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07 14:40: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7日讯(通讯员 黄春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葡萄井村神岗自然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村里制龙舞龙的习俗流传了数百年,随着寒假的到来,热爱传统文化的孩子们用制龙舞龙的方式丰富了假期生活。
搞好以后,你就顺着力气这样轻轻压下去就可以了,你拿着一动,它那个花就好看了,你看,你按照动作你自己试一下。
在神岗村的祠堂内,村里的舞龙教练正在教孩子们做龙头上的装饰粘纸,龙头首先在制作好的龙头骨骼上糊上彩纸,再将装饰粘线粘上去,然后把下颚的部位用布包装缝制好,再按牙齿、舌头、龙珠、嘴唇、眼睛、眼线、龙角、腮、胡须的顺序依次完成。
“吃了中午饭以后,我们这边就开始制作龙啊,有龙被要制作,那个龙头龙尾我们要用竹篾自己做吧,包括剪花之类的吧。”教练 李忠保说。
在另一边,神岗少年龙队的队长李铭章和队员们正在一条长白布上印着龙纹制成龙被,一条白龙全身有上万条龙纹,都是队员们一点一点用竹片蘸着墨盖上去的。
神岗村少年龙队队长 李铭章:传承龙文化,让我们更有耐心,舞龙能让我们强身健体,增强我们的体魄,还能给我们寒假带来欢乐。
传统手工制龙看似简单,其实工序相当复杂,有几百道工序,最少得耗时半个月才能完成。而神岗舞龙及武术队远近闻名,村里从六岁以上的孩子到七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都会舞龙和武术。村里也准备大力推广神岗的舞龙文化,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加强对龙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让更多人认识龙文化的历史价值,保护并传承它。下一步,我们考虑将龙文化、村里的古民居和村后龙山的千亩紫荆花紧密结合起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葡萄井村村支书 卢小华说。
责编:蒋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