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中国粮 做优湖南饭③南县稻虾米 一碗生态饭

张尚武,孟姣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15 07:12:1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孟姣燕

【江湖传说】

江湖里的小龙虾,走红市场多年。如今长沙夜宵市场,小龙虾依然是当红“主角”。而在南县,这种曾游走江湖的小龙虾,不知何时却爬进了稻花飘香的水田,虾稻共生令虾与稻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稻的“身价”大涨,稻虾米已取代小龙虾,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头。

↑7月6日,南县三仙湖镇,农户在稻虾生态种养示范园插秧。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寻味三湘】

7月7日,南县三仙湖镇,小小的土菜馆,饭香四溢。

“噗噗噗”,土灶上,高压锅蒸煮的是南县稻虾米。在灶台一侧,摆出的稻虾米样品,米粒细长,比普通大米还多了几分油亮的光泽。

蒸煮的米饭,香气浓郁、晶莹剔透。看一眼,瞬间打动人的味蕾。小碗试味,米饭软糯、有嚼劲、回味甘甜。

“在这里,稻虾米很吃香。”不同于其他地方,食客们就餐只点菜。在这个土菜馆,还要“点饭”:吃稻虾米单独计费。

记者看到,小小的电饭煲,放入500克稻虾米,煮一锅饭够4人吃,收费18元。

“不贵嘞!”老板娘说,前些天,县里搞直播,最好的南县稻虾米卖到每斤68元。

“一碗稻虾米,浑忘酒肉香。”在南县的街头巷尾,这句俗语变成了广告、口口相传。

出自生态田园——

“稻与虾,两相欢”

闻香寻味。记者来到三仙湖镇三仙湖村,这里是金之香米业的稻虾米核心基地。

连片600多亩水田,周围挖了养虾的环沟。作一季稻栽培的虾稻,一片绿油油。

“为了水稻的生长,田里水位放低,加之气温偏高,小龙虾自然便游到了沟里。”基地负责人周四喜告诉记者。

没看到“虾在稻中游”,记者难免失望。周四喜说,沟里虾子还有不少,抓几个看看。

找到一个虾洞,他高卷衣袖,伸手探入泥中,很快就抓出一个小龙虾。

“这是公的,留着配种。”周四喜告诉记者分辨小龙虾的公母,又把虾放入稻田。

虾田一年四季都有虾。只要放水盖过禾蔸,小龙虾就会满田爬。虾为稻松土、供肥、通风,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可谓“两相欢”。

随着“虾稻共作”模式的推广,南县小龙虾产销两旺,稻虾米走红大江南北。如今,全县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到60多万亩,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

过去,南县稻虾米没有品牌,农民增收主要靠养虾。近几年,南县稻虾米品牌响,稻虾米的收入已超过了小龙虾。

周四喜算账:一亩稻虾,出产小龙虾150公斤,收入4000元;生产300公斤稻虾米,收入6000元。

虾与稻,地位悄然变化。过去,农民种稻为养虾。如今,农民养虾为种稻。

小龙虾的排泄物和蜕下的壳,就是天然的有机肥。小龙虾为水稻除草、通风,稻田病虫草害减少,稳产增产有保障。

“虾好,稻好。”周四喜说,南县小龙虾,吃的是一碗“生态饭”。

香飘大江南北——

“拿金奖,响品牌”

稻虾产业兴起之初,稻虾米产量不大,农民都留着自己吃。

近年来,随着稻虾面积扩大,南县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做好“米文章”,打响南县稻虾米公共品牌。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稻虾米生产。2009年,县里组织稻虾种养合作社、种粮大户参展全国农交会。当时,普通湘米售价每斤仅两三元。而在农交会上,东北五常大米每斤售价逾100元,让种粮大户周志光大开眼界。

“南县稻虾米,品质顶呱呱,如何才能卖好价?”周志光成立金之香米业公司,找到当地的“虾大王”周顺祥商量,一个做米,一个做虾,联手打造稻虾产业绿色生产基地。

在南洲、三仙湖等乡镇,筛选3万亩低洼易涝田,按相关标准开挖虾沟,确保70%的面积种稻;筛选“桃香优188”“东两优丰占”等优质稻,主推全程绿色种植。

“南县稻虾米,品质看得见。”周志光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基地情况一清二楚,监控全程绿色生产。

在金之香米厂,出厂的稻虾米每批都有溯源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从种谷下泥到大米包装全程影像记录。由于质量过硬,南县稻虾米在全国农交会、绿博会、农博会上屡获金奖。

“北有五常粳稻米,南有南县稻虾米。”2019年10月底,金之香米业代表南县稻虾米,参展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一年后,乔府大院五常大米也获此殊荣。

在南县稻虾米展示大厅,稻虾米系列产品琳琅满目,香米、糙米、胚芽米、速食米饭,精细加工不断拓展稻虾米的增值空间。

周志光拿起一个啤酒罐模样的“瓶装米”介绍,一小瓶300克,能蒸出3碗米饭,正好够3口之家吃一顿。

“去年上市即成‘爆款’。在北京、上海、香港的超市,每瓶售价24.9元。”周志光说,今年公司可生产稻虾米10万吨。

↑7月6日,南县三仙湖镇湖南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工南县稻虾米。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茶余饭后】

抓稳米袋子 鼓起钱袋子

湖南省稻田生态种养首席专家 黄璜

“稳粮、增收、绿色发展”——短短几年,南县稻虾米声名鹊起,成功实现了多重目标。

从稻田生态系统来看,“稻+虾”堪称最佳搭档,种养结合,一田两用,稻虾双收,迈向良性循环。这种“稻+虾”的亲密接触,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稻+虾”模式兴起,农民最先看重小龙虾。随着模式的推广,稻与虾共生互促,稻虾田不打农药,不施或少施化肥,生态系统迈向良性循环,产出的稻米品质好,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今,稻虾米“身价”上涨,产值早已超过小龙虾,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头。由于稻虾米产量增长,南县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产粮大县的底气更足、基础更牢。

农字号产业强,关键靠龙头带。依靠金之香米业等龙头企业,南县稻虾米着力从供应端发力,落实全程质量管理,确保绿色品质;走精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成功打入欧盟市场,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做优“湖南人民的米”,做香“全国人民的饭”。

责编:张嘉诗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