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丨卅年日夜浇心血,佳木葱茏乐在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06 11:00:39


卅年日夜浇心血,佳木葱茏乐在中

——忆父亲、省级语文特级教师秦振铎(上)

作者:秦见来

简介:先父秦振铎,岳阳市一中原省级语文特级教师,岳阳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委,洞庭诗社首任副社长。他受学于旧社会,执教于新中国,守正不挠,诲人不倦,为祖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得到学生尊敬爱戴,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殊荣。

四十一年前的今天,家父谢世而去。羁旅之人,因疫情阻隔不能坟前祭拜,惟往事于怀,没齿难忘。

父亲毕业于湖南大学教育系,一九五二年分配到长沙县一中教书。两年后任教导主任。一九五七年到岳阳师范当实习主任。改革开放,师范改名为岳阳县城南中学,再改名为岳阳市三中。一九七三年岳阳市、县分家,组织安排他到岳阳市一中任教。

教书三十载,父亲共教六十六个班,约三千六百多学生。大部分学生从事教育工作,遍及岳阳地区,也散布省内外,很多都是教学骨干。每见学生事业有成,自己所付心血没有白费,他倍感快慰。

父亲禀性温良,注重礼节,早些年,同事和朋友来访,他拱手行礼;校外来客,不分长幼尊卑,不论时间早晚,即使深更半夜,送客必至校门。上课学生起身发言,他要学生坐下时,前面都加个“请”字。当时世风日下,很多学生不思学习、调皮捣蛋,父亲一如既往,对学生彬彬有礼,教学一丝不苟。有班主任老师劝他,“您这么大年纪,对这些调皮家伙,有什么好客气的。”父亲听了,一笑了之。

父亲饱读诗书,学识宏阔。他读过的书,常有眉批,尾批,书中有误,必圈之改之。待人诚恳,近似儒腐。学生和晚辈来信,若有文字语法错误,必回信指出。无论给何人写信,均用毛笔,以示尊重。写信不打草稿,援笔立就,一气浑成,一手工整小楷,无一处涂改。授课黑板上板书,亦是如此,字迹工整,排版均匀。有次父亲写信,我帮他磨墨时问:“爸爸,您为什么不练草书?草书比正楷要潇洒多了。不管你读书多少,哪怕腹中空空,在人眼中,就是很有学问的样子。” 他笑了笑,停下笔来对我说:“是的,俗话说,字是人的门面,字如其人。写草书要有扎实的揩书基础,草书写得好的,不少是思绪奔放,神情飘逸之士。我是教师,写的字要让学生容易认,不易误会才行。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最好提倡写楷书,当然行书也行。”

父亲为人诚信,一诺千金。无论学生、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有事相求于他,总有求必应,尽力而为。一九七八年高考后,一中领导狠抓师资培训工作,要父亲给在校中青年教师定期上辅导课,市辅导站也要他为全市大专函授学员讲授古文和旧体诗词。他本身教学任务繁重,还是放弃休息时间,备课辅导,讲好每堂课。有一次,父亲下辅导课时已晚上九点半,但他想到已答应给一年青教师讲解片段古文还未践约,于是又连续为这位老师讲了一个半小时,讲完课时,已近宵分,他形神至为疲惫,但想到有助于这位老师明日给学生讲解,仍倍感欣慰。

父亲每月有很多来信,多为学生、同学、同事和诗友,亦有向他求教的陌生人。不管是谁,他每信必复。以防疏忽,还在对方信封上标明回信日期。父亲教学先进事迹上报后,来信更多。一九七九年天津五十八中、石首市七中、广西全州高中、建新农场中学等单位,先后来信询问有关《岳阳楼记》方面问题,他都为此认真查阅资料,或传抄资料供其参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九八 0 年元月二十九日,新疆塔城地区建设兵团学校青年语文老师王锡荣来信,要父亲介绍一些语文教学经验,并寄一些有关教学的辅导资料给他。父亲深夜回信,次日寄书八本。王老师卅接信接书后,又寄来热情洋溢的篇章,父亲感曰:“青春白发,素昧平生。育苗之志相同,万里当不为远。‘相询何必曾相识’啊!”

父亲抱诚守真,诲人不倦。即使处于外界严重干扰,对教师不敬的时候,他坚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从不为之动摇。有人不让学生学文,中学语文课统统变成政治课,变成大批判课,慑于四害淫威,他也讲些空头政治,但未放松语文基础的教学。早年就读城南中学的一位先生曾对我说,当年学校其他教师干革命,你的父亲做学问。我听后,亦喜亦悲,怅然若失。

父亲教学精益求精,言传身教。“教材要熟,钻研要深,律己要严,讲解要准。” 是他三十年教学恪守不渝的原则。教材要熟,是父亲讲好课的第一道基本功。举凡六七百字古文,或千字左右的现代散文,他能流畅地背出,上课不看教本,讲的却是课本上语言。钻研教材,探溯课文字词句篇,他从不浅尝辄止。虽然语文课本的大部分教材他教过多遍,但仍然坚持备课,从中悟出新意,力图讲解精辟。二 00 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一位名为“和风”的博主在《公社中学》一文中回忆父亲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时写道:“为秦老师的学识所折服,更欣赏秦老师的讲课风格。秦老师说 ‘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麻’是一种乐器,形状如琵琶, ‘如麻’说明雨滴很大,我闻所未闻。……,对我触动很大,我于是想,蛮干恐怕不行,要学习,要研究方法。”

父亲古道心肠、仁爱宽厚,即使对之前中伤害过他的学生亦是如此。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朱姓高才生,爱好古典文学,文章华美。该生常来家请教,若逢吃饭,父亲便请他与我们同食。朱生才高八斗,当然不计小节,欣然食之,然后推开空碗,把嘴一抹,又滔滔不绝跟父亲谈起来。仿佛父亲肚中学问太多,特意请他挖掘,不然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朱生毕业后到农村教中学。之前父亲受冷落,学校派人外调,主要对象是与父亲接触多的学生。该生在书面材料中揭发父亲利用课堂散布封资修思想,污蔑人民日报社论有文法错误,为整父亲的人提供了上纲上线的有力旁证。

改革开放,岳阳地区成立师范专科学校,时任师专副校长的文家驹伯伯是原岳阳师范校长和父亲的诗友。朱生想进师专当老师,专程来我家。我见他进来,便到后房。他跟父亲道歉后,请求父亲,大人不计小人过,向文校长说几句好话。父亲说,我知道你出身不好,为了自己过关,唯恐革命不彻底,但是做人要凭良心,实事求是才行。你知道错了,没必要多提。你在师范读书时,我多次跟文老提及过你,他对你有印象。下次他来我家,我可以跟他说说。

待朱生出了门,我出来对父亲说:“人家忘恩负义,您还真要向文伯伯推荐他?”

“唉,他书读得扎实,虽然没进过大学门,但毕业不久,学中文的大学老师,又有几人能比得上他?上次文老要我推荐人才,我已经提了他,文老也认为是不错的人选。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情已过去,就不必纠缠不清了。” 父亲答道。

“爸爸,您教的学生,五十年代毕业的,在您受难时,不少人写信安慰您。您的工资被停发了,还有人寄钱来。譬如长沙县一中毕业,在山西定襄中学教书的蔡铁文老师每月十五日按时寄钱给您,持续到学校补发了您的工资。而六十年代中期毕业的,一些人不仁不义,落井下石。他们都是您教的学生,都受党的教育,为何六十年代中期的毕业生没有五十年代的学生知书识礼?” 我继续问道。

父亲沉思半刻,准备回答,来了客,我们的谈话便中断了。他到岳阳一中后,教两个毕业班语文,每个班六十多人,改作文是个繁重任务。他几十年养成了习惯,认真批改每篇习作。改错别字、标点符号,更正错句病句,眉批,尾批,评语一样不少,差的文章,几乎满篇红字。后来又身兼市政协委员,洞庭诗社副社长等职,社会活动多,人家要他做事,从不知道推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质量不好,绝不出手,经常到凌晨一两点才睡。我劝他:“我过去读书,对老师批改的作文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便放到抽屉中。想必您的学生,大部分跟我一样。您花这么大的气力,他们不会珍惜的。即便将来懂事了,也难体会您的情意。还不如,仔细批改几个爱学习学生的作文,其余的吗,给个分数算了。自己身体要紧,爸爸。”父亲听了,笑了笑说道:“道理清楚,但把学生分成几等,有背师道。你放心,我会注意劳逸结合。”

一九八 0 年年底,我父亲刚过六十一岁生日,因疲劳过度,不幸去世。其追悼会十分隆重。父亲的老领导、同事和朋友来了许多人,不少学生还从外地赶来。岳阳师范中十六班学生彭菊潜,四十多岁,从浏阳星夜赶来,碰见父亲生前好友和原岳阳师范的长辈就下跪,行大礼。 文伯伯扶起该生,含着泪花说:“秦公有了你这样的弟子,也该瞑目了。”

灵堂上,一中年妇人带儿子送来一条烟。我和妹妹从未见过她们,在旁的教导处欧主任告诉我们:“这孩子现在一中读高中,父亲去世早,母亲打零工为生,生活艰辛。你爸爸并不认识她们。因为进一中有困难,他既没有领导条子,又不是教工直系亲属,找你爸爸说情。你父亲见孤儿寡母,心存怜悯,力排众议,说 ‘我没有任何亲戚要来一中读书,她就算我的侄女,总可以吧。’临会之人,听老夫子此言,不再吭声。事后,我们敬佩你父亲高尚品德。” 我听了非常伤感,一则为父亲,好人不长寿。二则为那孤儿寡母,知恩图报。我追上,要他们把烟拿回,退掉后可多生活几天。多年后,我还想此事,不知那男孩后来考上大学没有,贫苦慈母教养之恩令人伤感。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富强了,整个教育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起了翻天覆地变化。学校变样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教师队伍,人才济济。他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人才。光荣退休的,也正在享受祖国富强后的幸福生活。如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乐育为怀的父亲泉下有知,应该会倍感欣慰吧!

二 0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作者简介:秦见来 祖籍湖南衡东栗木乡,岳阳市一中六七届初中毕业,现在美国从事工程自动化设计工作,获过多项美国专利。喜爱传统文学,偶有文章、诗词在中外华文报

刊、杂志发表。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