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语者: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是如何被建造

    2022-07-16 17:56:25

自1952年肇创,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已走过整整70年风雨。“和生活同行,与城市共生”,是HD分管建筑设计方案创作的执行总建筑师杨晓,对这份事业的定义。

杨晓喜欢从宏观角度看HD这些年,一代又一代建筑师、规划师与工程师,前赴后继,共同画就了“湖南设计”的这块招牌。“如果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直至消逝,在这座城市的某一段岁月里,我们曾竭力奉献过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留下过不必永恒,但一定会被长久铭记的建筑作品,那就是珍贵的。城市会记得我们,历史会记得我们,生命也会记得我们。”

把建筑理解为一个延续的整体的一部分,作为建筑师,一生能有作品,成为永恒的持续的城市历史的一部分,那便是值得。回顾28年的职业生涯,杨晓觉得,新的省博物馆,一定够得上这个标准。

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陈建明在许多场合都不吝赞美杨晓的业务素养,他记得和杨晓初识,是在2006年,当时省博的陈列大楼,还是那幢筹建于1995年,外型古朴庄重,形似钱币的建筑。HD的设计师们,习惯称其为“第二代省博”。

第二代省博的主创设计师,是HD已故的主任建筑师贺鸿老先生,许多省博的工作人员都和他相熟,大家印象深刻,退休后的贺老,总会时不时地到馆里来,如同看望自己的孩子。

HD副总建筑师朱旭峰回忆道“第二代省博在贺鸿先生主持下,集中了HD第一建筑设计室最强的建筑力量进行方案创作,当时我作为建筑组长参与了项目的建筑设计,参加的建筑师还有左朝辉、黄涛、曾依林、孔亿江等,这些都是院里设计人员的中坚力量。曾依林的建筑效果图手绘水平在当时是全省最高的。

第二代省博的设计注重对马王堆文物的保护、传承与展示,省博建筑作为湖湘文化的载体,在满足总体环境及博物馆内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也体现出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采用中轴线对称布置,与入口形成良好的景观关系,主体建筑后退东风路120米,建筑与主入口之间的文化广场,结合柱廊、景墙、水景、绿化及层层向上的台地设计,形成庄重恢宏的室外空间序列。

建筑风貌结合湘楚地域性特点和马王堆出土文物,提炼出标志性元素运用在设计中。

外墙大面积采用花岗石,主立面下设古朴的架空柱廊,主入口采用楚汉钱币造形,中间部位采用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图形石刻为构图中心,建筑造型整体传统古朴大气,又有湘楚特色。

记得在方案设计末期,程世陵院长邀请正在湖南开会的建设部设计司窦以德副司长对方案立面进行指导。他提出了在建筑主立面下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基台的处理手法,结合坡地,将建筑进一步层层抬高,使建筑气势更加恢宏。”

回顾省博的建筑历史,不少人知道第二代省博曾获2000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的盛大殊荣,是HD至今为止获得的建筑设计最高奖项。

有第二代省博则必有第一代省博。原HD主持总建筑师全面工作的蒋虔生老先生,如今在深圳安享晚年,回首在湖南倥偬半生,无限感慨。

“第一代省博曾经被俗称为马王堆汉墓文物仓库,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文革期间,取缔楼堂馆所,故不叫博物馆。该馆设计之初,最大的难题是展览与保护的功能相冲突,建筑师必须根据医学专家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和设计,如汉墓女尸保存的难度,1972年挖掘时又正值盛夏40多度的高温,HD当时委派我为主去设计这个文物建筑,真可谓临危受命、责任重大。”

据蒋老回忆,马王堆汉墓文物出土,在当年震惊海内外,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派当时“图博口”负责人王冶秋(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来湖南实地指导。

其后,以蒋老主创设计师的HD方案,是根据文物的不同特点及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来分区对待和解决。通过采用外包围廊的形式,巧妙地把级别更高的文物放在地下陈列室,利用自然土壤和多层围护墙体保温隔热,避免外界气候变化损伤文物。然后结合空调形成不同条件的保存环境,外包围廊净宽3m,用以陈列一般文物,最大限度争取了使用面积。

令蒋老至今欣慰不已的是,马王堆汉墓文物从七十年代初出土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在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条件下,至今一直保存完好,足以说明第一代省博的设计是合理的,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

从这个角度看,HD的老一辈设计师们,对马王堆出土的这批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展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间来到2006年,那一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省博实行第二轮改扩建,在省博馆长任上已有6年的陈建明,自然成为这轮改扩建的牵头者;也是这一年,HD建筑设计一所(现建筑设计一院)迎来了一位年富力强、专业过硬的所长——杨晓,在1995年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进入HD工作的第12年,他正式邂逅了“第三代省博”,画下了他建筑师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年,准备筹建“第三代省博”的陈建明先是找到HD,HD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专项设计组,夏心红(现HD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任组长,杨晓任副组长兼设总(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开始了第三代省博的设计之路。

他们最先做的,就是进行省博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展陈世界最具价值文物之一”的定位,提出先行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复立项。

当时,以陈建明为首的省博团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打造一所世界一流博物馆,在得到上级政府大力肯定后,决定大刀阔斧举行“建筑方案国际竞赛”。

至此,杨晓及HD参与这一项目的同仁,开始全力配合跟进,其中第一步,就是协助业主(省博)从全世界范围内,遴选参赛建筑师及事务所。

这次国际竞赛在湖南设计史上堪称一次创举,是足可写进设计界年鉴的盛大文化事件,在之后的岁月,直接影响了长沙乃至湖南的建筑设计发展,如后来成为长沙地标的梅溪湖大剧院以及大王山冰雪世界,都受益于省博的这次创新,两位世界级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和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的创意,才得以永久落户长沙。

那年省博方案竞逐,参赛阵容强大,评委阵容也豪华,博物馆方面的专家有陈建明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长三轮嘉六;建筑方面,国内评委有何镜堂、李道增、江欢成三位殿堂级院士,本地评委有湖大魏春雨教授,国际评委有鲍里斯·米加和奥雷·舍人,而评委会主席是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汉斯·霍莱因。

最终,日本国宝级建筑师矶崎新老先生的方案中标,并确定第三代省博由HD、矶崎新及中央美院合作设计,矶崎新事务所主要负责方案设计;中央美院主要负责布展和室内装饰;HD则负责建筑、结构、机电、消防、人防等全部技术的专业设计,所有行政与技术审查,以及对另外两家机构的全力技术支撑。

由此,HD设计团队在夏心红带领下,以杨晓和赵勇为主,一段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点,演绎环洞庭湖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对话的进阶之路,正式开启。

杨晓感到幸运,他觉得每一个杰出的建筑作品,往往都伴随着一批优秀的人才会产生。而创建第三代省博的这组人中,有陈建明、矶崎新、杨晓、黄建成、赵勇等,他们相应、默契、共鸣,最终携手创造了这个作品。

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笃定或坚守的东西,这其中可能隐含着一些影响职业道路的因素。

第三代省博设计之路,以及与陈建明团队从2006年起开始并肩同行,杨晓觉得这段经历如此精彩纷呈,做国际竞赛的组织、考察各国建筑师工作、与国际事务所合作设计、协调几十家单位施工安装,直到工程竣备、运行调试、最后顺利开馆。

期间无数次,他都在思考第三代省博与长沙这座城市的关系,诸如历史的关系、地缘的关系、气场的关系、与人的记忆的关系。

他觉得建筑真是人类生命中最伟大的记录者,也是时代和社会最忠实的记录者。虽然每一次设计,都要历经无数修改往复,但所有细末枝节、尘土微光,都会如实反馈到最终的成果上来。

拿第三代省博来说,杨晓一直想达成建筑大师赖特所说的状态,“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美好的博物馆,也应是这样一个自由统一的整体:与城市环境保持融洽、有流畅优美的观展动线、能予人不俗的空间体验,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而回顾第三代省博设计过程,赵勇(现HD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想到的是,建筑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还是在于真正关心身处空间中的人,或者说,任何建筑都是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所以,他主张第三代省博不要追求竖向高度,更多采用一种平视角度来做整个轮廓,让这个轮廓柔和地融入烈士公园的周遭环境,不要高于烈士塔,显突兀;亦不低矮如年嘉湖,失气度。

在赵勇的设想中,省博和烈士公园是相互映照、彼此影响的关系,繁花与绿树,不只是背景,更像能够与省博日常交谈的友人。

为了和环境建立联系,与过去产生纠葛,新馆艺术大厅内正对入口处保留了老馆的列柱,让南北翼展厅的石材墙面与老馆墙体保持一致的斜度;甚至让马王堆汉墓墓坑原样呈现在新馆,两馆时空重叠,从而留住了博物馆原有的气场。

如此,第三代省博的成型,是建造过程中不断与老馆对话,与现场情况相协而产生的结果。

这也印证了赵勇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设计就是解决问题”,所谓解决,很多时候是被动、是必须、是不得不。

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文化殿堂的湖南省博物馆,他率领HD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团队借助BIM技术的力量,矢志不渝地探索用艺术化、人性化的空间为观众营造顶级的场所感受,利用BIM技术独特的数字化优势,演绎出属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独特精彩。

其实许多建筑设计师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建筑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过去,在象牙塔中,我们所学的设计是从一而终概念化的东西,然而现实中,从概念到技术到落地,环环相扣、步步紧咬,里头涉及到政府、设计方、业主、施工队等,不同利益方交错,使整个过程极其复杂,要历经无数的建构、决策、推翻、再决策。

正是这种精专化的要求之下,第三代省博从2006年筹建,到2017年11月29日开馆,前前后后花费了10多年的时光。

对于很多建筑设计单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很困扰,但HD的设计师们却很享受这种过程,细细打磨、不断完善。

虽然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十年,但在他们的建筑设计生涯里,能遇到湖南省博物馆这种城市灯塔式的公建项目却又非常幸运,它注定会成为他们这一生中绕不开的一个存在,无论是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还是作为一名饱含深情的普通长沙市民。

博物馆是城市的灯塔,被问及心中的职业灯塔,杨晓和赵勇都不约而同提到矶崎新,这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建筑前辈,年过耄耋,对待事业仍旧充满敬畏。

在第三代省博建成后,他不顾年事已高,亲临现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石砖与阶梯。一种略显执拗的虔诚,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为建筑师的身份和认同。

也许,从2017年11月底开馆至今,建筑学界围绕“新省博究竟是个怎样的建筑作品”的讨论一直存在,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不存在凝滞不动的建筑,建筑是在不断被使用的过程中,靠人们去填充去想象,然后给出自己的解读。

很多次,杨晓跟人聊到第三代省博时,还会兴奋地告诉对方,如去省博,一定要去看看屋顶那个音乐厅,那是个按室内现场音乐演奏要求,做了严谨专业声学布局设计的音乐厅。尤其它的舞台,还能面向年嘉湖方向打开,这样,舞台就可处在树林上实景之中;或者将舞台打开后,观众席可以转换至大屋面之上,天空之下,成为星空坐席。

纵使每个人对“好建筑”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大致来讲,这体系好比一个多面体,有坚固、美观、经济性、文化感等多种属性组成它的立面,这些立面不会一样大小,因属性很难获取具象数值。

建筑最圆满的情态,是几种属性平衡而成为一种丰富饱满的价值序列。

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既有国际一流大师,又集结国内顶尖建筑家,还有不负众望、数十年如一日对设计孜孜不倦的HD团队所共同创造的第三代省博,当然是个“好建筑”。

因为它既有文物保存和展陈的基本功能,能完成日接待观众人数数万人次的诉求;也足够的美观和坚固,元素上糅合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还有象征性的大屋面,寓意科技和未来,且一经落成,立即成为了湖湘新地标;再者,它重叠了老馆的空间形制,呼应了老长沙市民的情感;最后,它还有像屋顶音乐厅这种意料之外,又灵气闪耀的buff。

凡此种种,三代湖南省博共同演绎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价值集合,璀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让湖南省博成为一个重要且具象的城市生活场所,包括不同国度慕名而来的无数参观者,所有人在这个空间里,被包裹着、被丰盈着、被滋养着。

文 | 曹萍波

编辑 |陈阳

责编:吴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