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报考国家话剧院引争议,他奇异的名字与玉和家乡有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18 11:30:02

这几天,易烊千玺报考、入编国家话剧院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7月17日,易烊千玺于通过个人微博发布消息,主动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

作为近年来迅速走红的明星。易烊千玺还有一个很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那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名字。不管是作为文化爱好者还是“吃瓜群众”,大家可能也会问,他到底姓什么?他奇异的名字怎么来的?跟玉有什么关系吗?

原来,易烊千玺姓“易”,“烊”在其家乡湖南怀化是“欢迎”的意思,“千玺”则取“千禧”的谐音,因为他是2000年出生的,恰逢千禧年。所以整个姓名连起来,意思就是易家欢迎千禧年出生的儿子。而“玺”指帝王的印章,表示至高无上的尊贵和名扬四海的影响力。很明显,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希望通过“千玺”这样一个名字,期待孩子争创卓越声名远播。从这点来看,他父母颇有文化底蕴和家乡情怀。现在看来,他们应该是如愿以偿了。

今天笔者就借这个机会,咨询了上海玉恒堂创始人、国家艺术大师彭志勇先生,梳理一下玉玺在我国的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

玺,大约起源于周朝乃至更早的时期,是我国印章最早的名称,当时称为“鉨”,且不分官印、私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强化其统治,规定皇帝的印章必须用上等玉石制成,于是将“鉨”改为“玺”。而臣民的印章则称“印”,且材料不能用玉。以后,各朝各代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秦始皇给自己刻印的第一方玉玺称为“传国玉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背面有五条螭龙盘绕,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自己正统皇权的象征。

(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仿制的传国玉玺图)

由于传国玉玺是天赋皇权的象征,自秦以后,每当朝代更替之时,各方力量为维护其正统地位,都以争夺此玉玺为军事之要,因此玉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直到公元937年,“赵国公”石敬瑭联合契丹军队攻占洛阳,后唐皇帝李从珂怀抱着传国玉玺自焚,玉玺从此下落不明,到底是被烧毁,还是被藏在隐秘之处,不得而知。

其后,各朝各代均自制玉玺,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称故宫藏有的明清玉玺竟达五千余件,仅乾隆时期钦定的玉玺就有二十五方,后人称之为“二十五宝”。

(清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位列乾隆钦定“二十五宝”之首,今年7月2日,在香港故宫开馆首展上展出)

由于玉玺是皇室专用品,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且材质顶级,工艺精湛,近年在拍卖市场也大受追捧,并屡屡拍出天价。如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一方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玉玺拍出了1.0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玉玺,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1.06亿元人民币)

在2021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一举拍得1.4569亿港元,并打破白玉世界拍卖、御制玉玺世界拍卖两项世界纪录。

(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

作于乾隆三十一年,为白玉质地,印钮双龙身体缠绕,龙胸前挺,龙头上扬,龙身各部如龙鳞、龙发、龙足等细部雕刻一丝不苟,精微细腻。

阳文篆书“纪恩堂”三字,印体环刻乾隆帝御制《纪恩堂记》全文,此玺原存放于圆明园纪恩堂内,这里是乾隆与其祖父康熙首次见面的地方。

说完玉玺,再回来说说易烊千玺。自从昨天发表放弃声明后,网上舆论平静了很多,在声明中,他措辞恳切而谦卑,首先对广大网友表达了歉意,然后述说了他参考的公开和公正性,最后阐明了今后要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愿望。一个22岁的小青年,能说出上面的话,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思想的早熟和阅历的丰厚。

客观地说,易烊千玺的社会形象是很正面的,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热心参与慈善事业,去年因在电影《长津湖》中饰演志愿军战士伍万里,更加加深了他的正面形象。对于一些生下来就躺着蜜汁里、没有经受过苦难的Z世代来说,易烊千玺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希望,经历过此番小挫的“00后”易烊千玺,依然青春健康,依然积极向上。(文\彭道斌)

责编: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