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5-12 09:20: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2日讯(通讯员 周霞)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民以食为天,地为粮之本”。平背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让昔日“荒地”变“粮田”。
在台岗村,种植户黄塘生组织10余名劳力正在复垦好的水田里忙着抛秧,一派忙碌。在黄田村,挖掘机和翻耕机正在对流转过来的130余亩抛荒地进行平整,一块高标准农田尽收眼底,即将进行复耕复种,劳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种植户 黄塘生:我们今年响应政府荒田改造,总共改造了200多亩地,台岗村我们今年改造了70亩地,今天插秧全部结束,明天就是到黄田村,黄田村一共改造了130多亩地。
今年,为有效治理耕地抛荒、撂荒,恢复双季稻生产。平背乡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组、逐户、逐丘展开调查,摸清底子,建立耕地抛荒整治台账。乡里出台复垦奖励政策,因地制宜开展复耕复种,对严格管控区和天水田、高岸田、矿区渗漏田等不适合发展水稻生产的区域,优先发展旱杂粮、饲草和工业用粮等大口径粮食,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目前,已整治耕地抛荒面积300余亩,高标准农田改造3500余亩。
平背乡副乡长 许国清:乡里拿出了一定的资金鼓励大户治理抛荒土地,大约一亩地有50块钱的补贴。水利条件不太好的,我们通过涉农项目,对水渠维修、加固,改善农田的灌溉基础设施。
责编:陈跃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