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乡:建在“心里”的乡村车间

张明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6-09 10:08: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9日讯(通讯员 张明宽)最近,牌楼乡山口村的48岁村民陈花禾找了份兼职,每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挣3000多块钱。

去年,陈花禾的丈夫因病卧床在家,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原本在外打工的陈花禾辞掉了工作回家务农,随着丈夫病情恶化,加上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要供养,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很快就花光了积蓄,日子变得非常拮据,几乎难以维持下去。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陈花禾从村干部口中得知村里有个乡村振兴车间,可以给她提供一个工作时间自由的岗位。来不及多想,急需改变现状的她选择了试试看。

几个月过去了,通过勤劳的工作,陈花禾家的日子又渐渐地看到了希望,乡里还帮她申请了一些返贫补贴,帮助她把生活过得更好。

陈花禾所在的乡村振兴车间里,和她一样“走不出家门”的村民有40多个,山口村党支部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开支,将他们优先安排进来干活。但村里仍有一部分待业的村民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村党支部规划出村委会的一块闲置用地,开始建起一栋新的厂房。

“今年4月份动工的,这两个月赶着工期,7月份就可以投产了,到时候能解决120多人!”山口村党支部书记卢良楚指着正在建设的厂房略显骄傲地说。

在牌楼乡,大部分乡村车间工人都是上了年纪的村民。平日里,车间里经常能看到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也利用闲暇时间到车间里干点零活,补贴家用。

“村里好多人都到这里来啦,每天和大家在一起干活,我很喜欢,如果碰到下雨的话,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做,反正这里是计件工资。”75岁的井下村村民周七香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片布料,熟练地编织着鞋子的鞋面,“这个很简单,对我这样农村长大的人简直是小菜一碟!”

“乡里要求车间里必须是能够快速上手的行业,这样不仅让村民方便,对企业也好,因为很多手工行业在大城市很难招人。我们车间进入牌楼以后,效益比较好,已经又增设了一个新车间,今年计划还要再增设几个。”正在和村民一起干活的井下村乡村车间负责人陈检南对车间里的各项情况了如指掌,见到记者到来,他忙不迭地介绍着。

在牌楼乡,平均能容纳40-50人就业的乡村车间有20多个,分布在乡里的各个村,它们没有大的投资,没有高科技生产设备,村民们在这里上班时间自由,收入全靠“手速”,既当农民、又当工人,它们开在村民的家门口,“建”在大家的心里面。

责编:李嘉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