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3-22 09:15:10
文/株洲市幼儿园 艾春林
因幼儿园成功申报湖南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重点课题—《幼儿园文学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缘故,我加入了诗歌子课题的研究。于是,为了做好前期的理论知识铺垫,近期仔细阅读了《幼儿文学》中诗歌部分的内容。在我们成人的生活中,总认为诗歌是高雅的艺术形式,是文人墨客的专属。欣赏、理解和创作对于我们来说很遥远,理由是:对我们的文学素养要求太高,可我们不会质疑诗歌的魅力和价值。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有吸收力的环境”,这个环境,就包括良好的文学熏陶环境吧!毫无质疑,适合学龄前幼儿的诗歌有其独特的文学特征。在本书中,将诗歌分为儿歌和幼儿诗,而我,又对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情有独钟”,尤其是关于儿歌的特征部分。因此,将笔记与思考记录一二,以帮助自己开展儿歌类的教学活动。
![](https://img2.voc.com.cn/2022/03/22/2555e2382af201cef52a611f7029646ebf98b60e1647911641.jpg)
笔记摘录:儿歌的特征
l 童趣美
童趣,包含着天真的孩童对这个世界朴质的热爱、率真的好奇,儿歌所表现的正是孩子那颗童心对人、对物、对自然的感受,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情感。童趣美是儿歌吸引孩子由生活走向审美的桥梁。
l 音乐美
儿歌主要是供幼童吟唱的,或者是大人吟唱给孩子们听的,表现出很强的口头文学特征,所以,儿歌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韵文艺术的特征。儿歌的篇幅大多短小,却朗朗上口,轻快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儿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为韵律和节奏。作为韵文文学作品,儿歌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必须要押韵,也就是说儿歌的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作品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节奏是儿歌的灵魂。所谓节奏,就是每句音组有一定规律,音步统一而协调。
l 游戏性
儿歌最早就是从游戏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很明显的游戏成分,“母与儿戏,歌以侑之”。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众多的传统儿歌中,如游戏歌、问答歌、数数歌、颠倒歌、连锁调、绕口令等,无不充满浓厚的游戏精神。儿歌的游戏性使它成为最适宜开展亲子活动的文体。
儿歌的三个特性,让儿歌在我的脑海中更加立体了,也让我立马能够联想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玩过和欣赏过的儿歌。原来,孩子们喜欢儿歌是有理由的!哪怕是小班时期孩子们很喜欢的儿歌《小手拍拍》都变得更有价值了。孩子们喜欢这种浅白、有互动、有节奏的活动内容及形式,这背后蕴藏着儿歌的游戏性、音乐美和童趣美。而这三种特性都有同一个特点:符合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啊!在认真吸收完儿歌的三个特性之后,我尝试着为儿歌的教学实践做一些思考。
![](https://img2.voc.com.cn/2022/03/22/aad90c9d47fb11a265274a7d42bfb35eefd1391d1647911650.jpg)
思考1:儿歌欣赏
除了《幼儿文学》中现有的儿歌案例,我搜集了一些国内比较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也带着对儿歌三个特性的理解及帅督曾经指导过我们的关于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角度去有目的地阅读。发现自己很喜欢任溶溶的作品,他的诗歌给我的感觉正好符合林良在《浅语的艺术》一书中所写到的关于儿童诗作者的阐述:一个理想的儿童诗作者,要有三个条件:第一,他是一个诗人。第二,他了解孩子。第三,他爱孩子。我们也可以换另外一个说法。一个理想的儿童诗作者要有“诗心”,要有“童心”,要有“爱心”。他的儿歌里充满爱意和童趣,且艺术表达形式多样。因此,我将任溶溶的儿歌《我给小鸡起名字》做了一个简单的作品解析,以帮助自己理解这首儿歌的价值。
思考2:儿歌的运用
有了关于儿歌的理论学习和其教育价值的思考,接下来就是实践的运用。我想,在实践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尤其是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准备。我们有计划、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做教学评价。关于儿歌的活动设计,首先要定位好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如《我给小鸡起名字》就比较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其次,要明确儿歌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以帮助老师在组织的过程中将教育行为与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如:《我给小鸡起名字》中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及韵律感,还有独特的科学领域价值都可以渗透在整个活动设计之中。在组织的过程中,对于儿歌的游戏性特征,我们可以将儿歌运用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之中。可以是一个专门的儿歌欣赏活动,也可以是一个户外游戏的一部分,还可以是生活活动中的简单互动。在组织时,我们也要相信孩子除了是欣赏者,更多的是感受者,他们可以在欣赏中产生不同的体悟,这种体悟可以帮助孩子去创造、想象、表达。那我们就让孩子在儿歌中拥有更大的舞台吧!
最后,也以郑旭日在《天籁集》中对儿歌的赞美来结束此次记录。提醒自己带着欣赏的心、感受的心、传递的心,来和孩子们一起吸收儿歌的美吧!“儿歌是诗,更是歌。它给天真无邪的海滩以知识的陶冶和美的感受;儿歌是文字,更是天籁,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起舞……尤觉真率浑成之至”。
![](https://img2.voc.com.cn/2022/03/22/978e9b1f19c557954867ca9cd89ea943434191c01647911681.jpg)
文章点评(株洲市幼儿园教研主任刘奕君):
深夜,收到艾老师发来的读书心得。“语言浅浅,惹人可爱”,一看标题就不由地嘴角微微上翘、快乐起来。
喜欢这位老师“做笔记”,记录的习惯能让思考更有连贯性,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和体系化地思考;喜欢这位老师“把书越读越厚”,不仅能从一本《幼儿文学》的理论联系到自己的实践工作,也能同步阅读《浅语的艺术》《天籁集》等相关书籍,辅助与联结自己的思考;喜欢这位老师“勤练笔”,尤其是对诗歌《我给小鸡起名字》的解析中对于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挖掘;最喜欢这位老师“有爱”,虽然文章不长且是篇读后感,但透过文字,似乎有一条情感之河缓缓流淌,叮叮咚咚、轻轻漫过我的心上,唱起歌来。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易,人类也会面临猝不及防的阻碍与不安。诗歌,或有力、或柔软、或安静、或可爱…… 总能安慰我们的心灵。再过几天,就是第二十四个“世界诗歌日”,不妨,一起来读些童诗吧!愿我们永远带着孩子般的纯稚与好奇,赤诚并且热烈地拥抱每个当下。
夜很短,但诗意很长。好梦!
2022年3月16日
刘奕君老师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