释地名渊源的约1052处,其中人文地理类约有724个,以动植物命名的地名,分别占19个和33个。

由此推断,槠洲得名,约在东汉永康至建宁年间(167-172)。

然而,其时的槠洲,作为古居民聚落,并非大驿通衢,亦非县治州治,槠洲地名,多口传地名,亦或有民间书写。直到槠洲成为三国吴建宁县治,才有可能为官方文书书写。清光绪《湘潭县志》,共和国《南区区志》,确记建宁县治,设在槠洲。如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记:“西南流迳株洲市(槠洲)而入于湘……地为建宁故城,吴侯孙权所立,以防蜀湘南之渡”。但至今无其它古文献佐证,然而实有可能。

槠洲之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

有关史料记:南宋乾道二年(1166),朱熹与湖南岳麓书院主持张栻,在岳麓书院进行著名的“朱张会讲”[6]后,偕游南岳衡山,一路以诗酒酬答应和。朱熹事后在《南岳游山后记略》中有“丙戍至槠洲”的记载。文中“丙戍”年,即南宋乾道二年。以后诗文记载不绝。

醴陵陶瓷谷。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咪 摄

南宋乾道九年(1173),著名诗人范成大,出任广西静江知府,赴任时途经今株洲境内,写有《题醴陵驿》诗,其中有“槠洲何日到,鼓枻上沧浪”句,并作《槠洲道中》一诗:“烟凝山如影,云蹇日射毫。桃间红树回,麦里绿丛高。客子叹游倦,田家甘作劳。乘除吾尚可,未拟赋离骚。”在其笔记中云:“宿槠洲市,又当舍舆溯江,此地既为舟车更易之冲,客旅之所盘泊,故交易甚伙,敌壮县。”这说明其时槠洲,已成为江南重镇。

南宋开禧元年(1205),湖广总领权宣抚使项世安,过今株洲境,有《槠洲路口小雨》诗:“三十年前过此时,一双青鬓绾青丝。如今旧雨犹相识,只傍星星白吹处。”南宋嘉定元年(1208),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今湖南境内),官方绘制的地图册上,已明确标注“槠洲市”。这说明其时槠洲,已成为湘江边上一较大都市,知名路、县,通名全国了。

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江湖派诗人戴复古(1167-?,今浙江黄岩市人),浪迹槠洲,作诗《九日槠洲舟中》:“几年重九客他州,少泊槠田古渡头。人向饮中言我乐,谁知笑里是吾愁。黄华可忍抛三经,白发犹堪奈几秋。今日登高无处所,一樽携上枕江楼。”诗中“槠田”,即“株田”。清光绪《湘潭县志》及旧《醴陵县志》皆有“株田铺”及“株田关”的记载。

经笔者实地考正,株田铺,即为槠田铺、槠田关。明清时,株田铺为醴陵县经白关、荷塘铺,通往长沙的必经之道。1950年仍属湘潭县株洲镇,有株田铺老街,即今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办事处龙泉居委会。南宋咸淳九年(1273),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居槠洲市区达半年之久。次年二月,奉旨赴江西抗击元军。其好友徐畋,从长沙来槠洲送行,文天祥有《咸淳甲戍第二朔予道槠洲里笔畋方谏自长沙来》诗:“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诗作逊雅,但反映了作者对槠洲的深情依恋。[4]6

槠洲,何时依谐音简称株洲。目前至少有五说:一说南宋建炎元年(1127),槠洲已名株洲;二说2006年《株洲市南区区志大事记》称:南宋乾道九年(1173),已由槠洲改称株洲;三说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湖南省》称:南宋乾道间已名槠洲,后简作株洲。1993年《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株洲市》亦持此说;四说2009年《湖南省地名志·株洲市》称:“自南宋绍熙元年(1190)定名株洲。株洲之名沿用至今。”五说北宋政和三年(1113),已偶称朱洲,朱洲即株洲。五说中,何者为准,仍有争议,难以结论。

笔者认为南宋建炎元年(1127),由槠洲谐音简写成株洲,有其历史依据。

有关史料记:今株洲市境内唐代设有“传舍”(即驿站),至北宋普设驿站时,其时槠洲渐以槠田铺聚集为市,至南宋初时,已成一方名镇。至南宋建炎元年,由于境内酿酒业兴旺,株田铺(槠田铺)一带,已酒肆林立,商贾穿梭于市,宦者、游者、商贾、文人、骚客,多栖居游历于此。

南宋隆兴元年(1163),奏斩秦桧的名臣胡钰谪贬衡州(今衡阳),回朝复职,途经株洲(已由槠洲改名),在赠胡氏湘西园歌妓黎倩诗中,可以想见当年株洲繁华之景了。尔后戴复古的诗中,更是确证南宋初时株洲繁华之状。戴复古诗中虽仍称“槠洲”,但这是官方的称谓。民间及商贾之间,已由槠洲简作株洲。

南宋建炎元年,朝廷任雍端行为“槠洲”酒场官。《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记:酒场官实为“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至此,每年槠洲征酒税20万缗钱,俨然一县级都市酒税。直到南宋绍熙元年(1190),湖南转运判官陈傅良到株洲核减酒税。减负后,商业更趋繁兴。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槠洲改名株洲后,历71年繁兴发展,至南宋嘉定元年(1208),官方地图册上,仍标为“槠洲市”。

槠洲,偶名朱洲,也佐证槠洲,在这一时期改名为株洲。

北宋政和三年(1113),诗人张舜民贬为郴州酒税官(酒场官),乘船溯湘江而上,途经今株洲市渌口区王十万,写有《次晚洲》(今挽洲)诗。在其笔记中记:“癸已,次晚洲,洲上平广,土壤如北方,居人止一两家。自朱洲之西水中,处处有三石,形如坏冢,土人谓之黄牛石,出没水中,颇为舟船行人之患,过者避之。”文中“朱洲”,应指今槠洲无疑。诗人可能依槠洲或“株洲”谐音,写成“朱洲”。因缺文化依源,又仅为偶记,后自然消失。直至明崇祯《长沙府志》又偶作朱洲,也因无文化依源,后亦消失。自此后,不见文史诸籍。

槠洲改名株洲,有个过程。可能是槠洲酒税业务繁忙,交往日多,经管人员少,忙不过来,为图书写方便,故以谐音简写成株洲。起初,多民间口传、书写,后多出现在地方官方文书中,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渐渐为人们所接受。

自此后,官方文书多录古名,民间多录今名。有时古、今地名,无论官方、民间,皆交替使用。但以后使用今名者日多。不过,清光绪《湘潭县志》有时仍录为古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株萍铁路,历时7年建成通车,在今株洲设站,仍书写古名槠洲。直至清宣统二年(1910),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建成通车,才改称“株洲车站”。至此后,无论官方或民间,皆以株洲称名。槠洲古名,渐成历史记忆。

建宁,今株洲古名。株洲境域,远古属九黎部落辖地,后又属三苗国辖地。《国语·楚语》:“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等古籍中,皆言蚩尤为九黎之君。《龙鱼河图》:“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联盟,可能由81个氏族组成。

据《山海经·太白阳经》记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当传说中的伏羲、神农使用木、石兵器时,蚩尤就以金属(红青铜)作兵器。这说明其时九黎部落的生产力水平高于炎、黄部落。

相传黄帝部落在西部崛起,并统一北方后,便乘胜东进,却遭到了蚩尤部落的强力抵抗,东西两大部落,在黄河中游地区发生激战。《太平御览》:“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后来黄帝部落得到当地居民的帮助,与炎帝部落联合,最后在涿鹿县(今河北省涿鹿,亦说在今山西运城盐池一带),将蚩尤战败擒杀。

九黎部落战败后,势力大衰,被迫渡河南迁,退居在“左洞庭,右彭蠡”(今洞庭湖、鄱阳湖)占据今湖南 、江西等广大地区,到尧、舜、禹时,又形成了三苗部落联盟,其首领为驩兜。[7]《尚书·尧典》:“放驩兜于崇山(崇山峻岭)以变南蛮。窜三苗于三危。”《国语·楚语》《吕氏春秋·召类》中,多有三苗反抗不服,而遭征服的记载。最后舜率部族大举南征,由于力不从心,《淮南子·修务》:“舜南征三苗,遂死苍梧”(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

今株洲市,上古属荆州地域。《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政区地名。称为“荆”。《释名》:“取名于荆山也。”春秋时属楚,春秋中期之前,属古扬越势力范围。春秋中期后至战国初、中期,楚国势力才占住今湖南、江西等地,置郡设县,加强统治。

秦“分黔中为长沙郡”,[8]西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主孙权析临湘(今长沙县)、湘南县,始置建宁县,取“建安宁边境”之意,亦或取东汉建宁纪年号为名,故名建宁。县治初步考正,位于今株洲市荷塘区东湖(亦名石子湖)公园一带(古称旱草坪)。与攸县、醴陵,俱属长沙郡。[9]

建宁置县,《三国志》涉及县政区地名时,言州郡,少有县名记载。建宁县名无载。《晋书·地理志》《宋书》《南齐书》《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中,皆有建宁县名记载。这足以证明三国初,建宁县确已设置。

茶陵古城。王梓槐 摄

晋时属长沙郡。[8]294南北朝宋时属长沙内史。[10]南齐时属长沙郡。隋开皇九年(589),废茶陵、攸水、阴山、建宁入湘潭县。[11]“唐武德四年置南云洲,析湘潭县地,复置建宁县,县治驻槠洲;又析置安乐、茶陵、新兴、阴山四县。贞观元年(627)州废,省茶陵、安乐、阴山、新兴、建宁,以攸来属。”[12]属衡州。唐天宝八年(749),原建宁县域始属湘潭县,[13]县治驻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镇城塘)。

何时置建宁县,至今有四说。一说设置于东汉建安十九年(214);二说设置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至二十四年(219);[14]三说设置于三国吴太平2年(257);[15][16]四是“晋泰始中立”(265~274)。[17]四说之中,何者为准,今仍有争议。

我认为在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七月间,始置建宁县,县治驻槠洲旱草坪(今株洲市东湖公园一带)。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建安十九年(214)五月……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筹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逐“尽得三郡将守”。孙权又令孙皎、潘璋、鲁肃合兵并进,拒关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领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北宋《资治通鉴·六十七》中,亦有类似记载。

不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建安二十年(215)秋七月,“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珍宝。巴、汉皆降。”[18]这说明曹操领军攻占汉中,是公元215年7月,由此推断孙权、刘备分湘江而治,是在建安二十年七月后不久。但“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却在建安十九年五月之后不久。

由此判识,建安十九年,由于吴蜀疆界不明,互有争夺,这一年在今株洲市境设建宁县,可能性不大;但吴蜀双方应在商谈争夺之中。至建安二十年(215)秋七月后,因曹操占领汉中、虎视巴蜀,才迫使刘备与孙权罢争求和,同意划湘江而治。今株洲市区湘江之东属吴,湘江之西属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沿袭春秋战国时的郡县制,并规定郡辖县,后成定制。自秦汉以下,未有立郡不置县之例。因此,东汉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后,吴置建宁县,县治首设槠洲旱草坪,属长沙郡。

建宁县治曾迁治于今株洲市渌口区淦田镇。

清光绪《湘潭县志》:“吴废帝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都尉,立衡阳郡,治湘南,又置建宁县。”“淦田亦为建宁故城,盖吴置湘西后移治令。”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析湘南县置湘西县,[10]74县治据考设今株洲县堂市乡土城村(亦说在株洲县王十万乡荷包洲村)。吴为扼守空灵峡(即今空洲),防蜀渡湘东进,只好将重心南移,建宁县治从槠洲,迁入淦田(今株洲县淦田镇淦田村)。

晋泰始年间即吴宝鼎元年(266),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因魏咸熙2年(265)十二月,魏元帝禅位,晋司马炎取曹魏立晋国,吴永安七年(264),吴景帝病死,四子皆幼弱。其时,东吴北有强晋压境,南有交趾叛乱,为防司马炎南侵,建宁县治,又从淦田迁槠洲,即今株洲市芦淞区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塘一带。

晋一统中国,建宁县治仍驻槠洲。南朝齐年间,建宁县属湘州长沙郡,隋开皇九年(589)至唐武德四年(621),废、置交替,直至唐贞观元年(627),建宁县并入攸县,唐天宝八年(799),原建宁县域始入湘潭县。其中湘江之东小部分地域,划入醴陵县。此后,槠洲及今株洲县域大部分属湘潭县地,属潭州长沙郡。

清乾隆九年(1744),设株洲塘汛于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株洲抚民府,设同知管理,同知府衙驻今株洲市芦淞区樟树坪(今樟树坪小学内),属长沙府台,[4]7清末称为株洲厅。

民国立,株洲又划归湘潭县东一区管辖。民国23年(1934),湘潭县设株洲镇,属第二区。民国末期(1946),由镇改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株洲区,所辖株洲集镇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人口约7264人。1950年6月,株洲区设为区级镇,辖一至四街居委会、田心塅、董家塅、石子头3乡。[19]

1951年6月,株洲镇升为株洲市(县级),属长沙区专员公署。1953年4月,株洲市改为省辖市。1956年4月,株洲市升为地级市。市政府驻南区(今芦淞区)新华西路。1965年4月株洲市设辖株洲县。1966年1月设辖市郊区。1969年设辖东、南、北三区。1983年株洲市转辖醴陵、攸县、茶陵、酃县(原属湘潭地区。1983年湘潭地、市合并,以上诸县划属株洲市)。1997年5月撤东、南、北、郊四区,改设为天元、荷塘、芦淞、石峰四区。

炎帝陵。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咪 摄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东临江西省萍乡市和吉安市。古有“江南要冲”、“南北通衢”之称。现为株洲市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商贸、社会聚集中心。2008年12月全市总面积约11262平方公里,辖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及天元、荷塘、芦淞、石峰和河西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末总人口381.2万,其中市区人口79.5万(户籍人口),常年流动人口约20万。多属汉族。炎陵县龙渣瑶族乡,为株洲市唯一少数民族乡。

境域内山地、丘岗、平川交错。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河溪汇注湘江。气候湿润。山地多竹木。矿藏富有。水陆交通便捷,为南方重要交通枢纽。富有农产。炎陵奈李、茶陵大蒜、攸县麻鸭、豆腐、醴陵辣椒、渌口油茶,皆为名产。为江南工业重镇。株洲市区驻有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株洲硬质合金等国有大型企业;株洲芦淞服饰、醴陵烟花、瓷器素有名声。市区有全国著名的科研机构608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1家。有湖南工业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基础教育优良,其他社会事业发展。

境内古迹名胜众多,人文荟萃。择其要者有炎帝陵、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古迹名胜有龙渣瀑布、湘山寺、茶陵铁犀、光泉石刻、宝宁寺、皮佳洞、先农坛、红拂墓、伏波庙、古桑洲、大京湖、徐家桥等。渐成旅游旺地。[20]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76.

[2]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700.

[3]株洲文物名胜志编写组.株洲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7-158.

[4]株洲市芦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株洲市南区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332.

[5]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

[6]陈先枢编.长沙历史文化名人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7.

[7]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国古代民族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51.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92.

[9]湖南古今地名辞典编辑委员会.湖南古今地名辞典[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61.

[10](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45.

[11](唐)魏徽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608.

[1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04.

[13](后晋)刘眗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07.

[14]株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株洲县志·杂录[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567.

[15][16](清)嘉庆一统志、株洲市南区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5、5.

[17]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07.

[18] (晋)陈寿撰.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32.

[19]湘潭县志编纂委员会.湘潭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47.

[20]株洲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株洲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2995-3007.

(彭雪开)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